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章 凯恩斯简单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知识结构图
均衡产出
几个假定 均衡产出的概念
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的其他理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

收入的决定
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平均储蓄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 收入
收入100元中,80元 用于消费,其余20元 用于储蓄,平均储蓄 倾向 APS = S/Y = 0.2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 94-80/120-100 =0.7
2、储蓄函数
储蓄倾向的感性认识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1 9000 9110 -110
-0.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乘数论

乘数的含义 产生乘数效应的原因
乘数的计算公式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 收入的决定与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1、几个假定
一是两部门经济的假设。
二是假定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都为零,从而
使得GDP、NDP、NI、PI 在数量上都相等。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或注重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 费,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 期的最大满足。
会计ppt
15
2、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
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 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 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 越远,权数越小。
消费函数和消费曲线
会计ppt
7
②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金额的变化。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 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就越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 小于1。
例: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 120元,消费由80元增 加到94元。
但事实并非如此。
C
Y=C
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
期所获得的收入的
一部分用于消费,
一部分用于储蓄。
45º
Y
1、消费函数
消费和储蓄的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的感性认识
①平均消费倾向 APC =消费/收入 =C/Y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1= 0.7 +0.3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会计ppt
13
第三节 关于消费的其他理论
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
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
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
3 11000 10850 0.85 0.99
例:收入100元中 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
APC = C/Y = 0.8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会计ppt
16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 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
三是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变动
只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从而使社会总供求相
等,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变动。这也就是所谓的
凯恩斯定律。
会计ppt
3
Hale Waihona Puke 2、几个假定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 求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 条件下,经济社会总收入 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 厂商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 投资支出。这就是说,企 业的产量以至于整个社会 的产量一定稳定在社会对 产品的需求的水平上。由 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 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 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 y = c + i。
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
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
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
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
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
会计ppt
1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还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整个社会不同年 龄段人群的比例会影响总消费与总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每增减1元国民收 入所带来的储蓄金额的变化。
=S/Y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 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储蓄倾向 MPS =S/Y = 26-20/120-100 = 0.3(=1-0.7)
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
会计ppt
11
3、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不消费即储蓄。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由于计划支出用 E = c + i 表示,生 产创造的总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 划储蓄之和,即y = c + s ,所以均 衡产出的条件就是E = y ,即:i = s
会计ppt
4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宏观角度分析:
要达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 衡,国民收入量和国民消费量必须相等。
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 越多,越考虑存银行。
“征富济贫”:对富人 递增征税,救济穷人, 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 平。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 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 0.7
边际储蓄倾向 MPS = 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