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地质剖面与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数字地质剖面与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五号字空,空二行,单倍行距)(五号字空,单倍行距)新疆1∶5万×等×幅区调(左对齐,黑体,小三,单倍行距)(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省×县×地×系(或×岩体等,居中)实测地质剖面记录(二号楷体,1.5倍行距)(空一行,小二字号,段前后为“0”,1.25行距)剖面编号(宋体三号,加粗,1.25行距):101(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工作地区图幅编号单位院长总工项目负责技术负责记录日期用表格化表示。

表内左对齐,单倍行距,仿宋小三。

表格居中,在表格属性栏中选“居中”、“无文字环绕”,在行编辑指定高度中输入“0.84”,边框选“无”。

在首页中做如下页面编辑:纸张为“A4”,页边距上2.54,下2.54 ,页码范围选“多页”,并在其编辑下栏条中选“对称页边距”之后在页边距栏中选左2.5 ,右2.5 ,装订线1 。

(注意:等同于左3.5,但无法实现“对称页边距”)。

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不选首页显示页码(封面无页码标记),在页码格式中选起始页码为“1”,确保装订线在本页的左侧。

×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101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均选1行,1.25倍行距)剖面编号:101(左列全为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全部数字用)剖面名称:×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右列为宋体五号)目的任务:(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剖面方位:××°()起点坐标:×××××××(7位);××××××××(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终点坐标:×××××××(7位);××××××××(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测制日期:20××年×月×日到×月×号图编编号:L45E012005剖面长度:14.509分层:张一(姓名2字时,间空一字)记录:×××掌图:×××前测:×××后测:×××照相:×××表格:×××制图:×××采样:×××、×××(两个人名间用“、”)比例尺:1︰5000其他说明:本剖面中主要样品代号说明如下:B—标本;b—薄片;—基岩化探;—化学分析;—电子探针;G—光片;—包体测温;-照片;-素描图,(可据本剖面加和减少说明内容)(以下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在正式剖面记录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选“√”首页显示页码,在页码格式中再次选起始页码为“1”,这样剖面记录仍从第一页开始。

因本页再次从第一页开始,所以前页可能有空页是正常情况。

导线号:0-1导;方位=151° ;坡角3°;斜距=155m(段前“1”行,行距1.25倍)层号:1(左列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数字全用,段前“1”行)分层位置:0-1导0m(右列为宋体五号)层岩性:×××××(只有每一导线和每一层号的段前“1”行,余段前和段后均为“0”)层描述:××××××。

层号:2分层位置:0-1导××m层岩性:×××××××××××层描述:(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悬挂缩进5字符)。

样品:101B2-1,101b2-1,1012-1,(××××岩,0-1导10m).101B2-2,同一点处的样品同一段列之。

同一层另一采样点另行列之。

多于2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左缩进设为“5”,右缩进设为“0”,在格式→段落→特殊格式中选“无”(即首行不缩进,悬挂不缩进)样品批注:101b2-1,野外名称:××岩;鉴定名称:××岩;采用名称:××岩。

样品批注中注意三个名称均要注释(查各样的相关资料,如剖面薄片鉴定采用名、路线薄片鉴定采用名或是薄片鉴定报告等)。

有些重要采用名称与鉴定名称不一致时,可稍详细注明,如下一样品的“因玻屑达25%”101b2-2,野外名称:硅质粉砂岩;鉴定名称:中酸性岩屑凝灰岩;采用名称:中酸性玻屑凝灰岩(因玻屑达25%)。

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用名称三者一致时,可简注为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用名称:×××岩。

产状:148°∠40°(0-1导61m);照片:2-1(0201)钙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48°,61m;2-2(0202)宏观露头,上两组节理,镜头方位168°,65m;2-3(0203)硅质粉砂岩中走向为158°的石英脉,镜头方位172°,70m;2-4(0204)石英细脉,镜头方位210°,100m;2-5(0205)硅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50°,140m照片注释中一号一注,另一照片编排时另起行。

部分照片可用等软件裁剪选用局部重要的信息。

如另一照片是前一照片的局部时,可在注释中注明,如“2-3是2-2的局部”。

部分照片可在等软件中进行详细编辑,便于更好说明问题。

原则上同一行编排2张照片。

有时为了编排需要可将前后两张照片就近放在一行。

0201 0202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层岩性:灰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夹灰黑色薄层硅质岩。

层描述:从0-155m岩性稳定,仍为灰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夹黑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

0801样品:1018-4(26m),1018-5(126m);照片:8-1(0801)沿70°节理破碎的岩石,镜头方位162°,133m;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部分照片示需要拉大图片,以更清晰显示内容。

此时可占满行(不能文字环绕)终点坐标:5102886 15354710×省×县×地×系实测地质剖面101剖面小结(小三仿宋居中,段前后设为0.5)剖面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

主要总结内容如下:概述××剖面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 ),始于××地于终×× ,概述剖面主要目的任务等,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

一、主要工作量及人员配置(宋体五号加粗)① 剖面长度×× , ② 导线数,③分层×层,④素描×幅、地质照片×幅,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一)剖面主要地质构造格架剖面主要控制地质体为×× , 自××向××,主体为一(单斜、背斜、向斜、复式单斜、复式背斜、复式向斜…),建议用剖面缩略图示出(二)主要地质填图单位及可填图性介绍剖面所控制和可划分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 …、② …。

① …: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在剖面上见于×-×层,主要填图标志、主要代表性岩石学特征、地层学及沉积学等特征,与相邻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

最好选用部分照片和素描,或注明在剖面记录中的照片和素描编号等。

② …。

同① …介绍。

(三)构造特征① 断裂、② 褶皱、③节理。

④ … 。

××断裂,是分割×层与×层的断裂或是见于或层内,控制×地质体的分布,造成×地质体的重复或是缺失…,断裂要素、对地质体的作用、或矿化蚀变(四)沉积环境分析或岩体的就位机制及脉岩或的分布特征、意义…(五)矿化蚀变(六)新发现(如无可不写)三、存在问题与建议1. 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其他…地质剖面建议在小结后附剖面薄片批注表,便于查对。

地化剖面附主要矿产样品数据。

表内宋体小五,行距固定13磅。

左对齐,上下居中。

批注一栏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或是对鉴定名称有异义时增加的薄片鉴定报告或是野外证据充分但薄片未切到的重要信息。

或是花岗岩类经重新投图等提供的修改鉴定名称的重要证据。

注意表内末尾不能有“。

”表格另起一页时要新加表名。

表内宋体小五,所有数字用。

元素较少时可做两列或是多列。

表格另起一页时要新加表名。

L××E××××××幅地质填图L××路线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均选1行,1.25倍行距)路线编号:仅在每条路线开始填写。

(由项目统一定)左列加粗路线描述:(按路线起止点地名,或高程点等)。

目的任务:(多于一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图幅名称:图幅编号:记录者:同行者:日期:地质点号:D×××(以下每个新点号与前点至少空一行,视排版需要可空多行,但不宜多于5行)点位:15347256.60;5113699.50(公里网坐标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位于方位米处(地理位置)(首行悬空5字符)露头信息:点性: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点等微地貌:风化程度:地质点:点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