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教学总结

框架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教学总结

#########标#####框构中桥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施工图设计2、《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752-2010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永兴,何兆益,邹毅松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8、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框架中桥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彭庄村,为跨越####路及路边排水沟而设,孔跨形式为2-12m 框构。

框架桥顶为单线通过,轨道形式为有碴轨道,框构与道路斜交角度为88° 37'。

框构框身及挡墙基底采用PHC桩加固,桩径0.4m,桩间距2.0m,桩长24m 桩顶浇筑厚度35cm直径120cm桩帽。

桩帽上设50cm碎石垫层+20cmC30昆凝土基底垫层,框构框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挡墙及基础下设置直径1.0m钻孔桩基础,桩长23m2.2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 )模板设计原则模板支架能可靠的承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形状、位置和尺寸正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装拆灵活,利于搬运,能满足钢筋安装、绑扎和混凝土灌注等工艺要求;(2)模板支撑架立杆、横杆、顶托和底座设置模板支撑架根据所承受的荷载选择立杆的间距和步距,根据本工程结构和空间特点立杆平面布置为600mm 6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300mm立杆底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在底座下铺设厚模板,在结构地板横纵坡度大于1%的情况下设置可调底座;立杆上端顶托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500mm 上端螺杆外露长度不大于25cm下螺杆外露长度不大于15cm。

(3)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不大于4.5m;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0之间,斜杆每步与立杆扣接。

(4)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顶端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外。

( 5)模板下方放置次楞与主楞,次楞与主楞按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支架立杆上端采用U 形托撑,支撑在主楞底部。

(6)按施工方案图纸弹线定位,放置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 7)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8)保证架体组装质量符合下列要求:立杆的上碗口能上能下串动、转动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立杆与立杆的连接孔处能插入© 10mm的连接销;碗扣节点上载安装1〜4个横杆时,上碗口均能锁紧;整体脚手架每一框架内横杆与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小于5mm。

(9)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10)可调底托及可调顶托丝杆与调节螺母咬合长度长度不、少于6 扣,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

2.3 施工布置图(1)框架平面布置图(图2.3-1 )I r' if J' F I i23.4油:空All:<M 巳”、框架立面布置图(图「』-•6『' -1代6丄一49图2.3-1框架平面布置图2.3-2 )3.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表3.1工期安排表3.2劳动力计划组织较为熟练的工人完成本框架桥脚手架及模板的搭设、安装和加固等施工任务, 劳动力计划详见表5。

表5模板支撑架劳动力计划表4.施工工艺与技术4.1总体施工顺序因###路为地方19路、133路公交车及附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且场地限制无法改移道路,为保证聊城路畅通,底板需分幅施做。

总体施工顺序为:小里程侧底板一大里程侧底板—墙身及顶板。

施工顺序如图 4.1所示.济南西方向第三次浇筑石家庄方向TrrrmmnnmmnT第二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图4.1施工顺序图4.2模板支架构造设置4.2.1支架构造设置框架内架结构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撑,承重支架由立杆、横杆、立杆可调顶座等组成,上属构件所用钢管均为①48X 3.5mm可调托撑用KTC-60,剪刀撑采用①48X 3.5mm普通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为600mn X 6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剪刀撑采用①48X 3.5mm普通钢管,其与立杆和横杆的连接方式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剪刀撑钢管通过位置的立杆均用扣件连接牢固。

外架采用①48X3.5mm普通脚手管,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200m X 1200mm水平杆步距为1200mm剪刀撑采用外架采用①48 X 3.5mm普通脚手管小里程端设置门洞供车辆通行。

门洞净宽4m净高5m门洞从上至下分别为钢板底模、①48mm碗扣立杆、横向分配梁(I14工字钢)、纵梁(136a工字钢)、钢管立柱(220mm、=8mm )、防撞墩(1m X 1m钢筋混凝土)。

支架结构立面图见图4.2.1-1所示;支架结构平面图见图4.2.1-2所示。

840图421-1 :支架及门洞立面图/jF边*//片11q■i*I L|n♦■1W■1/边—1—!碗1扣立杆I 1―11—1660-i I—i—1l_p■—1■■1i16—iI~~4■r■――A―'—1■1~1| .—1——1―«—1d■ri d■1墙墙1—1—1L1一1—I墙/J/1aa r■J/J F/k1—■----- 1"1~1£/*■■■[tl■i jXr///jr■14i41R—―>―I■—1―1■I*11-1|>1 1―1■'、4!4■1―1■/■■'1200: I I I -图421-2 :支架及门洞平面布置图4.2.2模板、支撑细部构造(1) 顶托与主、次楞、底模构造大样见图422-1 ;图422-1 :顶托与主、次楞、底模构造大样图(2) 边、中墙模板支撑构造大样见图422-2 ;图422-2 :边、中墙模板支撑构造大样图4.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431碗扣式钢管支架钢管截面特性根据JGJ166-2008规范附录B及表5.1.6采用:外径48mm ,壁厚t=3.5mm,截面积A=4.89cni,抗拉、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5N/mm,弹性模量E=2.06X 10N/mr r。

回转半径i = 1.58cm,截面模量W=5.08cm,截面惯性矩l=12.19cm4。

4.3.2方木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附录二2.5.1 木结构计算用表采用。

方木采用红皮云杉,截面尺寸100mm 100mm,弹性模量E=9000N/m r p承压强度设计值f=10N/mm,顺纹抗拉强度设计值fm=8.0 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

4.3.3竹胶板参照产品试验性能参数规格2440mm 1220mm 12mm,弹性模量E=8000N/m r,承压抗拉强度设计值fm=8.0N/mrf,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

4.4施工工艺技术(1)模板、楞、拉杆等按设计尺寸进行预加工(2)顶板模型预留拱度,预拱度中间最高处为20mm两边缘为0;(3)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在浇注前,模板先湿润,并刷隔离剂;(4)模架、模板安装牢固,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檩骨要撑紧或用拉杆拉紧,浇注中不得位移;(5)每次立模用全站仪放样,各部偏差不得超出下表允许偏差值详见表 4.4 ;(6)模板立好后,经自检合格后请监理验收签证;(7)变形的模板、构件不得使用;(8)顶板砼达到设计强度100%以上后拆除模板;4.5 模板支架的检查与验收4.5.1 进入现场的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材料:(1)主要构配件的产品标识及产品合格证;(2)供应商配套提供的钢管、零件、铸件、冲压件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4.5.2 构配件检查重点钢管壁厚3.5m,偏差在0〜+0.25mm范围内;焊接质量:立杆下横杆接头与杆件焊缝高度为4mm偏差在-0.5〜+0.5mm范围内;外观质量满足要求;可调底托及顶托材质及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满足要求;4.5.3 模板支架的验收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建指安质部、施工单位安全、质量、技术人员,监理单位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由参加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5.4 重点验收内容支架的间距(60cmX 60cm)、步距(120cm)、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5m)的搭设是否符合方案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4.6 拆模次序及安全关键点的控制4.6.1 拆模次序(1 )模板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

(2)架体拆除从上至下顺序拆除。

4.6.2 安全关键点的控制本模板支撑工程安全关键点及控制措施如下:(1)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支架)构件质量和搭设过程;严把材料关,构件有出厂合格证及构件强度试验报告,搭设过程加强管理,实行实名制操作,操作人员同时也是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支架监测人员。

(2)边、中墙模板对拉杆;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重点控制数量是否安装够,蝴蝶卡安装是否加设垫片,螺栓是否拧紧,拧紧程度是否一致。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 安全管理组织措施5.1.1 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图5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框图5.1.2 安全管理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和落实。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与"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部各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在公司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班组签定的经济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指标,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做到赏罚分明。

(2)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本工程严格按省、市安监部门要求配备足量的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建立并保存在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记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