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民族乐器二位顶级大师介绍

河北省民族乐器二位顶级大师介绍

一、谢荣堂个人艺术简历谢荣堂,男,68岁,1948年出生于石家庄市,原籍河北省定州市,1972年在石家庄文工团任演奏员,师从河北省歌舞剧院王占美,梆子剧院潘忠录,1973年拜全国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大师为师。

1973年任笙独演奏员。

曾任乐队队长,舞台总监、业务主任,女子乐队队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陶笛、笙专业委员会会长。

1972年在石家庄市文工团(现市歌舞团)任笙演奏员,1973年开始担任笙独奏员,1973年以来在河北省文艺舞台上演出各种笙独奏名曲,如《凤凰展翅》、《晋调》、《草原巡逻兵》、《红花遍地开》、《牧场春色》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多次代表我团参加省会重大活动,第一届“河北之春”开幕式演奏笙独奏凤凰展翅。

振兴河北籍华侨中秋赏月晚会,为外宾演出笙独奏《凤凰展翅》等,并多次参加河北省一些大型活动演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石家庄市电视台多次播放。

谢荣堂除了演奏名家大曲之外,并且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创作和改编了一批笙独奏曲,例、《年轻的朋友》、《铃儿响叮当》、《小雷锋》、《打虎上山》、《收割》、《油田晨曲》等。

以上曲目受到观众广泛欢迎及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其中部分曲目在省电台录制为专题播放。

《油田晨曲》79年在市独唱、独奏大赛中荣获“特等奖”80年在河北省首届独唱,独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小雷锋在市专业剧目作品创作中荣获创作三等奖。

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中央提出要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倡高雅艺术,石家庄市文化局根据中央精神,1996年春节晚会要策划一台以弘扬民族文化,并有本地特点、本地风味、积极向上的大型文艺晚会,命名“庄韵”,由石家庄市文化局筹办石家庄市歌舞团承办,史学文局长和刘明华团长把河北吹打乐的任务交给了谢荣堂先生,要求既有民族民间色彩,又有时代精神,谢荣堂接到任务后非常重视,积极编曲、配器、组织排练,并多次向省内作曲家征求意见,得到了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并集定州、安国、井陉及省市各院团吹打高手三十余人,请河北省著名笛子演奏家、民乐指挥家王毓麟担任指挥,在团长刘明华的领导下,经过10余天的排练,在1996年春节“庄韵”晚会中隆重推出大型河北吹打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受到全场观众、专家和省市领导的好评,省委领导上台和演员们握手,并称赞演奏的很好,有激情,整场晚会非常成功,专家们评价吹打乐是本场晚会最有分量的节目,市领导对这次演出非常满意,首次给予重点投资60万元,为歌舞团以后承办大型演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以来谢荣堂始终坚持音乐理论的学习和舞台演奏的艺术研究;曾多次应邀到河北艺术学校,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文工团、北京电影乐团和团体拜专家教授为师,与同行交流。

自学了(美国)劈斯顿所著,丰陈宝翻译的《和声学》,孙继南、周栓铨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以及配器法、民族和声、工尺谱等大量专业书籍,具备了进行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是们的义务,自95年以来,谢荣堂利用一切时间、机会、收集、挖掘、研究民间素材,多次自费到定州、安国、徐水、藁城、井陉、抱犊寨等地收集拉花、吹歌、道乐资料都是河北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遗产发扬光大,经过大量的工作,挖掘、整理、改编出一批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感的精品,例如:《过大年》、吹歌《放驴》、《小二番》及部分道教音乐。

为了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提高,谢荣堂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组织省市院团吹打精英们成立了业余吹歌团,在无报酬、无补助的情况下,每晚坚持排练,排出来了一组群众喜闻乐见的吹打乐节目,如吹打乐《过大年》、河北吹歌《放驴》、管子独奏《大起板》,笛子独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唢呐独奏《一枝花》,吹歌联奏等,在农村、工厂、学校、彩色周末等无偿演出深受群众的欢迎及好评!有人问谢荣堂先生说:“老谢,别人都在挣钱,你们又不挣钱,这么忙活图什么”?谢荣堂先生说:“我们是精神文明的使者,是精神贵族,搞民族吹打乐的都酷爱自己的事业,节目演好了,观众高兴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

为了参加河北99首届民间艺术节的大赛,二十多个人在盛夏之夜顶着酷暑,苦练了两个多月,终于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为石家庄挣得了头功。

管子是河北吹歌中不可缺少的领奏乐器,在高雅的音乐中具有叙事抒情的功能,有极强的表现力,唐宋时期在宫廷教坊中是不可缺少的领奏乐器,因为管子的哨片大,音域宽,音准控制难度大,费力气,因此学的人很少,很多人学管子都是半途而废。

为了发展河北省的吹歌事业,谢荣堂先生又毅然踏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拜当代管子大师胡志厚为师。

有人劝说谢先生,人过四十不学艺,你都年近五十了,受那份罪干啥。

谢先生不以为然,自己认准的事就要一直干到底。

经过胡志厚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刻苦努力,谢荣堂先生很快掌握了管子的各种演奏技巧,而后又多次到河北吹歌之乡定州、安国、徐水等地拜访民间吹管艺人,了解民间演奏方法。

在学习管子过程中,谢荣堂先生花费了万余元。

自98年1月至2000年6月,谢先生就像着了魔似得,每天少则四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的练功,从无间断过。

经过两年的刻苦练习和参悟,成功地掌握了管子的十大名曲。

在2000年春节前,石家庄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了一组谢荣堂先生的管子独奏,领奏专题,其中有谢荣堂先生自己创作并领奏的《过大年》,马海峰、李大中改编的管子独奏《河北梆子》,胡志厚改编的管子独奏《大起板》,在2000年春节期间多次播放。

为了更新节目,加强乐队的建设,团里决定成立小型女子乐队,由谢荣堂先生主管女子乐队的工作,自99年底筹建,期间克服了资金困难和人才短缺,排练了一套既高雅又有民族特色的节目,有小合奏《春江花月夜》,管子与古筝,《高山流水》,管子独奏《阳光三叠》,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二胡齐奏《赛马》,《二泉映月》,合奏《过大年》,吹歌《放驴》,琵琶独奏《瑶族舞曲》等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好评!1978年在1980年在市文化局的专业剧团汇演大赛中演奏的笙独奏“(自创曲目)”《油田晨曲》,与石家庄市文工团话剧演员在话剧“西安事变”中扮演周恩来的姚冰友同时荣获“特等奖”。

1980年在河北省文化厅举办的独唱独奏音乐会大赛中自己创作并演出的笙独奏《油田晨曲》荣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

1995年在全国群星奖大赛参加的管子二重奏《乡韵》荣获铜奖。

1999年创作的河北吹打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在河北省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河北省艺术节、河北吹歌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0年自己作曲的大型吹打乐《欢欢喜喜过大年》荣获第六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

2008年荣获文化部、教育部办法的优秀教师奖。

2008年改编的大型40人笙、巴乌大合集《北京喜讯到边寨》荣获河北省青少年大赛金奖。

2012年书法作品在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书法大赛中荣获银奖。

广播录音1979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了谢荣堂老师本人演奏(自创)的笙独奏专题《油田晨曲》、《收割》。

1989年河北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了本人演奏的管子独奏专题《河北梆子》、《大起板》等。

1989年在河北省人民广播电台石家庄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了谢荣堂老师创作的大型打击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并做了专访报导,与本年的元宵节播出。

论文发表2000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落笔成金》(第173页)发表谢荣堂先生的论文《笙的用气剖析及用气方法》并报导了谢荣堂先生的个人事迹。

2006年该论文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在《中国笙的艺术》一书中再版。

发行专辑2008年河北省音像出版社发行本人的“笙、管子、葫芦丝、巴乌”个人专辑两套。

入典1996年入编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重大演出代表石家庄文化局参加了河北省第一届音乐之春开幕式的演出演奏了笙独奏《凤凰展翅》。

1983年代表石家庄是文化局参加振兴河北,欢迎28个国家的河北籍华侨,回河北投资招待晚会的演出演奏了笙独奏《凤凰展翅》。

1996年在石家庄春节晚会中为省会市领导演出了自己创作并领奏的大型河北吹大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出国教学1998年受河北省文化厅委派赴香港教学《笙》四个月。

教学培养出大批“笙”、“葫芦丝”、“巴乌”优秀学生。

仅举代表性的几例;一、井陉县上安镇笙专业的学生张志生考入中国广播乐团。

二、本市笙专业学生黄世坤考入天津音乐学院。

三、本市笙专业学生尹玥考入西安音乐学院。

四、徒孙笙专业学生霍佳雨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五、本市学生张馨予考入清华大学附中。

六、白茹考入唐山师范大学。

七、苗景琳考入武汉艺术学院等。

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全国器乐大赛中荣获少年组金奖。

创建2000年歌舞团的乐队到了干枯危机的状态,难以维持正场演出,扭转当前困境是当务之急。

团长刘明华经过思虑重重把谢荣堂老师请到办公室,征求其意见,如何重新组建歌舞团乐队,谢荣堂先生给团长建议组建女子乐队是扭转歌舞团困境的最好的办法。

谢荣堂把组建女子乐队出国演出的意图和发展方向说清后团长茅塞顿开,就把组建女子乐队的任务交给谢荣堂先生,并由谢荣堂先生负责乐队的一切抉择。

在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谢荣堂开始了艰难的征途。

寻遍河北省各县市,下邯郸走保定,到晋县、辛集、井陉、平山、新乐等地,精招各专业艺术毕业的18—25岁形象好、水平高的女学生数名,经过半年的废寝忘食、超凡脱俗艰苦的魔鬼训练,排练出一台优秀精美的节目,受到省外办的好评,在团长的运作下,省外办把出访国外的演出任务交给了我们团,在团长刘明华亲自带领下,第一炮达到了美国芝加哥,从此省市出国演出任务都由女子乐团承揽,从2003年到2010年接连出访土耳其、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七八个国家演出,为歌舞团以后生存发展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谢荣堂专访2016年11月17日二、王曙亮王曙亮,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44年8月生,河北故城人,河北省艺术学校高级讲师。

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暨二胡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个人简介:王曙亮,1943年出生于河北故城县。

1958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艺术学院)学习二胡。

上学期间曾师从于著名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张韶、刘明源、蒋风之教授。

1964年以优秀的学习成绩留校至今现任河北省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第一届特邀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在河北艺校学习期间,曾学习和伴奏过大量不同的戏曲,如评剧、河北梆子、京剧、昆曲、唐山皮影、石家庄丝弦、邯郸落子、张家口二人台、山西晋剧、山东吕剧、河南曲剧,越调浙江赣剧、湖南花鼓戏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歌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