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事业部培训管理制度

综合事业部培训管理制度

综合事业部培训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一条、目的 (3)第二条、适用范围 (3)第三条、培训分为部门培训和公司内训 (3)第二章培训工作流程与相关规定 (4)第一条、培训需求调查与计划 (4)第二条、培训组织与实施 (5)第三条、培训资料整理与培训总结 (7)第四条、培训类别 (8)第三章其他管理规定 (9)第一条、培训讲师管理 (9)第二条、培训课堂纪律考核 (10)第三条、培训管理 (11)第四章附责 (11)附表1 (12)附表2 (13)附表3 (14)附表4 (15)附表5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总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培训管理,保证培训教学质量,确保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分目的:2.1、系统全面地开展综合事业部各项目部的培训工作。

2.2、使员工对企业更加了解,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2.3、明确公司规章制度,使员工各项行为符合公司的要求。

2.4、培养员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突破自我,获得成长。

2.5、提高员工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综合事业部所有的培训的规划、实施、相关评估等相关部门与员工。

第三条、培训分为部门培训和公司内训1.各级职责1.1公司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培训体系、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规范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全员素质的持续提高。

1.2公司各部门主管领导是其各部门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指导其直接下属提高素质和技能,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及培训后的效果转化。

1.3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是一级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

对整体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服务;建立培训制度、工作流程及培训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负责培训费用管理、公派外出培训的审核;对各部门进行培训规划与培训实施方面的指导并根据自身条件为各部门提供培训方面的支援。

1.3.1负责公司培训体系与培训管理制度的编制与修订;1.3.2负责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1.3.3负责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及员工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培训方向及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并实施年度培训计划;1.3.4负责培训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培训课程开发及管理,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甄选外部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等;1.3.5根据培训方式与内容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1.3.6负责公司培训资料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确定培训资料档案完整;1.3.8 负责公司内部培训师的管理。

1.3.9 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的制定。

1.4 部门培训的归口管理放在各个部门,并由部门经理负责。

负责根据公司级培训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完成部门内部培训师的培养、部门级课程的开发、制作、讲授、评估以及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1.5所有的部门培训,必须上报人力资源部门部备案。

第二章培训工作流程与相关规定第一条、培训需求调查与计划1.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需求调查1.1为了使培训计划具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前必须了解各个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1.1企业分析: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年度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侧重点。

1.1.2岗位分析:通过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决定如何培训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

1.1.3人员分析:通过对员工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2 每年1月25日之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处组织各部门进行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调查。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各部门业务要求及各岗位人员的能力与现实能力差距、员工发展计划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多种形式分系统分层次对现有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抽样调查。

2.培训计划的制订2.1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每年1月底至下一年2月初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各部门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度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参考岗位任职要求、绩效考核结果及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制下一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分为公司内训计划和部门培训计划,其中公司内训计划按培训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技能类、通识技能类、管理类和专业技能四大类培训。

各部门需于每下一年2月底将本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提报人力资源部门处。

下一年3月,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处将经过充分讨论与平衡后的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定并批准后下发执行。

2.2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每月25日前各部门经理依据年度培训计划和本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下月的培训计划,计划外的培训项目可同时列入当月培训需求计划中,经主管经理批准后于每月25日汇总,领导审批后于每月5日前下发执行。

2.3需临时增设的未列入年度及月度培训计划的培训项目,需由培训需求部门填报,由本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定后方可执行。

第二条、培训组织、实施及评估1.培训计划确定后,责任部门应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

1.1部门在组织培训时,首先向上级领导发出培训通知,在征得总经理的批准之后方可进行。

1.2综合办在组织培训时,首先需向各部门经理发出培训通知,部门经理根据培训内容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1.3综合办培训专员负责各类培训的申请、确认授课人联系与安排、课堂布置与教具、阅读材料、通知和评估、培训期间各项后勤支持和培训合同签订等工作。

1.4为了有效地控制培训效果,课堂评估和课后评估是很重要的。

课堂评估是针对授课人和培训组织者的评估;课后评估是对听课人的课后应用评估。

每次培训必须由培训人员制作相应内容的考试题,进行培训结果的评估。

1.5每次培训通知下发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如需请假须由部门经理及分管领导签字后方可准假,如有请假或旷工情况,计入到员工绩效考核中。

1.6每次培训后,需要参加统一的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到员工绩效考核中。

1.7部门经理每季度的第一月月初上报本部门员工的培训需求表,由综合办根据提供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1.8培训课程属于内部培训及内部师资的应根据培训需求与学员情况于培训前完成课件的编写、课前的准备以及课程评估的设计;1.9培训课程属于内部培训,外部师资的培训项目,人力资源部门部应于培训前一个月内进行培训机构与培训师的甄选,明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费用,报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2.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培训课件、下发培训通知、准备培训教学场地等,组织学员签到并维持课堂秩序并组织培训后的效果评估。

主讲部门负责培训讲师的指派,培训课程的制作,培训评估模式的确定等。

3.培训效果评估3.1培训评估包括: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效果等方面的即时评估。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全公司培训的培训效果评估,各部门负责部门培训效果评估。

根据培训项目的特点与需要在培训前确定培训评估的方式。

培训四级评估具体内容见表一:表一:培训效果四级评估内容3.2要求所有培训必须进行一级评估——反应评估,反应评估可编制《员工培训效果调查表》。

其他层级的评估由培训单位根据培训项目的特点确定是否开展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

凡未按规定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视为培训未完成。

3.3培训结束时填写《受训者对培训活动评估表》(附表1)对培训师能力与培训活动组织进行评估。

3.4与培训需求分析和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写出培训评估报告。

第三条、培训资料整理与培训总结1.培训资料整理1.1培训组织部门在培训项目结束后五日内整理相关培训资料。

1.2培训材料的整理应达到标准化、科学性、及时性及完整性要求:1.2.1 标准化:按规定表样格式,采用A4幅面纸,必要时采用A3纸;1.2.2 科学性:按部门、培训项目分类进行整理规范进行横向课程档案体系管理,按部门:学院分类进行纵向课程培训学分管理;1.2.3 及时性:每月5日前完成;1.2.4 完整性:培训资料应包括《培训人员考勤表》(附表2)、教学大纲或教学材料(文字材料或电子文档)、培训效果调查表、考试试卷或记录及成绩表等证明培训有效性的评估记录。

2.培训总结每月月末员工总结本人当月培训完成情况。

培训总结编写《月度培训完成情况总结》,每月5日前将本人的总结交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人力资源部门每月10日前完成公司培训计划总结,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措施,作为指导今后培训计划的输入信息。

第四条、培训类别及培训方式1.培训类别1.1公司内训1.1.1. 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培训;1.1.2. 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市场调研的培训;1.1.3. 法律法规常识;1.1.4. 办公自动化培训;1.1.5.商务礼仪、办公礼仪培训;1.1.6.其他临时培训安排。

1.2外派培训1.3外聘培训1.4自我培训1.5部门内部培训1.5.1思维拓展,团队建设培训;1.5.2有关房地产、物流、水业的培训;1.5.3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培训;1.5.4如何提升执行力的培训;1.5.5心理学、公关学培训;1.5.6法律法规常识;1.5.7时间管理、计划管理;1.5.8有关专业技术培训;1.5.9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5.10其他临时培训安排。

1.6入职前培训:入职前培训是对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均需参加的培训,由综合事业部人事专员配合集团人资部统一进行。

1.7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工作的需求,按专业分类对不同员工进行的技能培训。

2.培训方式:针对培训对象制定相应的培训方式。

2.1公司高管领导:主要采取参加外部培训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2.2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采取内部公司高管进行培训与请外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3公司基层员工:采取公司内部高管培训与外部相关专业机构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2.4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参加外部的培训班第三章其它管理规定第一条、培训讲师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内部讲师的选拔、培养及讲师费用管理。

培训讲师管理具体如下。

《内部培训讲师管理办法》1.目的:鼓励具有讲师才能的员工担任兼职内部培训师,利于公司内部知识积累、共享和传播。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培训师的选拔方案、管理与考核。

3.职责3.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内部培训师的选拔方案,负责内部培训师的培训工作安排,统一管理和考核。

3.2总经理负责审批内部培训师名单。

4.工作内容4.1 内部培训师任职条件:员工担任公司内部培训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4.1.1工作认真、努力,绩效显著;4.1.2对所从事的专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的理论水平;4.1.3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培训能力;4.1.4热心培训工作。

4.2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4.2.1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主要采用员工自愿申请和指派两种方法。

4.2.2 人力资源部门发布内部培训师选拔公告,各部门员工自愿申请,填写内部培训师选拔申请表报人力资源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