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电力
一、建筑概况(略)
二、设计依据;
1、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甲方设计要求及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16—2008);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汽车库建筑计设范规》(JGJ100-98);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三、设计范围
1、配电系统;
2、照明配电系统;
3、设备控制系统;
4、接地及安全系统;
5、电气节能系统;
6、本次设计不包含车库内变电所部分电气设计及由变电所引至各个单体及防火区的线路路径的设计;
7、其他;
四、设计内容
(一)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本楼消防负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防设备、消防泵、防火卷帘门、消防风机、污水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为一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市政电网引人两路独立10kv电源,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地下车库内设置1#变配电所及2#变配电所,1#变配电所供电范围为3#商住楼、4#商住楼、5#综合楼、6#住宅楼及其对应的地下车库、库房和设备用房;2#变配电所供电范围为1#s商住楼、2#商场及其对应的地下车库、库房和设备用房。
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电源由车库内变电所引来,供电电压AC220/380V,进线采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穿桥架引入地下一层车库各个防火区内的配电箱。
3、无功补偿:本工程在变配电所低压柜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自动装置,气体放电灯,单灯均带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大于0.9.
4、低压配电接地采用TN—S系统,配电采用放射式、树干式、链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楼内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负荷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在设备末端设置双电源切换箱,其配电路在同一桥架上敷设的同一路径向消防设备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应用阻燃隔板隔开,消防负荷电缆在桥架内应分开敷设。
(二)照明配电系统
1、楼内分别设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
2、应急照明灯、出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采用交直流两用型,内设可浮充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除消控室、水泵房、配变电所、风机房大于180分钟,其他场合持续时间30min.。
3、应急照明;
车库行车道、风机房、换热站、变电所、值班室均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
应急灯平时采用智能控制器集中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集中强制启动。
4、灯具为I类灯具或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加一根PE线,平面图中不再标注。
5、工程中所选用的消防疏散指示灯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规定。
(三)动力控制系统
生活泵、补水泵潜水泵采用压力及水位自动控制,车库内的送排风机系统平时由导流风机集中控制,火灾时消控室根据火情进行远端控制,其他动力设备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消防电机等设备过负荷时热继电器只作用于报警不能切断主电路。
车库照明及风机采用i—bus集中控制。
(四)电气节能专篇
1、本工程中一般照明光源选用气体放电灯(配电子整流器)配高效光源,疏散指示灯具采用LED光源;走道楼梯间照明采用声光控延时开关,应急照明在应急时强制点亮;车库照明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用户使用时间设置车库灯具自动控制。
2、住宅照明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各个场所的照度及功率密度的要求。
3、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器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
提下采用高品质电缆,电线以降低自身损耗。
五、供电容量及供电方式:
本工程分设两个变电所,分别安装两台SG3—1250/10 10/0.4kv 1250kvA 的变压器,安装容量5000kvA。
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
自投时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
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之建设电气连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六、等电位连接
七、其他
1、各层照明配电箱,除竖井内明装外,其他均为暗装(剪力墙上除外);安装高度均为距地1.4m。
应急照明箱体应作防火处理(刷防火漆)。
箱体高度600mm以下,底边距地1.4mm;600mm—1200mm高底边距地1.2m,1200mm以上的为落地式安装,下设300mm基座。
各配电箱(柜)尺寸仅供参考,具体以成套厂商核定规格为准。
2、照明开关、插座均为暗装,除注明者外,应急照明开关、电井照明开关及地下室照明开关均应带指示灯。
插座均选用安全型插座。
除注明者外,照明开关底边距地1.3m,距门边框0.2m,(有架空地板的房间所有开关插座均为架空地板的高度)。
3、配电管线路较长或转弯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加设过路盒。
预埋于楼板内的管径大于∮32的管线在同一处只允许交叉一次,钢管沿墙过变形缝的做法见图集03D603。
4、平面图照明灯具连接根数与管径对应关系为;2~3根穿PC16管;4~6根穿PC25管;2~3根穿SC15管;4~5根穿SC20管.地下室照明采用钢管。
5、电缆桥架及线槽应按规定间距固定。
平面中桥架及线槽安装时至少应满足顶部
100mm的空间,桥架及线槽施工时,应注意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电缆托盘及弱电线槽直线段超过30m增设电缆桥架伸缩节,电缆托盘外表刷三道防火漆,要求耐火极限大于1小时。
电缆桥架及线槽穿过防火分区、楼层时应在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填充堵死。
6、导线敷设标准代号:
CC—沿屋面或顶板内暗敷;
FC—沿地内或地板内暗敷;
WC—沿墙暗敷;
CLC—沿柱内暗敷;
CE—沿顶板下穿梁明敷;
WE—沿墙明敷;
CT—桥架内明敷;
MR—沿桥架明敷设;
7、电气施工时应与土建、给排水、暖通、动力、工艺等给专业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质量。
风机等设备电源出口的具体位置,以设备专业图纸为准。
8、金属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PE)干线相联接;
做法:由电缆井引出一根BV---1×25mm2PC25接地与桥架两端及中间部位进行联接,长距离的电缆桥架中间每隔30m连接一次。
桥架安装施工做法见图集D701--1~3《封闭式母线及桥架的安装》
9、弱电系统本次设计仅为示意图,施工需在承包商深化设计完成后方可进行。
10、工程所选用图集
××××××××工程概况
-------电信、电视、消防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0(2003年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067-97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50067-97
6、初步设计和甲方设计委托书规范
二、设计内容
1、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a、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插座及感温感烟探测报警系统。
b、消火栓按钮报警及联动消防泵的控制系统。
c、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及联动喷淋的控制系统。
d、消防风机,加压送风机及各送风阀,排烟阀防火阀的联动控制。
e、发生火灾时电梯迫降与首层。
f、报警方式采用消防广播,楼层显示器或每层声光报警控制器,并在本楼区域报警控制器及消防中心报警。
g、发生火灾时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同时接通火灾应急照明,
2、有线电视系统
3、电话系统
4、宽带系统
5、安全防范系统
6、接地保护系统
三、平面图设备布置,布线及敷设方式
1、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配线
2、火灾发生后,切断着火层非消防电源并启动应急照明。
3、火灾发生后,区域报警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
四、综合布线系统
五、有线电视系统
六、电话系统
七、宽带布线系统
八、安全防范系统
a、电视监控系统
b、紧急求助按钮开关
c、楼宇访客对讲系统
八、接地、保护系统
为保证弱电设备正常运行,降低各种干扰对弱电设备的影响,弱电接地与强电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弱电井道、监控室、各设置接地端子板,分别由一条专用接地干线直接引至综合接地母带,所有弱电竖井内均垂直敷设2条,水平敷设一圈—40×4热镀锌扁钢,水平与垂直接地扁钢间应可靠焊接,所有金属线槽两端均应可靠接地。
电视、电话前端箱、弱电设备间、保安监控室及消控室的电源设电涌浪保护装置。
九、其他
1、待管线施工完后,所有管材缝隙均用防火材料封堵,凡穿越防火区的管材缝隙均用防火材料封堵。
2、电缆进入人防楼板处均需做密闭筋处理。
3、预埋于楼板内的管线,在同一处只允许交叉一次。
4、当配线超过30m时应增设过路盒。
十、导线敷设标准
CC—沿屋面或楼板内暗敷;
CLC—沿柱内暗敷;
FC—沿地内或地板内暗敷;
WC—沿墙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