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题

《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题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20分)1、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3、构筑物: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而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

4、建筑形象:是建筑体型、立面式样、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的综合反映。

5、荷载:作用在建筑上的外力。

6、建筑结构:指建筑物中用来承受荷载和其它间接作用的体系,也叫做建筑物的骨架。

7、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

8、砌体结构:是指由块材、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

9、钢结构:用钢板和各种型钢制作而成的承重构件或承重结构,统称为钢结构。

10、木结构:指以木材为主制作的结构。

11、混合结构:指墙、柱、基础等采用砌体结构,而楼板、屋盖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

12、框架结构:是由纵梁、横梁和柱以刚结或铰结相连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

13、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能抵抗大气侵袭,保证内部空间舒适的墙。

14、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的墙。

15、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16、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

17、山墙:外横墙通常叫山墙。

18、承重墙:直接承受楼、屋盖传来的荷载和水平荷载及地震荷载的墙。

19、自承重墙:只承受本身重力,并将该重力直接传给基础的墙。

20、隔墙:将本身重力直接传给楼板层的墙。

21、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墙。

22、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的墙。

23、板材墙:将已制作好的板材,在建筑物现场安装而成的墙。

24、板筑墙:在建筑物现场立模板,用材料现浇而成的墙。

25、墙体防潮层:在墙体勒脚部位设置的连续水平隔水层,就是墙体防潮层。

26、过梁:在门窗洞口上沿设置的梁。

27、圈梁: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设置在墙内的连续封闭的梁。

28、构造柱:设在墙体内的非计算承重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

29、软贴法:用5~8㎜厚的砂浆粘贴饰面砖的施工方法。

30、硬贴法:用2~3㎜厚的水泥浆粘贴饰面砖的施工方法。

31、立口(指门窗安装):先立门框后砌墙的施工方式。

32、塞口(指门窗安装):砌墙时留出门窗洞口,待主体工程结束后再安装门窗框的施工方式。

33、细石混凝土:用粒径为5~10㎜的石子和砂、水泥、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凝土。

34、地基:只是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

35、持力层: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承受建筑荷载,并需进行力学计算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36、下卧层:是指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38、土:由岩石风化后形成的颗粒、水和气体的混合物。

39、土的三相:土中的固体颗粒、液体、气体。

40、浅基础:指基础埋深小于5M的基础。

42、基础的埋深:指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43、条形基础:沿墙体连续设置成长条状的基础,也叫带形基础。

二、填空:(20分)1、园林建筑的特点是利用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取得最好的透视线与景观点,并与得景为主,重视造景和轮廓。

2、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功能适用、安全耐久、技术先进、切实可行、注意美观的原则。

3、单体园林建筑设计要避免整形对称,要有曲折变化和空透及精巧装修的效果。

4、风景园林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柱、楼盖、屋顶和各种构造装修所组成。

5、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6、建筑要素中的建筑功能是指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

7、建筑要素中的物质基础是指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施工机具等。

8、建筑要素中的技术条件是指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理论等。

9、一项建筑工程设计,需要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各专业工种相互配合完成。

10、房屋的静力计算,根据房屋的空间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三种计算模式。

11、荷载按时间变异分类,可分为永久荷载、活荷载、偶然荷载。

12、墙体构造设计应遵循功能适用、安全耐久、技术先进、切实可行、注意美观的原则。

13、墙体承载力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

14、圈梁的类型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15、圈梁的作用是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作用而产生墙体裂缝。

16、过梁的作用是承受门窗洞口上部墙体的重力和楼盖传来的荷载。

17、构造柱的作用是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18、对楼地面的面层使用要求是:耐磨、坚固、平整、防水、防潮、不起尘、有一定弹性、有装饰效果等。

19、整体式楼地面的主要类型有: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水磨石楼地面、涂布楼地面等。

20、涂布楼地面的特点是:施工过期短、工效高、造价低、自重轻、维修方便,但使用年限较短。

21、涂布楼地面的特点是:花色品种多样、经久耐用、易于保持清洁、施工速度快、湿作业量少。

22、人造大理石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水泥型人造大理石、树脂型人造大理石、复合型人造大理石、烧结型人造大理石四类;23、木地面的特点是:自重轻、保温隔热性好、有弹性、有一定的耐久性、易于加工等。

24、地基按土层性质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25、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是地基强度条件和地基变形条件。

26、土的物理风化过程是:地表岩石由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同时长期受风霜雨雪及地表植物的作用,使大块岩石逐渐崩解为小的颗粒的过程。

27、土的化学风化过程是:物理风化后形成的碎粒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接触起化学变化,产生更细的与原来的岩石成份不同颗粒的过程。

28、地基土按其成份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填土五大类。

29、选择地基与基础的类型,主要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和地质情况两个方面的因素。

30、建筑的墙体饰面类型,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抹灰类、涂刷类、贴面类、裱糊类、镶板类、幕墙类等。

31、裱糊类饰面材料,通常可分为墙纸墙布饰面、丝绒锦缎饰面和微薄木饰面三大类。

32、隔墙一般应满足自重轻、墙体薄、隔声性能好等功能要求,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隔墙还应具有防火、防潮能力。

33、隔墙按其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砌块式隔墙、立筋式隔墙、板材式隔墙。

34、木龙骨隔墙用的墙筋规格一般为 5×7㎝或5×10㎝。

35、金属龙骨隔墙的骨架一般由沿顶龙骨、沿地龙骨、竖向龙骨、横撑龙骨及加强龙骨和各种配套件组成。

36、按加工方法的不同,花岗石饰面板有剁斧板材、机刨板材、粗磨板材和磨光板材四种。

37、花岗石饰面板的安装方法有粘贴法、传统挂贴法、改进传统挂贴法、干挂法和预制板安装法五种。

38、中层抹灰的作用是起结合和精确找平,并弥补底层抹灰的干缩裂缝。

39、在涂刷饰面中,其底层涂料的作用是增加涂层与基层之间的粘附力,进一步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使一部分灰尘颗粒固定于基层,防止基层的碱性物质渗出。

40、抹灰类饰面的基本构造,一般分为底层抹灰、中层抹灰和面层抹灰三层。

41、底层抹灰的作用是使灰浆与基层墙体粘结并初步找平。

42、门框安装分立口和塞口两种。

43、墙体防潮层的做法通常有三种,即防水砂浆防潮层、卷材防潮层、混凝土防潮层。

44、水泥砂浆楼地面的主要优点有:造价低、施工简便、使用耐久。

45、水泥砂浆楼地面的主要缺点有:施工时如操作不当,易产生起灰、起砂、脱皮等现象。

46、木地板的拼缝形式一般有企口缝、平头接缝、裁口缝、错口缝等四种。

三、判断题:(10分)1、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基础应埋在坚实的土层上。

(√)3、墙体的高厚比是指墙体的高度与墙体的厚度的比值。

(×)4、对1/2砖隔墙的加强措施是沿墙高度方向每1M左右放2ф6钢筋与主墙连接,沿长度方向加壁柱。

(√)5、空心砖隔墙一般以整砖砌筑,不足整砖的部位用实心砖填充。

(√)6、中层抹灰所用的材料不能与底层抹灰材料相同。

(×)7、单扇门的宽度最大可为1.2M。

(×)8、跨度大于4.8M的梁,支承在砖砌体上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9、跨度大于6 M的梁,支承在240㎜厚的砖砌体上时,梁端下应设壁柱或其它加强措施。

(√)10、跨度大于4.8 M的梁,支承在180㎜厚的砖砌体上时,梁端下应设壁柱或其它加强措施。

(√)11、对涂布楼地面的基层处理,目的是清除浮砂、浮灰和油污。

(×)12、木地面的毛地板铺设应板心向上,表面刨平。

(×)13、架空式木地面如铺设长条木板,其木板的长向应平行光线方向铺设。

(√)14、架空式木地面如铺设长条木板,在走廊处其木板的长向应垂直行走方向铺设。

(×)四、选择题:(10)1、良好的地基土层通常指其容许承载力为( C )t/㎡。

A、≥8B、≥12C、≥15D、≥202、软弱的地基土层通常指其容许承载力为( B )t/㎡。

A、≤5B、≤10C、≤15D、≤203、当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埋置在全年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且不小于( C )㎜。

A、 50B、 100C、200D、 5004、毛石基础的顶面要比基础墙宽出( B )㎜以上。

A、 50B、 100C、150D、 2005、毛石基础的台阶高度不宜小于( C )㎜。

A、 200B、 300C、400D、 5006、毛石基础台阶伸出的宽度不宜大于( B )㎜。

A、 100B、 200C、300D、 4007、混凝土基础是用不低于( B )混凝土浇筑而成。

A、 C10B、 C15C、C20D、 C308、散水的坡度为( D )。

A、<1﹪B、1﹪~2﹪C、2﹪~3﹪D、>3﹪9、外窗台的坡度一般为( D )左右。

A、<1﹪B、3﹪C、5﹪D、10﹪10、钢筋砖过梁内的钢筋伸入两端墙内不少于( D )㎝。

A、>6B、10C、20D、2411、构造柱的混凝土标号一般为( C )。

A、C7.5B、C10C、20D、C3012、砌块墙体的砌块上下搭接至少上层盖住下层砌块( C )长度。

A、1/2B、1/3C、1/4D、1/513、1/2砖隔墙高度不宜大于( B )M,长度不宜大于( C )M,否则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A、1B、3C、5D、714、1/4砖隔墙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常用( B )号。

A、M15B、M10C、M7.5D、M515、对玻璃砖隔墙,四周一定要镶框,且上下左右每隔( C )块砖要放置补强钢筋。

A、1B、1~2C、3~4D、5~616、木龙骨隔墙用的墙筋间距一般为( B )㎝左右。

A、30B、50C、100D、15017、木龙骨隔墙中墙筋间的斜撑间距一般为( D )㎝左右。

A、30B、50C、100D、15019、底层抹灰的厚度一般为( C )㎜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