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施组技术标模板

隧道工程施组技术标模板

1.工程概况1.1.概述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隧道长20050m,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

本标段工程为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第3标段,位于古浪县龙沟乡,起讫里程:YDK175+690~YDK183+200及DK183+195~DK184+800。

标段范围:Ⅰ线(右线)隧道YDK175+690至隧道出口,长7.51km;以及隧道出口至龙沟(不含)站外,长1.605km。

其主要工程为:路基土石方30.6822万断面方,路基挡护圬工9712立方米;大桥4座计1181.58延长米;涵洞1座40.42横延米;Ⅰ线(右线)隧道7500米。

1.2.工程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1.2.1.地形地貌本区整体属于祁连山东北部中高山区,隧道进口以南为庄浪河河谷区,出口以北为古浪河及其支流龙沟河河区,隧道经过乌鞘岭~毛毛山中高山区,根据山体相对高度,进一步划分为乌鞘岭南坡低高山及梁状起伏丘陵区、乌鞘岭中高山区和乌鞘岭北坡低高山区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本标段处于乌鞘岭北坡低高山区,出口以北为古浪河及其支流龙沟河河谷区。

该处地形起伏,自然坡度15°~30°,海拔高程2800m左右,相对高差200~400m。

1.2.2.工程地质本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祁连褶皱系。

隧道位于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

本标段隧道洞身通过地段地质情况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砂岩夹泥岩及砾岩,砖红色,呈不等厚互层状,该处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发育,岩体较完整,以块状结构为主,为Ⅲ~Ⅳ级围岩,基岩裂隙水不发育;三叠系上统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呈不等厚互层状,该处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褶曲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层状、块石碎石状结构,为Ⅳ级围岩,基岩裂隙水较发育;YDK177+050~YDK177+835段通过F7断层破碎带,断层物质主要由破碎岩及断层泥砾组成,岩体破碎~极破碎,呈碎石角砾状~散体状结构,为Ⅴ~Ⅵ级围岩,构造裂隙水发育。

隧道在DK183+146处下穿既有兰新线。

隧道出口以北地段地质情况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黏质黄土,土质不均,少量卵石,坚硬,Ⅱ级普通土,厚0.5~12m。

1.2.3.水文、气象、地震等级1.2.3.1.水文根据隧道通过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征,并结合含水介质的不同,测区地下水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两大类。

本标段隧道范围内,围岩富水性分区划分为中富水区、弱富水区、贫水区。

中富水区主要为F7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里程为YDK175+690~YDK177+810,可能正常涌水量1932m3/d,可能最大涌水量3864m3/d。

弱富水区主要为上三叠统砂岩夹页岩带分布于岭南岭北及岭脊,隧道里程为YDK177+810~YDK183+190,可能最大涌水量102m3/d。

贫水区主要为白垩统砂砾岩夹泥岩,隧道里程YDK178+250~YDK183+190,可能正常涌水量153m3/d,可能最大涌水量237m3/d。

岭南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地下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重碳酸型水,分布于上雨岭沟沟谷一带;重碳酸流酸型水分布于F6~F7之间的广大区域。

隧道出口以北为古浪河及其支流龙沟河区,龙沟河常年有水。

1.2.3.2.气象本标段线路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带区,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无酷热,降水增多;秋季凉爽,降温较快;冬季寒冷,干旱少雪。

乌鞘岭地区海拔2900~3600m,气候垂直分带性明显,气温寒冷,日温差大,阴雨风雪冰雹天气多变,冰冻时间长。

沿线年平均气温-0.1~5.1℃,绝对最高气温28.1~34.7℃,最低气温-29.0~-30.6℃;多年平均降水量357.8~409.4mm,最大降水量552.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48~1813.6mm;瞬时最大风速29m/s,主导风向北北西;最大积雪厚度24~36cm;土壤冻结深度138~200cm。

1.2.3.3.地震隧道通过区段越岭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g=9.8m/s2),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0s。

1.3.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双机1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与最小曲线半径:打柴沟至龙沟段旅客列车设计速度140km/h,最小曲线半径1200米;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牵引定数:4000吨;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4.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4-01主要工程数量表。

1.5.施工条件1.5.1.交通及施工场地1.5.1.1.交通公路:312国道在龙沟通号大桥处下穿本标段,距隧道出口公路最远距本标段为280m。

自312国道有乡村道路可直接到达隧道出口,但该乡村道路等级较低,路面状况较差。

总体来说本标段公路、道路运输条件较好。

铁路:本标段终点靠邻既有兰新线龙沟车站,铁路运输极为方便。

1.5.1.2.施工场地隧道出口左侧为4标段和既有兰新铁路,右侧靠近小龙沟河,地形狭窄,局部有少量平地,可在砌筑挡墙并填筑后作为施工场地。

龙沟1号大桥兰台右侧小龙沟河以东及秤沟小学附近有场地。

1.5.2.电力、通讯本标段附近大部分地区村庄密集,电力电网密布,但附近电力电网,难以满足隧道用电需求。

表1.4-01 主要工程数量表沿线村镇通讯网络发达,安装程控电话较为方便,通讯便利。

公路:312国道在龙沟通号大桥处下穿本标段,距隧道出口公路最远距本标段为280m。

自312国道有乡村道路可直接到达隧道出口,但该乡村道路等级较低,路面状况较差。

总体来说本标段公路、道路运输条件较好。

铁路:本标段终点靠邻既有兰新线龙沟车站,铁路运输极为方便。

1.5.1.2.施工场地隧道出口左侧为4标段和既有兰新铁路,右侧靠近小龙沟河,地形狭窄,局部有少量平地,可在砌筑挡墙并填筑后作为施工场地。

龙沟1号大桥兰台右侧小龙沟河以东及秤沟小学附近有场地。

1.5.2.电力、通讯本标段附近大部分地区村庄密集,电力电网密布,但附近电力电网,难以满足隧道用电需求。

沿线村镇通讯网络发达,安装程控电话较为方便,通讯便利。

1.5.3.水资源隧道出口右侧紧邻小龙沟河,龙沟河在本标段左侧,龙沟河、小龙沟河为常年性河流,水资源丰富。

1.5.4.地方材料本标段附近合格的砂、石料来源极少,当地材料匮乏。

1.5.5.人文环境本标段沿线附近居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修建铁路热情很高,都表示将大力支持铁路建设,将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5.6.工程特点本标段地处高原,海拔高。

隧道出口处地形狭窄,施工场地小,与相邻4标段存在一定的施工干扰。

隧道在YDK183+107处下穿既有兰新铁路,安全要求高;乌鞘岭特长隧道全长20.05km,本标段长7.5km,隧道长,施工通风、供电、供水、出碴、砼供应等难度大;且本隧道地质复杂,存在出口段覆盖层薄,隧道通过地段有软弱围岩、断层、高地应力、断层可能的突泥突水、砂岩、页岩地层中夹有薄煤层,在出口段施工中必须确保既有兰新线的运行安全。

龙沟1号大桥上跨312国道,7#墩为预应力刚构墩,与公路交通存在干扰,应处理好公路安全畅通与施工的矛盾。

1.5.7.重点工程乌鞘岭特长隧道是本标段重点控制工期工程。

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1.编制依据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招标施工招标书、补遗书及有关图纸;改建铁路兰新线兰州西至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DK160+800~DK184+800(乌鞘岭隧道)施工招标内容简要说明;标前会议;标前工地调查;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则及有关标准;2.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2.2.1.施工组织布置原则施工力量的配置本着队伍专业化,施工任务均衡,工序连续衔接合理,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以及符合便于施工指挥管理的原则。

2.2.2.施工组织机构针对本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为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在工程现场设置项目经理部,实行在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按照项目法及合同要求指挥生产,确保按期、优质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现场推行“项目控制,专业保障,成本考核,末位淘汰”的管理机制。

并拟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及技术人员参加本工程施工,组建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项目经理部设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各1人。

项目经理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工作,对项目各方面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及负责按照合同组织施工。

副经理有权调配各种施工资源,指挥现场施工队伍,组织施工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组织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

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领导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现场质量计划的制定及实施,负责监督现场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效果,发现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现象将影响工程质量时,有权停止其施工有权对质量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总会计师负责财务、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用,保证施工需求。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部、工程试验室及综合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及2个项目队,详见图2.2-01 组织机构框图。

各部门及项目队职责分工如下:工程技术部:负责调度、技术、计划、预算、计量、成本控制等工作。

计划财务部:负责财务、资金及其管理工作。

安全质量部:负责质量、安全和防火管理,现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等工作。

工程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工程检测、试验等工作。

物资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的调拨、检修、保养,物资的采购及管理等工作。

图2.2-01 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部本着对业主负责,对工程质量负责的精神,完全以项目法管理开展施工。

2.2.3.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范围以及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为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在工程现场设置项目经理部,实行在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按照项目法及合同要求指挥生产,确保按期、优质完成本合同工程。

项目经理部设在古浪县龙沟乡龙沟保村附近,下设2个项目队,各项目队任务划分和队伍部署如下:路桥项目队:设在龙沟1号大桥兰台(YDK184+100)右侧附近,主要负责本标段桥涵、路基及全标段构件预制等工程。

隧道项目队:设古浪县龙沟乡扎头村附近,主要负责本标段隧道工程。

2.2.4.主要施工机械设置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范围及工程特点,结合业主对本项目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要求,我公司计划调遣各种本标段施工所必须的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以高度机械化施工来保证投标书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路基工程机械:配置路基土石方施工机械,以及地基处理、边坡防护和加固等施工机械。

桥梁工程机械:各大桥砼由设置的自动计量功能的砼搅拌站供应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