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设计意图: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清楚自信者的心理品质是如何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准确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含义和区别所在。

教学难点:如何矫正自负者和自卑者的心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活动体验法、学生讲述法教学过程: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时:共2课时(第一课时)二、板书设计:三、教学过程:A导课:自信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动力。

自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伽利略在火刑架上面对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亦然对自己的观点笃信不疑:这个世界最终会了解我的。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提出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可是毛泽东没有低头,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年之后,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经过十几年的斗争,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他们之所以成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信。

邓亚萍说:我自信,我成功。

凭着这种精神,她在世界大赛中屡克强敌,即使在比分落后时也能镇定自若,信心百倍,反败为胜。

与此相反,自负与自卑却常常是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这自负、自卑和自信三者与成功的关系。

一、“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板书)1、组织学生听故事,谈感受同学们,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

1)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江山未坐定便大封诸候,颇有秦始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概,忽视汉王刘邦的力量,终为其击败,最后从垓下突围到乌江,自刎江边。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据说他在一次过阿尔卑斯山时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傲气十足何等英伟!的确,他帅兵一度降服大半个欧洲,使法国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他的自负使之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终于发动了以争霸,掠夺和奴役别国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正是这分自负使他有了最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被流放而死在了圣赫勒拿岛。

他曾经拥有许多最终却失去了一切。

3)《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的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

当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时,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大材小用了,自负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结果他拒绝了副将王平的正确建议,导致街亭失守,不但使手下兵将损失惨重,而且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他本人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以古为镜,我们从“失街亭”等上述故事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有人说:“自负,就像一个泥潭一样,陷进去了就难以自拔。

”的确,自负者是很“恋旧”的,他经常沉缅于往日极少的胜利之中,故而不听他人的意见,最终因为自负成为了自己人生的绊脚石。

4)美国总统尼克松失败于自卑:美国总统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一个伟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却因为缺乏自信,过于自卑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

由于他在第一任期间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纷纷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

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的干出了让他终身后悔的蠢事:他只是自己的手下潜入竞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

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的不久便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算的尼克松,却因为自卑、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小铭为什么未能当选”的材料,然后思考问题。

(材料分析)小铭升人初中后,各科成绩都不错,还获得了跳高、跳远两个第一名,他有些飘飘然了,觉得班级的荣誉都是他的功劳。

1)小铭这时是一种什么心理?自负。

2)小铭为什么未能当选?因为自负心理的影响,他认为谁都不如自己,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所以他未能当选。

当选举结束之后,他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教室,整个期末就再没见到他的笑脸,这时的小铭还是自负吗?转化成了什么呢?不是,转化成了自卑。

3、自负、自卑为什么会导致人们远离失败?(教师归纳分析:)1)自负者之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自负的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谁也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别人谁都不如他,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分析是不切实际的,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不正确的,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

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沮丧、颓废、不知所措,半途而废,从而使自己远离成功,走向失败。

2)自卑的人往往会过低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干什么都不会成功,别人都瞧不起自己。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乙的无能为力,从而使自己远离成功,走向失败,白白丢失了可能成功的机会。

3)自负和自卑常常会在一个人身上并存,是“一对孪生子”,因为它们都是产生于对自己的不正确的认识,它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都会使人远离成功。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以我为中心者的心理活动”的材料,然后思考)自负和自卑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自负的人和自卑的人永远也无法燃烧起成功的火焰!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失败都与自负或自卑有关。

而自信则恰恰相反,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二、自信有助于成功1、组织学生听故事,谈感受1)2003年乒乓球女子世界杯落幕了,冠军是王楠。

一个刚刚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失利的选手。

赛前没人看好她能夺冠,但笑到最后的恰恰是这位老将。

半决赛4比0赢了张怡宁,决赛赢了职业巡回赛新科女单冠军牛剑锋。

连王楠自己都说:“这次比赛前我特别消极,觉得自己好象不太会打球了,这个冠军让我找回状态,找回自信。

”2)去悉尼之前,有记者问杨霞:“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你怕不怕?”杨霞摇摇头,轻轻笑“不怕,我对自己有信心。

”果然,在9月18日的比赛中,杨霞一举拿下了女举53公斤级金牌,并打破了抓、挺、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

3)华罗庚酷爱数学。

小时候不能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学。

一次,他向一位老师借来了几本数学书,一看,便着了魔。

从此,他一边做生意、算帐,一边学数学。

有时看书入了神,人家买东西他也忘了招呼。

傍晚,店铺关门以后,他更是一心一意地在数学王国里尽情漫游。

一年到头,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钻研那些借来的数学书。

4)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德摩斯梯尼的故事,让学生回答他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2、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这是因为自信者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你认为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品质?自信者具有如下这样一些心理品质,活泼乐观、坦诚开朗、英勇果断、幽默大度、虚心谨慎、勤奋踏实、好奇乐学等等,有助于他们取得事业的成功。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原一平的成功事例”并进行分析:“自信者’’有什么样的“魔法’够让他们走向成功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6页原一平的材料。

1)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原一平每天清晨从公园长椅上“起床”,就向每一个他所遇到的人微笑,并且这微笑永远是那样地由衷和真诚,充满自信,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心理品质使他能做到这一点?乐观。

他相信将来他自己能够成功。

对生活、工作、人生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

正是因为乐观,才会使他(原一平)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对自己信心百倍,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对于结果不甚明朗的事情,自信的人能沉住气,相信自,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目标逐渐清晰,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

面对问题和失败,不轻言放弃,而是轻松地告诉自己,我又找到了一个远离失败接近成功的通道。

最后原一平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称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

”2)除乐观之外,原一平能日复一日,长期保持这种微笑不变,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持之以恒,也就是专注。

他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保险推销员,目标明确并为之而努力,全力以赴,直至成功。

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会感情用事,不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

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心无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这样的人就有希望成功。

3)“好奇”会推动人不断努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成绩和有所突破,而且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的大小。

他们的快乐不是来自于表扬和嘉奖,而是来自于绞尽脑汁攻克难关后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精神的兴奋与喜悦,是激励自信者不断思考、不断奋斗的动力。

至于其他东西例如成功后的荣誉与奖励,他们并不看重。

比如,爱因斯坦把奖金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荣誉奖章给孩子当玩具。

如果没有好奇的心理品质,就不会对工作有真正的兴趣,更容易关注工作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名和利,也就不会去努力争取胜利。

总之,自信有助于成功,因为:拥有乐观的心态,就会使人在面对问题和失败的时候,不轻言放弃,会想方设法创造成功的条件。

好奇心,会推动人不断努力、奋斗、拼搏,更注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成绩和有所突破。

专注,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会感情用事,不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心无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却会阻碍人们走向成功。

、如何辅导学生克服自负心理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自负的中学生依然占有相当的比例。

自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辅导中学生克服自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自负的表现1)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2)固执已见,唯我独尊这种人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

3)过渡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事无巨细都不希望或不愿意别人在其之上,对别人的成绩、成功非常嫉妒,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

同时,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第二、自负的成因1)认识上的原因如果说自夸者夸大了自己的短处,缩小了自己的长处,那么自负者则是缩小了自己的短处,夸大了自己的长处。

自负者同样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