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诗歌的形式)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和途径(4)

(现代诗歌的形式)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和途径(4)


约翰生答:唉!要说什么不是诗倒容易得多。我们都知 道什么是光,可要说明它却不那么容易。
阅读诗歌的形式要素
给诗下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事,而指出什么不是诗到相 对容易。但果真如此吗?什么不是诗?留言条肯定不是
诗,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这一个留言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 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 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可实际上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乔治· 布洛说意象叠加: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
桔子旁边,它们便不再是一个柠檬和桔子,而变成
了水果。定义:所谓的诗的意象叠加现象,就是几
个不同概念在某一相同点上的复合形式。 庞德《在地铁火车站里》 这些面孔在人群中幽灵般地出现; 湿湿鹿鹿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郑愁予《错误》 ★开头两句中“走过”、“开落”在韵脚上呼应,“东
风不来”、“跫音不响”在音节、字数、结构上也有对
应的效果。本来单音节词,尤其是介词、连词、判断词 (“是”)在诗中一般都尽量回避,但《错误》却大量 运用,如“打”、“如”、“是” ……反而使诗歌的内 在音律更起伏跌宕。尤其是“达达的马蹄”有拟声效果 ,朗朗上口。诗一写出,有评论家说整个台湾都响彻了 达达的马蹄声,到处都背诵这首诗。
2.韵律 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很多背过 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为什么现在几 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 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
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
感。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 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
文化和政治原因。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欧美一些
国家名字的翻译,都是特好听的词汇:英格兰、美利坚、
苏格兰、法兰西等,听起来就感到悦耳;而对非洲和拉丁 美洲小国的翻译,洪都拉斯、危地马拉、毛里求斯、厄瓜 多尔、听上去都巨难听,一听就感到是一些蛮荒之地。这 可以说是殖民地强权历史在语言翻译中的一个例子。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埃利蒂斯《断章》
“时间是飞鸟掠过的影子,它的形象中圆睁着我
的双眼。” 岁月流逝,幻化成双眼圆睁,这是一幅意象叠 加的画面,对时间提出空间形象双眼,又对空间提 出时间形象(影子),并在一个感觉的想象里互相
替代和转换,从而创造了新的意象——对时间流逝
的无穷叹息。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1. 2. 3.
阅读诗歌的形式要素
古今中外关于诗歌的理论最发达,书也最多。诗歌的理 论至少从柏拉图时代的《诗学》就开始了,而关于小说叙 事学的书差不多从20世纪中期才渐渐兴起。但最复杂,最 莫衷一是的领域也是诗歌的领域。首先,关于什么是诗便 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苏格兰作家鲍斯威尔(1740—— 1795)在《约翰生博士传》一书中与约翰生的一段对话( 约翰生是美国18世纪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词典编撰家): 鲍斯威尔问:先生,那么,什么是诗呢?
★全诗两行,一个跳跃,标志着“面孔”和“花 ”的叠加。雨天地铁火车站人的“面孔”“幽灵般 地出现”,“显现”而又必然消失,依然只剩下原 来的昏暗、呆板和单调的画面;经受风雨摧残的“
花朵”,不复再有怒放时的娇艳,乍开而又必然凋
落的“花瓣”,凋零后,只剩下精光的“湿湿鹿鹿 的黑树杆”,“花瓣”也是“显现”而又必然消失 ,在这一点上,“面孔”与“花瓣”相同而叠加, 从而传达出诗人对西方大都市美的瞬息即失的惋惜 、感叹。
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现代诗学的鼻祖雅可布逊曾举了
个日常对话的例子: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问:你为什么总是说“约翰和马乔里”而不说“ 马乔里和约翰”?你是不是更喜欢约翰一些? 答:没有的事。我之所以说“约翰和马乔里”只 不过因为这样说更好听一些。 (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总会无意识地先选择短音节的 词)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戴望舒《雨巷》
诗歌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衬托了 彷徨、徘徊的意境,传达了寂寥、惆怅的心理。间接透 露了痛苦、迷茫的时代情绪。旋律、音节的形式层面与 心理气氛达到了统一。但有意味的是戴望舒本人却不喜 欢这首诗。也许是因为它太雕琢,太用心,太具有音乐 性。取代了《雨巷》的是《我的记忆》。戴望舒好友杜 衡在《望舒草》序中说:从《我的记忆》起,戴望舒可 说是在无数的歧途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并 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这浩 浩荡荡的大路也是 30年代一代现代派诗人所走的路。其 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艾略特《普鲁弗洛克情歌》 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 好像病人麻醉在手术台上。 这是两个按常情无法相容的事物,是属于不能协调
的经验。然而,诗人却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们结合起来
。诗人从白天与夜晚过渡、更选与病人手术前麻醉从清 醒到失去知觉这两者中,找到了联系点、共同点。两者 相叠加,出现新的意象,渗透诗人对这个城市,对人类 生活的认识和感情爱憎。
一具独弦琴拔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思念之情一层层加深 蓓雷一般默默地等待,
啊,在心的远景里,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现代派诗歌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意象性。《我的记忆》有鲜
明的意象性特征: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中的“朱砂梅的清香”,让人难以忘怀!它 至少音节很美,像“爱尔兰”、“维罗纳”,另外朱 砂梅是具体的,而具体性是文学的生命。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地青”,它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 As the sun sets ,river and lake turn white”。“白”在杜甫诗中可以 是一种状态,在汉语中有恒常的意思,“白”不一定与“ 日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加上表示变 化和过程和结果的动词 turn,过程的是因果关系,而且必 须有关联词As。又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成英语则是这样:As spring comes to the city,grass and leaves grow thick”,其中表示时间性的关联词As、动 词comes、grow都得补足。从中可以看出意象性尤其是汉 语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分行
1.分行。 美国学者卡勒举过一则通讯的例子: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 一棵法国梧桐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下面试试把这则通讯分行朗诵: 昨天 在七号公路上 一辆汽车 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 在一棵 法国梧桐上 车上四人 全部 死亡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全乌鲁木齐响彻了晚祷的钟声”、“整个驻马店都在下 雪”,就似乎没有原来的韵律美。所以声音背后是有美感
因素的。而且还会有意识形态因素,有文化和政治原因。
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欧美一些国家名字的翻译,就 用的都是特好听的词汇: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法兰 西等等,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声音背后是有美感因素的,还会有意识形态因素,有
戴望舒《雨巷》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戴望舒《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1954年),就是韵律感极强的
一首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o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小说中也有韵律感的例子。比如,乔伊斯《都柏林人》中 的句子:“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 巴乌斯托夫斯基《 金蔷薇》中的一句:“全维罗纳响彻了晚祷的钟声。”两 句话当时就给我一种震动感。很难说清这种震动从何而来 ,但“爱尔兰”、“维罗纳”在音节上听起来的美感因素
可能是其中重要原因。假如把上两个城市换一个名字,如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戴望舒《雨巷》
★中国现代诗中韵律美的顶峰有人说是现代派诗人戴望
舒的《雨巷》( 1928 )。它使戴望舒一举成名。得到了雨
巷诗人的称号。叶圣陶甚至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
一个新纪元: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韵律· 戴望舒《雨巷》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顾城的《孤线》 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 少年在拣拾/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孤线》是动扬、植物、人类社会、物质世界四 个剪接而成的画面,极富有动感,且均呈现出孤线 形运动,与诗题紧紧吻合。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意象性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