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中药方剂(31首)
1、身痛逐瘀汤
秦艽9g 羌活12g 香附9g 川芎15 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9g 没药9g 牛膝12g 地龙6g
甘草6g
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参苓白术散
人参10g 茯苓15g 白术10g 山药12g 陈皮10g
薏苡仁10 莲子8g 砂仁3g 桔梗6 甘草8g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引起的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3、左归丸
熟地20g 山药山15g 茱萸12g 枸杞12g 牛膝15g
茯苓12g 鹿角胶12g 龟甲胶12g 兔丝子12g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损伤日久或骨疾病后,肝肾精血亏损,骨折修复期,肾阴虚引起的骨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4、右归丸
熟地20g 附子9g 肉桂6g 山药15 山茱萸12g
枸杞12g 杜仲12 兔丝子12g 鹿角胶12g 补骨脂20g
牛膝6g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骨及软骨损伤后期,肾阳不足、精血亏损而致神疲气怯,筋骨连接延迟或下肢浮肿者。
5、独活寄生汤
独活9g 桑寄生18g 秦艽9g 防风9g 细辛3g
当归12g 芍药9g 川芎6g 地黄15g 杜仲9g
牛膝9g 党参12g 茯苓12g 甘草6g 肉桂6g
功用: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6、四妙散
苍术20g 黄柏10g 苡仁30g 牛膝15g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所致骨性关节炎或者湿热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7、十全大补汤
炙黄芪20g 肉桂9g 人参9g 白术12g 茯苓12g
川芎15g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15g 炙甘草6g
功用:气血双补
主治:损伤后期,气血虚弱所致的骨性关节炎。
8、桃红四物汤
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2g 当归15g 生地12g
赤当12g
功用:活血祛瘀
主治:伤后瘀血作痛者。
9、桃核承气汤
桃仁6g 大黄1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芒硝10g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停聚所致的诸症。
10、血腑逐瘀汤
桃仁6g 红花6g 生地12g 川芎12g 赤芍12g
牛膝10g 桔梗10g 当归15g 柴胡10g 枳壳12g
甘草6g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痛等诸症。
11、补阳还五汤
黄芪20g 当归15g 赤芍12g 地尤6g 川芎12g
桃仁6g 红花6g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或气血虚弱,瘀血内滞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2、大承气汤
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5g 芒硝12g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13、羌活胜湿汤
羌活10g 独活10g 藁苯6g 防风6g 蔓荆子6g
川芎10g 甘草6g
功用: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
14、麻子仁丸
麻子仁15g 大黄15g 杏仁10g 枳实10g 厚朴10g
芍药12g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伤后肠胃燥热,大便不通者。
15、补中益气汤
黄芪15g 党参12g 白术12g 甘草6g 当归15g
陈皮6g 升麻10g 柴胡10g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疮疡日久,元气亏损,或损伤之后,气血耗损,中气不足诸症。
16、当归补血汤
黄芪25g 当归10g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跌打损伤,金疮,杖疮与久伤后气血损伤,肌热,渴饮,及大出血后。
17、六味地黄丸
熟地3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 茯苓15g 译泻12g
丹皮12g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痛,头晕目眩,骨折后期愈合迟缓诸症。
18、麻黄汤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9g 炙甘草6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
19、银翘散
银花12g 连翘12g 桔梗10g 薄荷10g 竹叶10g
荆芥10g 牛蒡子10g 甘草6g 淡豆豉6g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0、桑菊饮
桑叶10g 菊花6g 杏仁6g 连翘10g 薄荷6g
桔梗6g 甘草6g 芦根10g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21、桂枝汤
桂枝12g 白芍12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4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22、复元活血汤
柴胡10 瓜篓根12g 当归15g 红花6g 甘草6g
大黄6g 穿山甲10g 桃仁6g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骨折初期治疗及跌打损伤,瘀血停于胁下诸症。
23、续骨活血汤
红花6g 地鳖虫6g 乳香6g 没药6g 赤芍10g
白芍10g 煅自然铜10g 落得打10g 续断12g 骨碎补12g 当归尾12g 生地黄15g
功用:祛瘀止血,活血接骨。
主治:骨折中期治疗及软组织损伤。
24、壮筋养血汤
白芍12g 当归15g 川芎15g 续断 12g 红花 6g
生地12g 牛膝10g 丹皮10g 杜仲15g
功用:壮筋活血
主治:肝肾不足,跌扑闪挫,筋络损伤,及骨折后期治疗。
25、桂枝葛根汤
桂枝12g 葛根30g 白芍12g 炙甘草9g 生姜12g 大枣5枚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主治:风寒湿引起的颈椎病。
26、温胆汤
制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12g 炙甘草6g 竹茹12g
枳实12g 生姜2片大枣2枚
功用:除湿化瘀、温经通络。
主治:痰湿阻络引起的颈椎病。
27、天麻勾藤汤
天麻12g 钩藤15g 石决明24g 山栀子12g 黄芩12g
杜仲12g 川牛膝12g 益母草12g 茯苓15g 桑寄生24g
夜交藤15g
功用:补益肝肾、平肝抑阳。
主治:肝肾不足引起的颈椎病。
28、归脾汤
白术15g 茯神15g 黄芪15g 龙眼肉15g 党参9g
木香9g 当归6g 酸枣仁15g 远志6g 炙甘草9g
功用:补益气血,调补脾胃。
主治:气血亏虚引起的颈椎病。
29、外用三节膏组成
炉甘石250g 制乳香50g 制没药50g 冰片20g 黄蜡50g
小磨芝麻油500g
以上诸药,将小磨麻油加热为八成热后,分别置炉甘石、制乳香、制没药炙制无泡沫后,加黄蜡不断搅拌,并从加热器上取下置冷成膏状,退热待用。
将膏药敷于患处,隔日换药一次。
功用:托脓、祛腐、生肌
适用于:各种慢性皮肤溃疡,各种皮肤破溃,褥疮,和皮肤裂伤暂时不能修缝者。
30、外用栀龙膏组成:
栀子3份地龙1份泽兰2份白芷1份冰片0.5份
以上药物按比例制成粉末状,调制成膏状,适量敷于患处,2—3天更换一次,6—12天为一疗程。
功用:行气活血,止痛消肿。
适用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各部位软组织挫伤。
31、外用热奄包组成
艾叶30g 川草乌各10g 桂枝30g 防风30g
川椒20g 细辛10g 透骨草30g 伸筋草30g
威灵仙30g 泽兰30g 黄柏30g 木瓜30g
千年健30g 海风藤30g 元胡30g 川芎30g
姜黄30g 红花30g 牛膝30g 海桐皮30g
以上药物置于外用袋内,清水蒸煮外用,药袋敷于患处20分钟左右,每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