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环境景观、绿化方案设计咨询委托任务书日期二零一四年九月十三日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2 、用地概况1 )用地位置本项目位于市区,两面近水、四面环路,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发达。
2 )用地现状地貌:场地平整用地四周:东为徒骇河(滨河大道)、北为##路、西为###、南为###路。
3 、项目性质及定位普通商业住宅小区4 、技术经济指标建设用地面积约119700 平方米容积率:1.9代征地面积:约90000 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27500平方米绿化率:≥35%建筑限高:最高层32 层、限高101 米;最低六层、限高19 米二、设计范围及内容1)服务范围#### 小区(地块三)全部用地范围内的环境景观、绿化、道路、地面停车位、围墙、大门工程及样板区景观等内容。
2)服务内容及目标服务内容包含现场踏勘、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方案设计、景观初步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设计效果全程把控。
三、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 —2003b)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设计规范导则(2006)<一>c) 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 75-97d)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 T91-2002e)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结构、水电设计须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 基础资料a) 规划设计图纸、现状图电子文档各一份b) 设计范围详总平面图,见“附图1”(总图上表明建筑一层平面图)。
c) 其他必要的设计资料3 )工程造价要求:整体景观、绿化工程平均造价要求控制在200元/ 平方米(其中2#-16#楼区域主要以绿地为主)。
四、设计原则及细节要求1、总设计原则1)绿地构景绿地景观应具有统一性、多样性、个性化、自然性、人文性、亲和性、实用性和生态性等特点。
绿地作为住宅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对业主而言要具有“家”的归属感,应包涵各类园林小品、活动设施、树木花草、水池、铺地等构成绿地的主要景观要素。
此外,赏景视线的组织、环境空间形态的塑造及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同样是小区绿地构景的重要内容;同时小区绿地景观的组织应考虑居民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通过园林艺术手法,营造生态化、景观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①创造生物多样的绿化空间绿地景观设计应遵从自然规律,注意适地适树选择植物,组成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环境共生的有机整体,造就绿树碧水、鸟语花香的景观环境。
②发挥软质景观的生态效益绿地景观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做到乔灌草复层结合,灵活配置,提高绿视率和单位面积的绿化量。
结合水景设置,增加绿地环境的负离子数量。
③强调硬质景观的使用功能绿地景观设计应有目的点缀园林设施小品,满足居民游憩观赏等多方面的活动需要,并起到画龙点睛、装饰绿地的作用。
④丰富绿地空间的景观形式绿地景观设计应灵活应用园林各造园要素合理组织空间,创造出开合有序,明暗多变,大小宜人,景色丰富的园林绿地空间。
⑤营造人性化的园林环境绿地应带给居民归属感、领域感及与自然的和谐感,达到景为人所造,人为景寄情,创造出情景互动和陶醉园林的满足感。
2 )植物选择原则①四季有景,普遍绿化,营造“春花、夏荫、秋实、冬姿”等不同的主题绿地景观设计应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季相、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的配置,并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增加植物的景观层次。
②种类适宜,避免单调植物材料的选用应彰显出每个组团绿地的特色,主体植物要烘托绿地设计主题,配景植物则应在空间分隔立面变化,色彩表现等方面丰富其景观内容,而避免景色的单调。
整个小区内各组团绿地植物造景应统一中有变化。
③易于管护,无毒无害根据聊城市的地理、气候选用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和适应性较强的外来优良树种,减少后期管理投资和确保植物的最佳生长状态和景观表现。
为了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绿地中要忌用有毒、带刺、多飞絮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④应用藤蔓植物,重视垂直绿化适当地种植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既保证了居民游憩活动空间,又提高了组团绿地垂直绿化的景观效果和增强了花架设施小品等的实用功能,并有助于缓和其生硬的线条。
3 )景观设计原则①植物景观设计组团绿地应注重生态效益,植物配置除了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香、听声上的效果,还要采用多层次立体绿化,创造群落景观,注意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的合理搭配。
这样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减少空旷大草坪及花坛群应用。
②水景设计水可调节组团环境的小气候,也可营造可观、可戏的亲水空间,在设计时要注意根据每个组团的面积大小和具体条件,分别赋予水体不同的景观形态,如池、潭、渠、溪、泉等,充分考虑儿童及老人的活动要求,做到动静结合,使同一小区的不同组团绿地水景达到风格的同一,形式的多变。
③硬质景观设计不宜建许多园林建筑小品,应以绿化为主,适当设置桌、椅、简易儿童游戏设施等。
装饰性小品造型设计要新颖、有特色、具有识别性。
从居民的安全性、设施的环保性、实用性以及环境的美观性的角度出发,材质的选择可多考虑原木及石质天然材料。
照明景观应增强审美情趣以及表现组团环境风格和特色。
环境照明除夜间照明功能外,必须体现点缀和美化环境的要求。
铺地的材料、色彩和铺砌方式应根据组团绿地的功能要求和环境的整体艺术效果进行处理。
在进行路面图案设计时,应与该组团园林意境相结合,与环境协调。
根据组团绿地景观特点,选择路面材料、设计线形、决定尺度、研究寓意和推敲图案的趣味,使路面更好地成为组团绿地园景的组成部分。
如安静休憩区的铺装选材不宜过于艳丽花俏,注重营造自然、幽静的气氛;活动娱乐区宜采用坚实、平坦、防滑的铺装,不宜使用表面过于凹凸不平的材料;儿童活动区的铺地应用质地较软的材质。
4 )空间景观设计原则①空间分隔及大小在组团绿地中,空间的组织应大中有小,特别要注意小尺度空间的运用及处理,合理设置小景,如采用一树一景,一石一景,一水一景;采用“小中见大”的造景手法,协调空间关系。
②空间开合及动静绿地空间可通过植物的适当配置从而营造出不同格局、或闭或开的多个空间。
组团绿地通常以静态观赏为主,所以静态空间的组织尤为重要。
绿地中应设立多处赏景点。
有意识地安排不同透景形式、不同视距及不同视角的赏景效果。
③空间渗透及层次绿地的空间分隔应以虚隔为主,达到空间彼此联系与渗透,造成空间深远的错觉。
在空间的界定时多用稀植树木、空廊花架、漏窗矮墙等划分空间,使居民透过树木、柱廊、窗洞等的间隙透视远景,造成景观上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从而丰富景观层次,曾加景深。
2 、细节要求1 )景观的竖向设计要结合室外的管线设计标高和坡向综合考虑。
①出入口:通用1 、结合树木、花坛、水景、岩石等自然要素形成丰富环境,增加亲和力;2 、注意场地的排水处理人行应通过设置步行系统及活动空间的方式使建筑的人行出入口有足够缓冲来避让车辆(心理感受)车行1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入口标高与道路的关系,在满足道路坡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道路的线型长度以节约成本2 、与建筑的车库出入口有足够避让车辆的缓冲空间(注意交通)②道路及停车场:1 、强调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性2 、尽量避免穿越步行系统;3 、停车场为了减少对步行系统及建筑的影响,适当的增加绿化分隔,减少噪声及汽车尾气的污染。
③室外活动场地1、无论何种条件下,机动车道路应避开活动场地;2 、步行系统与活动场地结合应尽量平坦;3 、注意与建筑空间的联系及其他景观要素的结合。
④场地排水:1 、必须考虑场地有组织排水;3 、建筑有组织排水,考虑建筑对场地排水坡向的影响;2 )道路景观1 、明确的导向性:通过道路的尺度、路面质地、材料色彩的选择强调道路级别。
2 、强化观景视线: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交叉口设置绿地环岛,内种植物,形成重要的视线焦点。
3 、便捷的连通性:休闲性人行步道、园道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
①居住区主干道1 、设有双向行驶主干道2 、自行车道可独立或与机动车道合并。
3 、独立的上下行人行道,由绿化隔离带分隔,应考虑车辆掉头及人行过街设施4 、机动车道两侧设侧石②小区主入口道路1 、设有双行机动车道,2 、独立的上下行人行道,由绿化隔离带分隔3 、入口处可加设中间绿化带③主楼入口道路1 、设单行机动车道。
2 、机动车道绿化带分隔设缘石3 、尽端路应考虑回车场④消防车道1 与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2 隐蔽式车道,即在4 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3 高层的消防登高面⑤宅间小路1 独立的人行休闲步道,2 与绿地间为缘石3 在单元入口处扩大为场地道路材料选择小区主干道的机动车路面沥青(彩色沥青不透水沥青透水性沥青)主楼入口道路水泥砖渗水砖、石粉砖3)绿化①宅旁绿化1、考虑建筑物的朝向、不易遮挡阳光、视线(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南窗不宜种植高大常绿乔木;西窗宜种高大阔叶乔木)2、遮挡墙根,露头不露脚3、结合建筑立面选择植物尺度和种植位置②停车场绿化1、周界绿化:较密集排列种植灌木和乔木,乔木树干要求挺直,分枝点高。
2、车位间绿化:车位间绿化带由于受车辆尾气排放影响,不宜种植花卉。
3、地面绿化及铺装:采用混凝土或植草砖铺地。
4)围墙小区外围围墙首要考虑安全,防止人攀援。
造型美观,利用部分通透处理缓解建筑林立所带来的压迫感,要考虑对外展示小区形象。
结合照明,便于安防设施安装(设计时应该征求物业意见)。
应谨防围墙的基础与构筑物超越建筑红线。
分隔围墙用以界定管理范围,高度不宜过高,通透性要强,以增强园区的整体感。
结合照明,便于安防设施安装。
5)、广场地面以硬质材料为主,铺装材质一定考虑防滑问题,特别要考虑北方冬季气候的特殊性,出入口、台阶处、各种休息设施等均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6)娱乐和商业场所①儿童游戏场一般为开敞式。
游乐场地应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侵袭。
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安全。
场地设置应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以避免儿童活动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场内的活动设施要防止宠物进入与破坏。
②商业服务商业室外景观需强调与室内空间的连续感;考虑商业停车问题,停车后能够便捷到达,一是减少对行人的安全问题以及对行人行为的影响,二是防止停车对连续商业氛围的阻断,植物、铺装要能够起到引导及空间划分的作用。
五、设计阶段1)现场踏勘设计师亲临现场踏勘,充分深入了解设计范围内的现状,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社会、交通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