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道德评价
1.体现的医德评价的依据
D
2.反映的是医德修养的方法
C
3.体现的是医德教育的原则
A
A
A.对病人知情权的无知
B.对医学创新的期望值过高
C.想以此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
D.想为科室创收做贡献
E.以上都不是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 事件或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它表现为社 会或众人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赞扬 或谴责,是一定社会、阶级或团体对人 的行为施加精神影响的一种形式和力量。
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 自律与他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 律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内在根 据,是内部原因;他律是医务人员职业道 德水平提高的外在条件,是外部原因。自 律和他律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三、医学道德修养的层次
❖ 医学道德境况一般可分为三个层级: 1.自私自利 2.先公后私 3.大公无私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 医学道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经过长期 医疗实践的磨炼,所达到的医学道德 境界。也就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协调与 病人、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关 系中对自己医学道德品质的锻炼与改 造的过程。其中包括在医疗实践中所 形成的情操、举止、仪貌、品行等。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一、医学道德修养的意义
自我评价
❖ 是指医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所作的道 德评判。
❖ 医学道德评价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和标准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
❖ 有利于维护医学道德的权威 ❖ 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 ❖ 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和标准
医学道德认识
基 础
医学道德品质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医 学道德教育必须贯彻的根本原则。
2.疏导原则:所谓疏导,就是沟通感情, 认清道理。
3.因人施教原则:从施教对象的具体情况 出发。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方法
❖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 你还是要做善事。
❖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 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是指医学教育机构、医 疗卫生机构依据医学职业道德原则和规 范,对医学生或医务工作者有目的、有 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医学职业道 德影响的活动。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动机和效果
❖ 动机是指行为前的主观愿望,效果则 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
❖ 医学伦理学长期争论,形成动机论和 效果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动机和效果
❖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 ❖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在医务活动过程
中进行的。只有从过程中分析,才能 对医务人员自身或他人作出公正的、 周密的、慎重的道德评价。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内容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作用
❖ 是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 感,培育优秀内在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
❖ 是培育良好的医学道德风尚的基础性工作。 ❖ 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医学
发展、科技发展的明天。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内容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E. 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3.评价该意识行为不道德,依据是
D
A.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善
B.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恶
C.动机、目的善,手段、效果恶
D.动机、目的善,手段、效果师的行为出现了动机与目的、手段与效果严重背
离的问题,其主观上的根本原因在于
❖ 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发的”社会意识现象, 它不是从外部灌输或强加给人们的,而是来自于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和行为积累。
❖ 它是由前人传留下来或自己过去长期积累起来的 “常识”、“惯例”之类的东西。
❖ 它所包含的行为准则,多半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 些最起码的要求。
在古代许多国家,堕胎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在今后开展的计划生育中认为是道德之举, 这说明医学道德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B ) A. 客观性 B. 时代性 C. 主观性 D. 不确定性 E. 实践性
医学道德修养
❖ 观看影像资料并小组讨论 ❖ 学习思考题:
1.结合医学伦理学课的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2.简述我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
祖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
(1)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 (2)清廉正直、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 (3)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 (4)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 (5)不畏权贵、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 (6)不断总结、勇于创新的精神
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
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 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 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 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 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需为两位病人进行角 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 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 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 后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家属的权益 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眼角 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 前与该医师无利益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 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
❖ 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学道 德观念要通过医学道德自我修养才能逐 渐形成。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疗卫 生事业的宗旨。
❖ 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评价能力要通过医 务人员医学道德修养才能提高。
❖ 医学道德修养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具有重 要作用。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二、医学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投身医疗实践是提高医学道 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则和规范,对医学活动中的个体及群 体的行为及各类道德现象进行的判断。 ❖ 医学道德评价一般分为他人评价和自 我评价。
他人评价
❖ 是指社会对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的职业 行为作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包括通 过社会舆论,如报纸、电视、广播、群 众舆论等形式,公开进行批评,以至运 用法律手段进行制止,从而杜绝某种不 道德行为的重复发生。
第五章 医学道德评价与
医学道德教育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第五章 医学道德评价与 医学道德教育
❖ 吴登云为什么会被牧民们称为“白衣圣人”?
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 医生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和标准
(一)医学道德评价和分类 ❖ 医学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医学道德原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二)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习以为常 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行为准则, 又是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它 用“合俗”与“不合俗”来评价医 务人员的行为,判断医务人员行为 的善恶,用以支配医务人员的行为。
道德上的传统习惯特点
❖ 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同 一过程。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三)内心信念
德兰修女传 (在爱中行走)
❖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 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 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 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1. 对该医师的正确医德评价为 A. 符合医德要求 B. 不符合医德要求 C. 说不清 D. 不能进行医德判断 E. 以上都不对 2.确定该医师医德善恶应使用的具体标准是 A. 是否有利于接受角膜移植术的两位病人 B. 是否有利于维护死者及其家属的正当权益 C. 是否有利于促进眼科医学发展 D. 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E. 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 ❖ 一般说来,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 ❖ 医学道德评价的最一般标准是医学
的善与恶,而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 则是医学善恶评价标准的具体体现。
• 医学道德规范——基本内容
公正与平等地对待患者; 诚实与慎言守密; 信任、尊重与爱护同行; 热爱医学事业,不断进取, 钻研与发展医学科学技术; 廉洁奉公与文明行医。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三)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和理想等所形成 的真挚信仰。对一个医务人员来讲,内心信念是医务 人员发自内心的对医学道德原则、规范或医学道德理 想的正确性和崇高性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实现相 应医学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 学道德选择的内在动机和医学道德品质构成的内在要 素。因此,它是医学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A.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引导,为 其医德品质的形成指明方向
B. 医护人员医德水平和觉悟高低的程度及道德情操的状况
C. 医护人员在单独工作、无人监督时,仍坚持医德信念, 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不做任何违反道德的事
D. 把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到社会实践中并对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
E. 通过社会舆论对医疗思想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给予肯定、 赞扬、批评的评价,表明倾向性的态度
1. 对该医师的正确医德评价为
B
A. 符合医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