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医学综述存在的常见问题解析
医学综述是作者就某一时间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文献受到读者关注。
而撰写医学综述也能够切实提高作者的文献检索和利用水平,帮助作者全面掌握本学科或本学科某一问题的发展状态。
下面,达晋编译从编审角度对医学综述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解析、讨论。
一、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于写综述。
一般来说,读者阅读综述的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在一篇文献中看到一个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
而且希望看到不同领域或不同专家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
综述要最大可能地体现情报学价值,体现出现实性和纵深性。
因此,适合写综述的题材必须是,近来发展较快,或争议较多的学术问题。
而对于一些长久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或已取得基本共识的内容是不适合作综述选题的。
二、不是没人综述过的内容就可以拿来作选题。
许多作者治学严谨,十分注重综述的独创性,在选题之前,愿意去找一些没人综述过的内容做选题。
但要注意的是,综述最大的意义是在较短时间内,在一篇文献中看到一个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
而有些内容是不具备这种属性的,故而无人涉及。
有些作者在检索这些文献时,误以为这是一个空白点而以之为题。
因此,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
三、综述不是简单的文献堆砌。
综述是作者利用别人的文献对自
己的立场、观点进行佐证,或利用别人的文献对不同意见进行剖析的一种文体。
其重在剖析性,通篇要围绕自己的核心观点来引经据典,而不是单纯的文献堆砌。
但有的作者撰写综述时,将自己置身于文章之外,通篇没有自己的观点、态度、立场、认识,只是简单、片面地堆砌别人的观点。
四、综述不“综”。
有的作者在文献检索时,不是去尽可能地扫视文献,而是检到哪个是哪个,根本不去考虑它的代表性和覆盖性,查出多少用多少,而不去考虑用以佐证所述观点是否够用,代表性是否足够。
所列文献难以对某一学术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呈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许多作者由于语言问题,只去找中文文献或是自己熟练掌握语种的文献,而不是根据综述所要表达内容的内在要求去寻找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小语种文献。
五、而不“述”。
综述要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才成论文。
“述”即归纳整理、分析提炼。
许多综述或不述,或简述。
试问,如果综而不述,作者的学术贡献何从体现?
六、不是任何文献都是可利用的。
文献综述写作中,许多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往往不假思索。
凡权威期刊刊载的文章或凡权威作者发表的论文,总是毫不犹豫地加以引用。
事实上,不管是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还是有学术地位的作者的文献我们都需慎重选用。
七、乏“穷尽性”文献的综述是不合格的。
有的作者在选用文献时,有所偏好或以自己的识别能力随意检索、任意取舍,而不是将相
关文献基本检出,实现文献检索的“穷尽性”,这就可能造成观点遗漏,尤其是一些发声较小的观点。
以至于造成偏听偏信,误导读者。
八、对文献的“加工”是不可取的。
有些作者由于原著描述过于冗长,或认为自己的描述更清晰,便对引用文献进行取舍、归纳、总结。
这样的“加工”往往造成了未能真实反映原著原意,或者断章取义,或者遗漏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