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油工程(概念)

采油工程(概念)

1、油井流入动态: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2、井底流动压力:井底流动压力是指油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

3、生产压差:油层压力与井底流压之差称为生产压差。

4、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称为采油指数。

5、流动效率: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6、滑脱现象:在液气混合物向上流动过程中,气泡上升的速度大于液体速度,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现象称为滑脱现象。

7、滑脱损失:由于滑脱使混合物的密度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8:气相存容比(含气率):计算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9:液相存容比(持液率):计算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

10:滑脱速度:滑脱速度定义为气相流速与液相流速之差。

11:气相表观流速:气体流量与管路截面积之比12:气相流速:气体流量与气占截面积之比13:气相流速与表观流速的关系:气相流速等于气相表观流速与气相存容比之比1、节点:把原油流程的起点和终点及两个流动过程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2、节点流入曲线:从油藏节点计算到求解节点的产量随压力的变化曲线称为节点流入曲线。

3、节点流出曲线:从分离器节点计算到求解节点的产量随压力变化的曲线称为节点流出曲线。

4、节点的解:流入流出曲线的交点就是节点的解。

5、功能节点:压力不连续即存在压差的节点称为功能节点。

1、有杆泵抽油装置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用油管把深井泵泵筒下入到井内液面以下,在泵筒下部装有只能向上打开的吸入阀(固定阀)。

用抽油杆柱把柱塞下入泵筒,柱塞上装有只能向上打开的排出阀(游动阀)。

通过抽油杆柱把抽油机驴头悬点产生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传递给抽油泵向上抽油。

2、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为了使抽油机平衡运转,在下冲程中需要储存的能量应该是悬点在上、下冲程中所做功之和的一半。

3、水力功率:水力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的距离所需要的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

4、充满系数:每冲程吸入泵内的液体体积与上冲程活塞让出体积之比称为充满系数。

5、示功图:悬点载荷随悬点位移变化的封闭曲线称为示功图。

6、冲程:冲程(S)是指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时在光杆上的最大位移,m 。

7、冲数:冲数(n)是指每分钟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的次数,r/min。

8、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弹性引起的悬点无效的冲程长度称为冲程损失。

9、泵效: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排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泵效。

10、下泵深度:泵的吸入口到地面补心平面的距离。

11、沉没度:泵的吸入口到动液面的距离。

12、动液面:由于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弹性引起的悬点无效的冲程长度称为冲程损失。

13、抽汲参数:抽汲参数是指地面抽油机运行时的冲程、冲速(冲次)及井下抽油泵的泵径。

14、系统效率系统效率是将井下的液体举升到地面的有效功率与抽油机采油系统输入功率之比。

1、吸水指数:吸水指数是指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2、注水压差:注水压差是指井底流压与油层静压之差。

3、相对吸水量:相对吸水量是指在同一注入压力下,某小层的吸水量占全井总吸水量的百分数。

4、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与那些?首先保证水质符合要求,避免由于水质不合格所引起的各种堵塞。

其次是加强对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为此应当定期取水样化验分析,发现水质不合格则立即采取措施,定期冲洗地面管线、储水设备和洗井,平稳注水以免破坏油层结构,防止管壁上的腐蚀物污染水质和堵塞地层等等。

对于吸水能力差的井,可采用压裂增注、酸化增注、粘土防膨等处理措施,改善注水井的吸水能力。

5、吸水剖面:吸水剖面是指在一定注入压力下沿井筒各射开层段吸水量的大小。

6、什么是注水井调剖为了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改善水驱效果,可以向地层中的高渗透层注入堵剂。

堵剂凝固或膨胀后,降低高渗层的渗透率,提高了注入水在低渗透层位的驱油作用,这种工艺措施称为注水井调剖。

7、什么是调剖剂?调剖剂调剖机理是什么?调整注水地层吸水剖面用的化学剂叫调剖剂。

调剖剂是通过封堵高渗透层(高含水层,即含水饱和度高的层)起调剖作用,它以优先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层为特征。

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层后,调剖剂通过不同机理产生流动阻力。

当地层提供的压差不足克服其产生的流动阻力时,它即留在该处起调剖作用。

8、双液法调剖剂:双液法调剖剂是向油层注入由隔离液隔开的两种可反应(或作用)的液体。

9、双液法沉淀型调剖剂沉淀物沉淀的位置取决于隔离液的用量。

1、压裂增产倍数:压裂后与压裂前油井的采油指数之比称为压裂增产倍数。

压裂增产倍数越大,压裂效果越好。

2、破裂压力:地层开始形成裂缝时的井底注入压力称为地层的破裂压力P F。

3、破裂压力梯度: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称为破裂压力梯度。

4、泡沫干度:泡沫干度是气体体积与泡沫液总体积之比。

5、压裂液的滤失性:压裂液在裂缝中向前流动的同时,从裂缝壁渗入地层中的现象称为压裂液的滤失性。

6、压裂液的效率:留在缝中的压裂液与注入压裂液体积之比称为压裂液的效率。

7、导流能力: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是在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

8、水基冻胶压裂液粘度高、摩阻低的原因水基冻胶压裂液就是接近于假塑型流体的压裂液,粘度高携砂能力强,但摩阻低易于流动的原因是其视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管路中部,剪速低,视粘度高,但在管壁处剪速大视粘度低,因而摩阻小。

1、酸化增产增注原理:酸化即是通过井向油层注入酸液及添加剂,利用酸液与岩石孔隙壁或孔隙中的堵塞物质起反应,可以解除生产井和注水井井底附近的污染,清除孔隙或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或者沟通(扩大) 地层原有孔隙或裂缝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2、酸洗的作用:酸洗是一种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结垢或疏通射孔孔眼的工艺。

它是将少量酸液注入预定井段,溶解井壁结垢物或射孔孔眼堵塞物。

3、基质酸化的条件:基质酸化的条件是井底注入压力低于岩石的破裂压力。

4、面容比:面容比是指单位体积酸液所接触的岩石表面积。

5、各种浓度的新鲜酸液的初始反应速度随浓度增大优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在24%~25%浓度处反应速度最高。

6、余酸的反应速度如何随浓度变化?:反应过程中,余酸反应速度随浓度降低而线性下降。

7、为什么酸化时要采用不压开裂缝条件下的最大排量?因为提高注酸排量既可提高反应能力,又可以增加活性酸的有效作用距离,扩大酸化效果。

8、缓蚀剂:缓蚀剂是指加入到酸液中可显著减轻酸液对钢铁管柱腐蚀的化学剂。

9、稳定剂:为了减少氢氧化铁沉淀,避免发生堵塞地层现象而用的某些化学物质就是稳定剂。

1、什么是砾石充填防砂方法?砾石充填纺纱方法是指将割缝衬管或绕丝筛管下入井内防砂层段处,用一定质量的流体携带地面选好的具有一定粒度的砾石,充填入管和油层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砾石层,以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的防砂方法。

2、什么是人工胶结砂层防砂?答:人工胶结砂层防砂方法是指从地面向油层挤入液体胶结剂及增孔剂,然后使胶结剂固化,在油气层层面附近形成具有一定胶结强度和渗透性的胶结砂层,达到防砂目的的方法。

3、什么是人工井壁防砂?答:人工井壁防砂方法是指从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用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位,在套管外形成具用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壁面,可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而又不影响油井生产的工艺措施。

4、什么是蜡的初始结晶温度?答: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5、稠油有什么特点?答:稠油有以下特点:(1)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

(2)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

(3)稠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6、什么是高凝油?答:高凝油是指蜡含量高、凝固点高的原油。

7、什么是注汽速度?答:注汽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注入油层的蒸汽质量。

8、什么是蒸汽干度?答:蒸汽干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水转化为蒸汽的质量百分数。

9、什么是原油的凝固点?答:凝固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油失去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10、什么是蒸汽吞吐采油?蒸汽吞吐就是将一定量的高温高压饱和蒸汽注入油井(吞),关井数天(焖井),加热油层及其原油,然后开井回采(吐)的循环采油方法11、油汽比答:油汽比是指注入每吨蒸汽采出的原油质量1、井深结构是指油井钻完后,所下入套管的层次、直径、下入深度及相应的钻头直径及完钻井深和各层套管外水泥浆上返高度及人工井底深度等。

2、裸眼完井是指在钻开的生产层位不下入套管的完井方式。

3、射孔相位是指弹架上的射孔弹射孔方向的个数,有几个方向就称为有几个相位。

4诱导油流就是要设法降低井底压力,使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让油气流入井内并诱导至地面,这一工作也称诱喷排液。

5、二次替喷法就是把油管下到人工井底,替入一段替喷液,再用压井液把替喷液替到油层部位以下,之后上提油管至油层中部,最后用替喷液提出油层顶部以上的全部压井液,这样既替出井内的全部压井液又把油管提到了预定的位置。

6、裸眼完井的特点和适应性是什么?答:裸眼完井的最大特点是油气井与井底直接连通,整个油层完全裸露,油层与井底没有任何障碍,所以油气流入井内的阻力很小,其产能较高。

但裸眼完井不能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坍塌,无法进行分层开采和分层改造。

适用于岩层非常坚固稳定,又无油气水夹层的单一油层或油层性质相同的多油层井。

7、套管射孔完井程序、特点及其适应性是什么?答:套管射孔完井是钻至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到油层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套管、水泥环并穿至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通道。

套管射孔完井既可以选择性地射开不同压力、不同物性的油层,以避免层间干扰,还可以避开夹层水、底水和气顶,能保护井壁,防止井壁坍塌,具备实施分层注、采和选择性压裂或酸化等分层作业的条件。

其缺点是出油面积小、完善程度较差,水泥浆可能损害油气层。

适应于非均质多油层的砂岩油层完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