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5吸氧法PPT课件

95吸氧法PPT课件

主要原因: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原因为组 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主要疾病: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16
案例分析一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男,60岁,以“咳嗽、咳痰、 气短10余年,胸闷、喘息加重2小时”收入院。体检: T36.5℃,P120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 SPO289%,血气分析示PO250mmHg,PaCO230mmHg.
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及时补充及修理,以免
5
影响急救和治疗。
4.常见的供氧装置及方法
常见的有氧气筒及氧气表
鼻导管吸氧法: 将吸氧管前端插入鼻孔约1cm,并固定
有单腔和双腔。此法比较简单,患者舒适,易接受。 面罩吸氧法: 将面罩掩盖病人口鼻吸氧,氧气自下端输
入,呼出的气体从面罩两侧排出,由于口鼻部都能吸入氧 气,比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效果好些,适应于张口呼吸的 患者。
氧分压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 pO2 12.6~13.30kPa(95~100mmHg ) PaCO2:4.67~6.00kPa(35~45mmHg)
采取何种吸氧 方式及流量?
缺氧程度的判 断?
17
分析步骤
首先把握主线:
护理评估
缺氧程度的判断
护理问题
流量选择
护理诊断
吸氧
18
讨论案例
1.氧气成分、氧浓
19
为什么选取此种吸氧方式?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如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 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 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 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 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 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 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 度至关重要。
吸氧法
1
教材分析
氧气吸入法的意义
学习内容
氧气吸入的适应症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常见的供氧装置及方法
一次性双侧鼻导管吸氧法
2
1.氧气吸入法的意义
缺氧:
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如果组织得不
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
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
吸氧:
氧气吸入用于纠正缺氧,以提高动脉血氧分
重度缺氧血症 PaO2<30mmhg
SaO2<60%
11
缺氧的分类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12
低张性缺氧
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 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主要原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所致。 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先天性心脏病、高 山病等。
中枢神经系统:脑血栓、脑梗死、统颅脑外伤,各种原因引 起的昏迷等。
其他:严重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及 氰化物中毒,大小手术后,产程过长等。
4
3.氧气吸入法的注意事项
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
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距明火至少5米,距暖气至少1米,
禁止在简的螺旋处涂油。
压( PaO2)和氧饱和度(SaO2)的水平,增加动脉血氧
(CaO2)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
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3
2.氧气吸入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 等。
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率 失常等 。
7.固定 8.记录
9.观察 10.停用
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讨论吸氧法的适应症 ② 简述吸氧法的注意事项 ③ 正确换算氧浓度和氧流量 ④ 根据病情判断吸氧浓度
2.能力目标: 正确实施鼻导管吸氧法
3.情感目标: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严谨
求实的工作作风
9
三.学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鼻导管吸氧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难点:1.缺氧程度的判断
氧气袋吸氧法:氧气管末端连接氧气袋,适应于外出 检查和转运病人使用。
6
5.一次性双侧鼻导管吸氧法
评估患 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7
5.一次性双侧鼻导管吸氧法
3.连接 4.调节
1.核对 2.清洁检查
13.用物处理 14.记录
5.湿润氧气管 6.插管
操作步骤
11.安置患者 12卸表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后再应用,停用氧气时,
应先拔除导管,再关氧气开关。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
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
节流量时,应充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
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常用湿化液灭菌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的乙
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泡沫 破裂、消
度、氧流量的换
算方法
氧流量 1
(L/min)
氧浓度 25
(%)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 氧浓度与氧流量对照表
234 5 6 7 8 9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2.氧气筒内氧气 可供时数计算公 式
= 可供
应时 间
氧气筒面积(L)*(压力表所指压力<kg/㎡>-应保留压力<5kg/ c㎡) 氧流量(L/min)*60*1kg/㎡
2.氧气成分、氧浓度、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3.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
10
氧疗的指南
正常PaO212.6~13.3kpa (95~100mmhg)
知识了解
氧疗指南主要 依据动脉血氧 分压和动脉血
氧饱和度
轻度低氧血症
PaO2>50mmhg SaO2>80%
中度缺氧血症 PaO230~50mmhg
SaO260~80%
13
血液性缺氧
主要原因: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 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 主要疾病: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血红蛋白血症等。
14
循环性缺氧
主要原因: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 致。全身和局部循环性缺氧。 主要疾病: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

组织性缺氧
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持续用氧者,应经常
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经常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
的刺激与压迫。
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
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于使用
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