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的工段工艺设计流程(DOC 37页)

阿司匹林的工段工艺设计流程(DOC 37页)

阿司匹林的工段工艺设计流程(DOC 37页)阿司匹林的工段工艺设计院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别:制药一班学号:3010207306姓名:马建宇目录目录 (1)1 概述 (3)1.1 阿司匹林的的性质 (4)1.1.1 理化性质 (4)1.1.2 临床上用途 (4)1.2 发展简史 (5)1.3 国内外生产现状 (6)1.3.1 市场分析 (6)1.3.2 生产情况 (6)1.3.3 市场情况 (7)2 生产工艺 (7)2.1 设计内容 (7)2.2 生产工艺 (7)2.3 生产工艺流程确定 (8)2.3.1 生产工艺流程 (8)2.3.2 工艺流程图 (8)2.4 工艺过程说明 (8)2.4.1 醋化岗位 (8)2.4.2 酸洗离心洗涤 (9)2.4.3 水洗离心洗涤 (9)2.4.4 干燥岗位 (9)2.4.5 回收岗位 (9)3 物料衡算 (9)3.1 溶解罐的物料衡算 (9)3.2 酰化反应的物料衡算 (11)3.3 渗滤槽的物料衡算 (15)3.4 酸洗离心机的物料衡算 (13)3.5 水洗离心机的物料衡算 (14)4 能量衡算 (16)4.1 反应罐能量衡算 (16)4.1.1 比热容的计算 (17)4.1.2 能量衡算 (18)(3、4部分为杨书计算)5 主要工艺设备计算 (19)5.1 工艺设备选型原则 (19)5.2 工艺设备计算 (19)5.2.1 醋化反应釜 (19)5.2.2 夹套的计算 (20)5.2.3 筒体的材料和壁厚 (22)5.2.4 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23)5.2.5 选择釜体法兰 (24)5.2.6 选用手孔、视镜、温度计、和工艺接管 (25)5.2.7 搅拌器的设计计算 (26)5.2.8 容器支座的选用计算 (26)5.3 酸洗离心机 (26)5.4 水洗离心机 (26)5.5 振动流化床干燥器 (27)5.6 母液蒸馏罐 (27)5.7 循环母液反应罐 (27)6 管道设计 (27)6.1 管道计算 (27)6.1.1 水杨酸的进料管道的计算 (28)6.1.2 酸酐的进料管道的计算 (28)6.1.3 母液的管道进料计算 (28)(5、6部分为马建宇计算)7 车间布置设计 (29)7.1 概述 (29)7.3 车间布置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30)7.4 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 (30)7.5 车间设计的成果 (31)8 公用工程 (31)8.1 排水系统 (31)8.2 电气和照明 (33)8.2.1 电气设计和安装 (33)8.3 环境消毒 (33)8.3.1 灭菌与消毒 (33)9 技术经济 (34)9.1 投资指标 (34)设计体会 (35)参考文献 (36)1 概述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阿司匹林原料药40000~50000余吨,消耗阿司匹林片剂1000多亿片[2]。

在中国,今后若干年,将步入老龄社会,十几亿人口中的老龄人口比例将逐步增加,作为中老年人“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将不断增加[2],在中国阿司匹林的消耗量也将进一步增加。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至今,阿司匹林一直是我国解热镇痛药的支柱产品之一,年产量已达1万多吨[3],目前持有阿司匹林原料药生产批准文号的企业有16家,已通过原料药GMP认证的企业有10家,生产规模超过千吨的企业有8家。

目前国内外阿司匹林生产工艺大致相同,均采用醋酐水杨酸酰化法,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收率一般在98%~90%[4],本文也将采用该工艺流程,完成年产1200吨阿司匹林的车间工艺设计。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号。

早在1853看夏天,弗雷德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

到目前为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1.1 阿司匹林的的性质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一(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醋柳酸,或乙酰水杨酸。

1897年由水杨醋和醋酐反应制成,是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已逾百年。

1.1.1 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身徽酸臭,味徽酸。

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显酸性,可溶于碳酸钠及氢氧化钠。

稳定性差,极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具毒副作用)和醋酸。

《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游离水杨酸,遇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

生产中还可产生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苯酯。

这些杂质由于不含羧基,故不溶于碳酸钠试液中。

产生的少量乙酰水杨酸酐杂质可引起过敏反应。

用途:本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强,能选择地使细胞内环氧合酶(cox)乙酰化,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影响下丘脑中枢致热因子前列腺索(PG)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

1.1.2 临床上用途1.1.2.1小剂量可勰热、镇痛,用于感冒退热、缓解头痛和全身痛。

阿司匹林通过对环氧合酶(COX)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PC)的合成,由此减少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对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丽对创伤性剧痛或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但由于仅对疼痛、发热的症状有缓解作用,不能解除疼痛、发热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故不宜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作用于下丘脑体温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

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则无影响。

阿司匹林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PG)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1.2.2大剂量可抗风湿,用于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阿司匹林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1.1.2.3抑制血小板凝集,可用于防治动脉血栓和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1.1.2.4粉末外用治足癣。

1.1.2.5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ASP用于眼科黑蒙症,是由于视网膜血栓引起的发作性单侧视力消失,采用ASP治疗,每13给予0.659,可获得较好疗效。

ASP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一次19,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

ASP对血小板增多症有效,可改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亦可用于镰状细胞性贫血,ASP合用尿激素等可减少溶血性尿毒症所致慢性肾脏病变的病发率。

1.2 发展简史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

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得克期·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

阿图尔·艾兴格林的辛酸故事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

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了阿司匹林。

当时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更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

纳粹统治者为了堵住阿图尔·艾兴格林的嘴,还把他关进了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

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

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尔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

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

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1.3 国内外生产现状1.3.1 市场分析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较小的不良反应赢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解热镇痛药之一。

近年来,阿司匹林的适用范围已从解热镇痛药向心血管病预防用药领域扩展,在心血管病预防用药量不断增加的推动下,其市场得到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事实上,除了心血管病方面,阿司匹林还在其他疾病上有独特的疗效,例如:防治糖性白内障、治疗抗生素所致听力障碍、抗衰除皱、改善老年男性性功能、治疗艾滋病、癌症等。

1.3.2 生产情况从2O世纪5O年代开始生产至今,我国的阿司匹林产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调整,目前持有阿司匹林原料药生产批准文号的企业有16家,已通过原料药GMP认证的企业有10家,生产规模超过千吨的企业有8家。

多年来,我国阿司匹林主要生产企业有3 家__山东新华制药集团、南京制药厂、吉林恒河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