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规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秩序,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自然灾害、教学安全等事件。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县教育局成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县教育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教育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主要职责: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严密监测所辖学
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明确并落实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指导和组织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协助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救治工作;检查督促所辖学校落实各项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五、预防预警
(一)预防预警
1、向各校宣传预防灾害及抗灾救灾等应急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2、教育局要加强信息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应分别制订相应预防和预警的方案的措施。
(二)信息报告
县教育局、县应急委员会、市教育局
信息报告程序:学校信息员一一校长一一教育局办公室一一教育局分管领导----教育局局长
六、处置程序
(一)先期处置
1、发生突发事件,学校校长应立即带领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快速召集应急队伍进行先期紧急处置。
2、向教育局办公室报告或向“110”报警,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3、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
控制现场事态发展,
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4、教育局办公室协助先期赶到现场的相关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
(二)善后处理
1、确保事故(灾难)后学生情绪稳定,及时向县应急委员会汇报学校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及后期处理计划。
2、调查评估
七、应急保障
1、信患保障:教育局、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安全、畅通。
2、物资保障:学校应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
3、资金保障:学校所需应急经费由学校提出,经教育、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纳入统一财政预算。
4、人员保障:学校应组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备队,各校预备队主要由学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和后勤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
各专门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不同类别,制订相应的保障措施。
八、培训演练
学校应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
九、附则
1、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相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2、本预案由县教育局制定并负责解释。
县教育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突发事故处置预案
县教育局下半年关于各学校幼儿园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突出安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