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多篇2020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多篇2020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多篇2020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篇一三下乡,一个让人敬佩的词语。

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科技的推广,农民科学意识的提高…….然而,通过这次我自己的三下乡的经历,体会到了更多实质上的东西。

仅在这里分享一下。

以前从一些去过三下乡的同学的口中得知的三下乡就是出去悠闲的耍,甚至可以理解为出去旅游。

但这次实际的经历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的。

没有悠闲,有的却是说不清的,难以表述明白的一种感觉。

我想这种感觉就是这次的收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走进乡村,了解乡村,锻炼自己。

这也是开展三下乡的目的之一吧。

这次三下乡可以说是大大的补充了精神营养,丢掉了以前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单干的作风,多了一份责任心。

我们要相信不管在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的团队一起面对,群策群力,总可以解决的…….团结是什么?这次经历又给了我一个更高的认识。

那就是在队伍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在自己的着力点上,发挥自己的功效,从而使得整个团队变得强大起来。

在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团结,无不诠释着团结的含义。

每一个活动顺利开展,又何尝不是团结的完美表达呢?这些细节体现团结的同时,也在增进队员之间的团结。

使得我们可以跨越又一个高度,占领新的平台,我想这种精神会使我终身受益。

三下乡然我不得不从新审视我自己,从新定位自己。

在在以前,我还是相当的不懂得思考,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做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对于很多的活动,我自己一个人参加,不会合作共赢。

现在,自己看到了一些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我自己正是却这些。

所以我得学习,需要补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在以后多思考一些,多学一些。

毕竟一个人强大,不仅仅是指躯体的强大,更应该是指他的思维,智慧力量的无穷。

我希望自己会是一个强者。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篇二我很荣幸参加了今年我系举行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顺利完成此次活动。

活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我们队(数学系爱心支教接力服务队)不能很好地向我们原先预想的方向进展。

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新调整计划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及我们队发生了和经历了很多事情。

在这些事情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原先不明白的道理。

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最值得高兴的是,我所在的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团队。

作为它的一份子,我自豪我骄傲。

说到总结,有联系到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那就当然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方面“重头戏”了。

在这主要就谈谈它们。

首先是衣,即穿着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和完成任务;为了更好地塑造和树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形象,我们统一了帽子和服装。

帽子是白色休闲帽,上衣是黄色大马褂,搭配起来十分可观。

穿在身上显得相当精神,充满活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服装可以穿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其次就到食了,说到吃饭,那是我们活动中的一大块问题。

由于人数较多,胃口难以统一,加上煮饭的器具问题,都是用柴烧的,因此它开始就成了我们的一大麻烦,但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做饭真的是我们在那几天的一大趣事。

困难是再所难免的,但我们各位队员都明白一个道理:困难是用来解决的,不是用来抱怨的,怨天尤人并不能减少我们的麻烦这样只能浪费时间。

最后我们是分组分工合作,四人一组,每组负责全队一天的吃饭问题。

基于我们每位队员的相互包容,每人都做到“饥不择食”并愿意去尝试一下其他队员的手艺。

在我做饭的感受是,每位队员一起为做好一顿饭菜献“良策”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事。

为做好一顿饭大家炒得沸沸扬扬,但最后总是能统一意见,做出各自满意的饭菜。

从中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队员间的默契。

说句心里话“大锅饭”真的很好吃,非常香,虽比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至少也吃得津津有味了。

再者就说到住了,我们住的是大课室,男女分开住。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都有所不同,所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会有的,大家住在一起,显然宿舍就成了一大讲究——“宿舍文化”。

每位队员尽量做到包容和相处愉快。

还有就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为让队员们睡的安心睡的踏实,我们几个男生决定两人一组轮流值夜,为队里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环境做保障。

凭借着每位队员的担当,我们相处得很融洽也很愉快,体现出好团队应有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观念。

能够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我很荣幸。

最后就谈谈行了,它包括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活动中队里开展的各项活动。

说话行为方面,我们注重自我的仪态仪表,尽量做到举手投足都是美。

过来就是活动方面了,在支教过程中,做到课前课时课后各个环节均胸有成竹;在慰问敬老院老人的过程中,我们真心,诚心,宽心去对待老人家们并献上了我们准备的娱乐节目,博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同时让他们感到温暖。

在义务扫大街活动中我们用行动践证了我们此次活动的宗旨,为农民百姓干实事,深的我们百姓的肯定和尊敬。

总的说来,此次在北贯镇中心小学爱心支教过程及系列活动中。

我们经历了很多,遭遇了很多,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也学会了很多。

正因为这样,通过我们各位的相互努力,组建了一支有办事效率的优秀团队。

在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过程中,特别是处理突发情况时给我的感受是“变动”的思想起主导作用。

这也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因此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灵活的变动,作出新的方案,尽量将问题完美化。

一切事物尽在随机应变,这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

恰恰是“变动”,它是对待突发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良药”。

用哲学的眼光看就是,一切事物均处于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

就我个人而言,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得到了我想要得到的东西。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篇三三下乡已经结束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

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

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

总之,此次三下乡一路走来,我收获颇多。

第一、珍惜。

参加此次“三下乡”、认识那么多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一切都值的我们去珍惜。

我们去发放问卷、走访x市团委、走访x市爱卫会、x市文明办调研等等都是我们值得珍惜的宝贵经历。

第二、细节。

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精心策划,悉心准备。

没有深思熟虑的安排细节之处,往往会顾此失彼,给各种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这次调研,我们时间虽短,但短短的时间之内,我们开展了很多的调研活动。

每次开始一项调研时,我们大家共同讨论,想到可能发生的细节问题,未雨而绸缪,并且在问卷走访,实地考察中,我们都注重自己的行为礼貌,在细节中时刻注意。

第三、团队意识。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此次调研我们一行人8人,2位指导老师,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使我们成功的前提。

我们是一个团队,一切都为团队着想,为大家着想。

我们在调研时一切听从指挥,为了保障我们的团队完成。

团队意识伴随了我们始终。

第四、主动。

主动考虑队伍里的大小事情,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地提出疑问,主动。

这一个个主动,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让我了解到更多,学到更多。

在调研中,学姐一直提醒我们需要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

不管是调研还是其他学习生活,我们都需要主动去做,而并非去等待。

智者永远去自己创造机会。

第五、理解与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独特气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风格。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学会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包容社会。

正如一路上带队学姐教给我们的,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在调研中,我们也同样遇到有些组织的不太配合,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不进行配合的情况,但是我们慢慢懂得了他们的难处,学会了去理解包容。

第六、接受拒绝。

人总会被拒绝,不可能任何事都会被别人接受。

我们在问卷调查的时候,也存在许多群众的不配合,拒绝我们的问卷调查。

在调研中,我慢慢懂得了接受别人的拒绝,这对我也是一种很大的锻炼。

在未来,我们会遇这种的拒绝,我们应当学会去接受拒绝。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

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体验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机会。

所以感谢团委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能够亲身经历,体会这一切,能够收获如此之多,怀揣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技能。

相信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的更好。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篇四这次三下乡的资料主要分为支农、支教、宣传和调研四个大方面。

一、支农体验,北朝黄土面朝天,粒粒皆辛苦。

罗坪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只有1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村户都有属于自我的几亩田,于是他们的主要收入便被紧紧系在了农田上。

我们这次的支农之行主要协助他们除草、割稻、摘茄瓜。

亲身体验了劳作才明白这当中的艰辛与汗水,才了解了农民身上的担子有多沉重。

其实,我们每次去支农都只有几个小时左右就累得不行了,但是反观我们的农民伯伯,不分昼夜都在田埂上耕作。

我们去体验农村生活可能还带着玩乐的些许情绪,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粮食,这就是他们的经济收入,丰收还是歉收,会给它们带来截然不一样的两种结果。

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我,从没看过一大片的稻田,也没见过一大片的茄瓜地,这次着实让我体验了一回农村生活,走进了真正的农田。

二、支教体验,农村孩子淳朴好学,教师很伟大。

在罗坪小学教室里支教的一幕幕又浮此刻我的眼前,孩子们规规矩矩地端坐在座位上,眼睛和思绪都跟随着我,从他们认真的神情中,我读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无止境渴求,此刻的我,做教师的那种幸福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过去曾误以为农村的孩子不是个性聪明,但这次我发现其实农村的孩子理解新事物新知识很快,而且他们也十分愿意学习新的东西,只是很多时候由于农村的落后很多条件环境的限制才渐渐磨灭了他们的求知欲,导致到最后都脱离了学习的轨道。

我负责的是英文支教,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因为有必须的基础,所以他们无论是学习新单词还是英文谚语,都牢记的很块。

对于四年级以下较小的孩子们,26个英文字母也伊伊呀呀地说不清楚,但是他们还是认真地跟随老师一个一个地念,稚嫩的脸庞透露出坚毅的表情,让我们很感动。

当看到所有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在树荫下学习武术的时候,并不十分标准的动作,歪歪扭扭的小身子,却一招一式耍的有模有样,我们都会心的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