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石油基础知识-2019.03
石油基础知识-2019.03
区域地质勘探
利用岩石电阻率不同,在地 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 性差异,用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 的方法,叫电法勘探。
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 着烃类扩散的特点,用化学的方 法寻找这类异常区,从而发现油 气田,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圈闭勘探 在区域勘探发现显示好的地区,选取 局部圈闭进行钻探,看其是否有油气。
二、井型的选择
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
三、钻井过程
一口井从开始到完成,大致要经历钻前准备、钻进 、固井等工序。
陆上钻井架
用于陆上钻井
内陆驳船钻井架
钻井船
自升式钻井平台
用于水深15ft 到+/350ft情况的钻井
用于水深8ft 到30ft情况的钻井
钻井船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用于水深100 ft到 5000+ft情况的钻井 半潜式钻井平台
加到钻头上的压力叫钻压,随着井深不断加深,钻杆的 长度也逐渐增加,其重量也逐渐加大,当其超过所需钻压时 ,必须将大于钻压的那部分钻杆的重量吊悬起来。因此,钻 进过程中司钻应适时地控制钻压,保持均匀钻进。
3、录 井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 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 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主要包括工程录井、地质录井、气测录井 、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热解气相色谱录井 ,现场化验录井、岩屑成像录井等系列技术。
的错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0.1mm 发亮黄绿色荧光的为油
溶蚀孔中含油
油藏
即富集油气的圈闭
宏观上地下油气藏有很 多种形态和类型: •背斜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不整合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国外(如中东地区) •一个背斜的面积可达 •几百或几千km2
•国内的背斜油气藏少 •而且面积小,多为几 •到1km2以下 二、构造基本概念 三、油气生成 四、油气运移 五、油气成藏 六、油气勘探 七、油气开发
要使油气采集到地面需要三个大的步骤:
钻井 测井、固井和射孔 开采
钻井
钻井技术是石油工业发展水平 的重要标志,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 要手段。油气田勘探阶段要钻探井, 用于获取地质资料认识和评价油气 状况,落实储量等;油气田开发阶 段要钻各种开发井,用于石油与天 然气的开采。
砂岩、泥岩、油页岩、砾岩
沙质海岸
清澈海洋的岸边、 浅海沉积碳酸盐岩
冲积平原 轴向三角洲
滨浅湖 浅水碎屑滩坝
半深湖、深湖
,,
生物碎屑滩
扇三角洲或水下扇 辫状河三角洲
浊流沉积
生油中心
碎
屑
岩
的
几
种
基
本
类
型
1cm
岩 性 致 密 , 生 油 和 盖
页岩 层
砂岩
储 油
泥岩 砂砾岩
溶蚀缝中含油
1mm
孔隙度大、渗透率高的好储层
不能生油,极少部分可储存油气, 可作为盖层存在。
北京十三陵
目录
一、岩石基本类型 二、构造基本概念 三、油气生成 四、油气运移 五、油气成藏 六、油气勘探 七、油气开发
板块运动使盆地、岩层产生剧烈形变
使在盆地水中沉积的岩石会出露地表 造成:“海枯石烂”、“海陆变迁”
盆地变山川
断层活动造成地表塌陷、岩层破碎 褶皱活动使水平岩层折弯
断裂和褶皱活动
使水平岩层直立
总之,地壳运动使地 下、盆地内的岩层破裂、 变形,演变成非常复杂的 地层构造。
经过数亿年的地质演变(人类已知的演变),中国大地上形成了数 百个沉积盆地,但是具有石油形成和分布的盆地有40多个
油田531个,气田185个
盆地即地壳构造中的一个面积广大的统一沉降区,其面积大小差别很大,如 我国塔里木盆地面积可达55.7万平方公里,而合肥盆地2.3万平方公里。
盆地若想含油气必须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深水环境,有较厚的沉积岩发育,利 于生油。
盆地内部是高低不平的,可分为隆起、坳陷和斜坡三 部分。
济阳及滩 海地区勘 探开发形
势图
镇 车
滩
凹陷
沾
化凹
海 陷
惠民凹 陷
东
营
凹陷
同样,坳陷内部也是高低不平的,可分为凸起、凹陷 和斜坡三部分。
缓坡带
洼陷带
中央背斜带 洼陷带
油藏和油田的概念
油藏——具有独立油水系统,富集了油气的圈闭。 油田——地下能够生成石油、储藏石油、保护石 油的一个复杂的“地质体”。
人们经常从新闻媒介中看到或听到“大庆油 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名字,这 里所称的“油田”,都指的是一个石油企业。其 确切称呼是“xx油田有限公司”或“xx油田分公 司”。
1、钻前准备
定井位:根据地质或生产的需要确定井底位置; 修公路:便于将各种设备与物资运入井场; 平井场:用于钻井施工场地; 打基础:保证钻机设备在打井过程中不会下陷或歪斜,大型基 础用混凝土浇灌; 钻机安装:立井架、安装钻井设备、泥浆泵,安放或挖掘泥浆 池等。
2、钻 进
钻机钻进时需要足够的压力将钻头压到井底岩石上,使 钻头的刃吃入岩石中。钻头上连接着钻杆,钻杆带动钻头旋 转以破碎岩石,井就会逐渐加深。
各种岩石密度(质量)是不同,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 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 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地球引力(即重 力),排除区域性引力(重力场)的影 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 现异常区,以此来研究地下地质结 构,称做重力勘探。
各种岩石磁性是不同的,测 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 研究地下岩石分布和地质构造, 称做磁力勘探。
石油地质及采油生产 基础知识
2019.03
目录
一、岩石基本类型 二、构造基本概念 三、油气生成 四、油气运移 五、油气成藏 六、油气勘探 七、油气开发
地球上常见的岩石有三大类:
沉积岩 火成岩 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风、水运动将碎石、尘土带到地表低洼处经过压实成岩作用 形成的,分为碎屑岩(砂岩、泥岩、油页岩、砾岩)、碳酸盐岩两大类。
通常所说的油气运移都是指的从分散到集中的运移,包括初次运 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生成的石油从生油层向邻近有孔隙、溶洞或裂缝的地 层中的运移,这种地层称为“运载层”。
二次运移是石油在运载层中的运移后在能够阻挡运移的地方停止下 来聚集成为油藏。运移的方向一般是定向的。
目录
一、岩石基本类型 二、构造基本概念 三、油气生成 四、油气运移 五、油气成藏 六、油气勘探 七、油气开发
一、钻井设备 — 钻机
转盘旋转钻机示意图
整个钻井设备按功能可分为四个部分:(1)旋 转系统,包括水龙头、方钻杆、转盘、钻杆、 钻铤、钻头等;(2)吊升系统,包括天车、游 动滑车、大钩、和绞车等;(3)循环系统,包 括泥浆池、泥浆泵、除砂器、泥浆振动筛等; (4)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相应的传动装置 等。
描述精度
砂体厚度 12米
砂体厚 度5.5米
常 规 剖 面 在 3000m 上 下 可识别厚度10m左右的砂体, 测井约束反演剖面可分辨 厚度大于 5m的砂体 ,描 述 岩 性 体 的 大 小 为 0.2-13km2 。
岩性体钻遇成功率在 误差范围内可90%。深度误 差 在 0.3% , 厚 度 误 差 0.1% 。 钻遇油层成功率在87%,试 油成功率为81%。
根据有机物质 生存环境和性质
海相生油理论 陆相生油理论
目录
一、岩石基本类型 二、构造基本概念 三、油气生成 四、油气运移 五、油气成藏 六、油气勘探 七、油气开发
油气运移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固体矿藏,如铁矿或煤矿,它们在哪里形成, 就可以在哪里找到,唯有石油和天然气与众不同。因为油气在地下是可 以流动的。
6、固 井
固井是钻井工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其根本目的主要是:加固井 壁(防止浅处井壁坍塌)和隔离油、气、水层(防止开采时层间干 扰)
固井的方法是:将套管下入井中,然后在井眼和套管间的环形 空间内灌注水泥进行封固
6、固 井
通常一口井从开始到完成,常需下 入多层套管,进行多次固井,其目 的为:第一层为表层套管,用以封 住这一井段的粘土层、流砂层、砾 石层、水层等;第二层为技术套管 ,用以封固易塌层和高压水层等; 第三层为油层套管,为今后试油及 油气生产创造条件。
储层上倾方向尖灭油气藏 塑性岩石上窿形成一系列油气藏 中美 国国 始墨 终西 没哥 有湾 发常 现见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我常油 国规藏 这方规 类法模 油很小 藏难 很发 多现
而巨美 中型国 国的阿 没地拉 有层斯 发不加 现整发 大合现 油油一 田藏个 岩性油气藏
油气参数
H S
地质储量=面积╳ 厚度╳孔隙度╳饱和度╳体积系数
碳酸盐岩即我们常说的灰岩和白云岩 可以生油,可以储油,存储油气的空 间差别很大,也可以作为盖层
白云石晶间溶孔
溶缝中储油
火成岩由火山活动形成 包括: •侵入岩
•喷发岩
不能生成油气 少部分可以储存油气
可作为盖层
五大连池
侵入岩 (岩墙)
喷发的 玄武岩
泰山 黄山
变质岩:原有的岩石由于温度、 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 变化形成的新的岩石,如大理石。
4、矿场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是通过一系列地球物理测试(如电、磁、放射性 、核磁共振等)获取地层信息,认识储层岩性、物性(孔隙度和渗 透率等)、油气水分布规律,为勘探新区的油气层识别、储量计算 以及为已探明油田的开发设计、开发调整提供必要的参数。测井是 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序,是认识地下、识别油气层的重要手 段。
勘探方法 二维地震和钻井
地震勘探是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 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 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 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 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