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

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

第五章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结构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鸟害及野生动物危害防治的主要工作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鸟害及动物防治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鸟情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场周边地区环境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驱鸟设施设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鸟击事件的调查与处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野生动物管理的应急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鸟击信息的通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场及其附近地区生态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信息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的风险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野生动物危害管理的安全监督与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教育与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概述范围机场野生动物危害防治主要包括:机场鸟害及野生动物危害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鸟击防范、鸟情分析、鸟情评估、野生动物防范、生态调查及环境整治。

目标本章的目的是明确机场防鸟击航空器和防范动物侵入飞行区事件的管理职责,建立防范制度、标准,通过上述标准、制度的落实, 最大限度地避免鸟类和其它动物撞击、干扰航空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之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始终处于适用状态。

从事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工作的人员除遵守本章的规定外,还需要遵守第十九章《机场(技术)资料》等相关规定。

安全目标年度安全目标的确定根据公司和部门下一年度安全目标,场务队队长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内部历史和行业历史数据,按照逐年递减的原则并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制定下一年度《大同机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安全目标》,上报部门并经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

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签署安全责任书对于与安全相关的目标,运行保障部经理会同场务队队长组织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运行保障部经理担任,组员包括场务队全体人员),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组织确定每项措施实施的阶段性计划、考评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制定《大同机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安全工作计划》,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后,修改上报运行保障部,获得批准后实施。

场务队队长针对《大同机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安全工作计划》相关措施合理地配置资源,包括鸟击和动物侵入管理设备设施改造及日常维护费用、物资、设备和车辆采购、人员需求及培训等。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场务队队长及时组织对机场使用手册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保证手册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手册在完成风险评估 10 天内完成修改和上报局方审批。

场务队队长组织相关人员将《大同机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安全工作计划》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或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安全目标的监控场务队队长负责监督场务队内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对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发现偏差,及时组织采取措施,如有影响机场整体目标的薄弱环节,立即报运行保障部/公司协调解决,并主动落实上级单位监督检查提出的问题。

场务队队长参加部门周生产讲评会,召开场务队周生产讲评会,及时传达上级指示,解决鸟击和动物侵入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

运行保障部经理每月召开月度例会,对照检查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含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

考核各班组、员工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严格讲评,兑现奖惩。

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闭环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安全指标的落实。

组织结构及职责责任主体和组织结构大同机场运行保障部场务队负责机场防治野生动物危害管理。

场务队为机场运行保障部下属部门,目前队长1名、员工3名。

业务范围大同机场运行保障部场务队直接承担的工作包括生态环境调研和治理;鸟情巡视和驱鸟;驱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重点防治鸟种的统计;鸟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鸟情通报及鸟击报告的编写;动物侵入飞行区的防范和处置等。

鸟害及野生动物危害防治的主要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猎枪弹具管理办法》《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总局令第155号)《机场鸟害防治方法》(AC-CA-2000-2)《民用机场飞行区运行情况报告的规定》(MD-CA-1999-1)《民用机场飞行区适用性检查实施办法》(AP-81-CA-2)同时还应尽量满足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机场勤务手册》(第三部分鸟类的控制和减少)提出的相应标准、建议措施。

鸟害及动物防治管理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防止鸟类和其它动物对航空器运行安全产生危害,最大限度地避免鸟类和其它动物撞击航空器事件的发生。

鸟害及动物防治组织机构和职责鸟害防治领导组组长:牛向荣副组长:薛更武成员:宫开会、白汉昆、郭江龙、闫宏梅主要职责:(1)组织制定机场鸟害防治安全目标及工作计划,确定鸟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2)按照《民用机场鸟害防范工作评估手册》中的评估办法,每年对机场鸟害防范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估。

(3)组织制定鸟情巡视制度、鸟害报告制度、驱鸟枪支及其驱鸟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制度。

(4)负责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对外协调、联络及宣传。

(5)定期召开机场鸟害防治工作会议、研究和布置鸟害防治工作。

(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鸟击构成的飞行事故及飞行事故征候。

鸟害防治工作组组长:宫开会副组长:梁廷利成员:沈万才、宋培、张宁主要职责:(1)负责对鸟类活动情况的巡视和记录,积累笔录和音像资料,并对其分析整理。

(2)负责及时报告鸟害的情况,详细记录发生鸟害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尽可能搜集和保存鸟击物证材料。

(3)负责管理使用、维护驱鸟枪支、弹药、化学药剂及其它驱鸟设备。

(4)承担驱鸟作业任务。

(5)负责向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汇报工作。

场务队驱鸟员职责(1)根据鸟情巡视制度,负责对鸟类活动情况的日巡视、日记录;积累资料,并定期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2)根据鸟害报告制度,负责及时报告发生鸟害的情况;详细记录发生鸟害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尽可能地搜集和保存鸟击物证材料;(3)根据驱鸟枪支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规程,负责驱鸟枪支的管理、使用和维护;(4)承担驱鸟作业任务,每班航班起飞落地前半小时进行驱鸟;(5)负责向机场鸟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6)做好驱鸟巡视车辆的日常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7)做好飞行区升降带内草坪管理、灭虫、灭鼠、布置鸟网、破坏机场周围鸟巢和防止野生动物入侵等管理工作;(8)协助驱鸟技术改进并与相关科研部门联合做好鸟击预防科研项目;(9)认真执行鸟击报告制度,负责报告发生鸟击航空器时的情况,详细记录发生鸟击事件的时间、地点及相关情况,协助鸟击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尽可能的多搜集和保存鸟击物证材料。

鸟害防治基础性研究工作内容全面掌握机场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鸟类和数量。

熟悉鸟类活动规律,有针对性防治措施。

分析各类鸟对飞行安全的潜在威胁,重点研究大鸟和群鸟候鸟,重点防范的对象。

分析重点防范对象的分布及其活动规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

绘制鸟类活动平面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积累音像资料,定期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协调公司不定期向机场周边居民宣传放养鸽子对飞行安全的危害,并配合当地政府发布限制放养鸽子的规定,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控制和减少机场附近区域内垃圾场、养殖场、农作物(植物)晾晒场、鱼塘、养鸽户的数量和吸引鸟类的农作物、树木等。

鸟情管理工作目标加强鸟情巡视,确保航空器在起飞高度100米以内,降落高度60米以内不发生鸟击事件。

杜绝因鸟群积聚、动物侵入造成跑道关闭事件。

鸟情巡视检查巡视模式(1)巡视时间应从每天第一架航班起降前40分钟开始,直到全天航班结束。

(2)驱鸟车配备枪支2支及持有枪证的工作人员3名。

(3)每日巡视中,重点巡视当日飞机起降方向的区域及起降点周边区域。

驱鸟车员工之间要用对讲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相互联系以便更好的进行驱赶鸟群详细记录鸟情工作日记。

巡视原则坚持流动巡视和固定巡视相结合巡视检查重点部位(1)飞行区西北方向泄洪区;(2)飞行区东北角区域;(3)机坪区域。

巡视检查制度(1)巡视人员要严肃认真、加强责任心,巡视中注意观察、辨别,及时记录鸟种、数量、飞行路线、飞行高度,做好鸟情资料收集工作。

(2)对飞临控制区的鸟群和猛禽,及时实施鸣枪驱赶或猎杀。

鸟情分析场务队每月不少于1次对场区范围的鸟情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民航鸟击防范信息系统”和“中国民航鸟类快速查询系统”,掌握鸟类数量及活动规律,实行重点防治。

技术防范措施驱鸟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采用多种组合形式,主要以驱赶为主,惊吓、射杀、捕捉与之相结合。

驱鸟作业是以将鸟类赶离飞行区为目的。

包括驱鸟车、驱鸟猎枪、驱鸟音响、捕鸟网等多种作业手段。

重点防治的鸟种鸟情信息的收集(1)鸟情巡视人员应当加强观察,记录观察到的鸟种、数量、飞行路线、飞行高度、活动目的及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2)鸟情巡视人员应当观察机场虫情、草情、鼠类等动物情况,并做好记录。

鸟情信息的分析与利用(1)根据鸟情巡视人员记录、鸟击信息、生态调研情况等基础资料,鸟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鸟情信息库,并定期对鸟情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编制鸟情信息分析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①可能危害飞行安全的主要鸟种以及出现的区域、时间段、原因、有效防范手段等;②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减少鸟类的种类与数量的效果,如安装或修理防护栏、修剪树木、清除建筑残余物、施用杀虫剂或驱虫剂、施用灭鼠药、草的高度管理、消除积水等;③与前期相比鸟的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产生变化的相应原因;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可能带来的影响;⑤下一阶段可能危及飞行安全的鸟的种群、数量;⑥推荐的防治措施和需引起驱鸟员注意的事项;⑦鸟害防范工作的成效和不足。

(2)鸟害防治领导小组根据鸟情信息分析报告和鸟害防范评估报告,每年末对下一年度机场鸟害、虫害、鼠害等进行预测,制定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