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戚继光诗词选录

戚继光诗词选录

戚继光诗词选录景忠山景忠庙①冰霜谁识抱关情,三辅河流②一洗兵③。

楼阁晴悬新气象,桑麻④色起旧屯营。

龙回地轴⑤开戎幕,水合天门⑥驻汉旌⑦。

天下奇才今不见,愿留方略佐金城⑧。

【注释】①《景忠山景忠庙》:选自民国二十年《迁安县志•坛庙》。

景忠庙,指三忠祠,明嘉靖年间蓟镇总兵马永重建,祀诸葛亮、岳飞、天文祥。

②三辅:京城及京畿之地。

③一洗兵:喻天下太平。

洗,洗却;兵,战事。

④桑麻:桑和麻,泛指农事。

⑤龙回地轴:龙,指明开国皇地。

地轴,地球自转的轴,此指中枢,谓皇帝占据了中枢地位。

⑥水合天门:天门,龙门。

水合天门喻皇帝得势。

⑦汗旌:汉,此指明朝。

旌,旗。

⑧“愿留方略”句:戚继光积累了多年战斗经验,著有《练兵实纪》,愿留给后人,用以保卫边疆。

登舍身台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台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探清泉已自多。

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释】舍身台在遵化东北长城沿线。

登盘山绝顶霜角一声草木衰,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戈销杀气,何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注释】盘山位于北京之东,今蓟县境内。

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生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行边述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归。

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兵宪刘公以游喜峰柞子洞诸作见示赋答车骑行边笔作筹,光摇五色度中流。

斜阳有意杯仍剧,危堞无烽洞转幽。

谁为风沙通朔漠,共疑形胜是南州。

关前不筑三城在,能使山灵识壮游?【注释】柞子洞:在喜峰山半山腰,洞口对喜峰口。

洞深4丈,高2丈。

洞口当关,有战略意义。

练武太平守将王君禄邀登南庙望北山古刹①忆昔从戎向北陲,重来持节鬓成丝。

夜悬炎海烽烟梦,时听岩关林杜诗。

古树寒云过铁马,中原晴日闪牙旗。

安危赖有诸君在,酹酒还期下月支。

【注释】①《练武太平守将王君禄邀登南庙望北山古刹》:选自民国二十年《迁安县志•城池》。

戚继光17岁(嘉靖二十三年)袭职山东登州卫都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奉命率领卫所士卒到蓟镇戍边,曾登上太平寨南山。

隆庆二年,戚继光奉命任蓟镇总兵,又登上太平寨南山,有感而作。

秋日登三屯营阴山秋入千山静,东来紫气多。

德行高可摘,碣石醉堪磨。

九寨劳车马,孤辰傍薛萝。

隅闻击柝者,回首愧烟波。

【注释】阴山祠:指三屯营之南景忠山上的三忠祠。

景忠山旧称阴山。

汤泉大阅使者临关日拥旄,天威咫尺壮神臬;指挥乍结车骑阵,战守还凭虎豹韬万阁凌霄金作垒,五兵飞雪玉为刀;年来愧博君王宠,幸有边尘识二毛。

【注释】隆庆六年(1527年)冬,戚继光在遵化西北汤泉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演习。

参加将士有10万之众,前后演习20天,朝廷派兵部右侍郎汪道昆率领上千名大小官员前来阅阵。

镇东楼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禹贡万年归紫极,秦城千里静雕题。

蓬瀛只在沧波外,宫殿遥瞻北斗齐。

为问青牛能复渡,愿从仙吏授刀圭。

【注释】镇东楼:为山海关东城门城楼,即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城楼。

观海亭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故里苍茫看不极,松揪何处梦魂遥。

【注释】观海亭:是山海关老龙头澄海楼的前身,为明代山海关著名的观海览胜之地。

读《孤愤集》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

有垠拂龙泉,生不与时适。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

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荚。

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

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

【注释】《孤愤集》:书名。

戚继光读《孤愤集》由书中的岳少保联想到自己,又由现实推及将来,心情激愤,感慨万端。

辛未除夕二首一四指廻杓独障塞,鬓毛如许怯簪冠。

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

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

燕然北望空弹剑,马举寻常片石难。

二一奉征书向蓟丘,监车几度叹骅骝,幽兰堪纫清时佩,蕙苡何辞绝塞愁。

忽得光阴明日改,都将辛苦二毛收。

狂胡索饷今犹急,闻说边人涕泪流。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春郊行一十月一出郊容改,东风夜发山花红。

纷纷桃李何为者,不可思忆天之功。

二轮转荣枯何日了,年年青入长城草。

嗟嗟人生物不如,一度经年一度老。

三朔方健儿期报恩,焦颜短发披荆榛。

成蹊桃李自何处,那知芳草忆王孙。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过游乡有感勒马游乡乡思催,十年不上望乡台。

明时愁负余双鬓,谁问凌阳三献来。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游乡:指游乡口,位于今迁西董家口之西,明时为长城关口,后关闭。

三屯营新城工成志喜①受降②新筑壮三屯③,灯火遥连十万村。

障燧④层峦春作塞,风云⑤大陆蓟为门⑥。

东回地轴⑦山河固,西拥天关宫阙⑧尊。

百二⑨城边过质子⑩,千秋同戴汉家⑩恩。

【注释】①《三屯营新城工成志喜》:选自民国二十年《迁安县志•城池》。

戚继光在修长城的同时,也重修了蓟镇三屯营城。

新城高3丈,周7里,雄伟壮观,有金汤之固。

②受降:即受降城。

汉、唐为抵御西北部少数民族入侵,在边远地区筑城,称受降城。

诗人把三屯新城比作汉、唐的受降城。

③三屯:明代三屯营为三屯忠义卫驻所,三百军户屯地,故曰“三屯”。

④障燧:指长城及敌楼、燧台等。

⑤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

⑥蓟为门:蓟镇为明九镇之一,为京城东大门。

⑦地轴:见前注。

⑧宫阙:宫殿。

此指皇宫。

⑨百二:以二敌百,形容山河险固之地。

这里指新修的三屯营城坚固雄伟。

⑩质子;人质。

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以作人质。

⑩汉家∶借指朝廷。

挹秀馆孤松宛似苍虬伏,岳色参差别馆傍。

喜看金汤开汉上,还将畚锸卜滦阳。

群峰北拥王廷远,一水东流帝泽长。

潦倒却忘身似寄,十年相对滞冰霜。

【注释】《挹秀馆》:选自戚继光著作《止止堂集》。

挹秀馆,在今迁西县汉儿庄城内。

原汉儿庄旧军营颓废不堪,戚继光重修城堡。

此诗写于汉儿庄新城竣工之时。

登石门驿新城望塞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自辛酸。

援木包在捐身易,按塞年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知往事,偶闻百舌送秋寒。

圣朝不欲穷佳器,疏草空从午夜看。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石门驿:在遵化境内。

己已除日署中乏薪得毛字试看腊向天涯尽,独有边愁恋二毛。

列塞云连青海色,双弧春隐赤鱼弢。

晨炊烟断家谋拙,旅病魂惊国事劳。

西望蓟们通御气,孤臣不惜敞征袍。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为了精兵简政,辞退伐薪卒,结果在过年除夕这天因缺柴而不能生火做饭。

出塞一郁葱千里绿阴肥,涧水萦纡一径微。

鱼未惊钩闻鼓出,鸟因幽谷傍人飞。

江南塞北何相似,并郡桑乾总未归。

惆怅十年成底事,独将羸马立斜晖。

二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金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优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于夏四月单骑阅险,出关外20多里。

庚午滦上赋示会盟诸君独立怀知己,多歧叹宦情。

古今谁侠气,天地一愁城。

万里犹投笔,千年羡请缨。

君俱学剑者,报国有新盟。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召开游击以上将领开会,会后慷慨赋诗。

黠虏献俘得封坚志贡市狂胡初款塞,飞诏出云中。

自古绥戎策,应难此日同。

王者原无外,残黎莫隐忧。

已闻兵马诏,相继下身秋。

碛开新日月,苔卧旧旌旗。

藉藉谈桑土,争知庙算奇。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此诗为蒙古部族降服明朝、恢复通贡互市后所作。

奉和司马刘公中丞杨公过温泉有作一武帝恩波在眼中,龙飞气色尚笼葱。

清时不减为霖意,沧海遥分浴日功。

碧水浮觞摇夜月,玉虬拖练动秋风。

无私三辅余膏沐,一派汤汤万古同。

二几度临池愧病身,纶中犹自滞风尘。

三秋经略秦封壮,千载澄清汉泽新。

祗树晴光分障塞,中天爽气动星辰。

左贤已属空庐部,愿理沧溟旧钓缗。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为奉和蓟辽总督刘应节、顺天巡抚杨兆过汤泉时而作。

初冬行边木落空山冷,烟凝古渡迷。

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綦。

险窦群猿狎,斜阳倦鸟知。

边愁频入眼,沧海愧心期。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登阴山殿俯榆关迎六纛,旌移兰省阅初禖。

云间山色榷甍起,天外河流鼓角回。

骐骥中朝殊盛矣,貔貅乘塞亦雄哉。

他时呼酒祁连上,潦倒清秋三百杯。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阴山:景忠山旧名阴山。

壬申除夕署中偶成绝塞无烽紫气浮,一时轩盖愧同游。

使星天地看仍聚,子夜招寻醉未休。

腊尽忽惊双鬓改,北来已是六年留。

丹心不假残杯力,醉倚空庭拂剑缑。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塞外观音岩朔廷喜见战尘收,石洞疑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壁垒,何如奉使汉风流。

天低台观三千里,雪近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壮,君恩回首几十畴。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万历乙亥秋九月再登太平南山把酒重登塞上台,匡时君等亦雄哉。

云连雉堞秋愈静,月照机丝夜可哀。

何日信眉容我去,百年开口几人来。

还为国步推豪俊,誓向祁连勒马回。

【注释】太平南山在今迁西县太平寨之南,今南太平山。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五十春色隔曙晖,风尘未晤梦中非。

半生俯仰天应识,三辅蹉跎腊又归。

杯酒忽惊塞漏尽,垅云故与片心违。

共君莫话当年事,赤胆犹殷白发稀。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五十岁除夕日所写。

赠无终洞道士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

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无终洞在遵化城东南70里铁厂镇西山上,洞中供奉东周列国时无终子阳伯雍画像,当年阳伯雍曾在此山中修身养性。

宛在亭怀王中丞四首一云护千峰起,烟消百顷开。

芙蓉映秋水,不减美人才。

二莫唱骊歌傍碧浔,肴言何处忆知音。

那能载去颠色否,莫古湖光识苦心。

三倚棹凭危堞,开亭出远山。

乐从鱼鸟后,愁忆鼓鼙间。

地泽偏东辅,天朝重北关。

别来蒲柳质,不赶俯潺湲。

四谁挽银河被草菜,层城飞刹镜中开。

堤横翠幄歇锺度,波约红云钓艇来。

晴雨四时殊色相,芳菲是处何尊罍?江南塞北看无异,胡报西台尺牍回。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宛在亭:在三屯营城东震湖之中。

雨夜饮客震湖舟中散后独经方山人别墅扣扉而入有感细雨霏微六月残,青萍有客扣柴栏。

据床野老呼难醒,绕屋歌儿声更欢。

纵有相似连夜发,更疑解语晓风寒。

主恩未敢图虚报,白眼纷纷且自宽。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震湖:在三屯营城东,湖中可放轻舟。

己卯除夕督兵次建昌候援辽左倩扫松楸却是畴,壮年抱鼓鬓成秋。

行藏齮多因病,歲夜消磨總是愁。

心為報恩終化石,骨因酬志欲無丘。

材官若信狂夫語,聖主如今肯建侯。

【注释】此詩選自《止止堂集》。

戚继光當時率兵駐在迁安建昌营,已做好援救辽东的准备。

庚辰除夕南北征涂莫问年,但教意气每翩翩。

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态无端尚有天。

蕉梦甫残仍泽国,梁炊未熟已桑田。

边书不至昏钟起,独抱丹忱付篆烟。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春事嫩绿园林雨霁时,纷纷红紫斗春姿。

娇花总有东君护,若到开残亦下枝。

【注释】此诗选自《止止堂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