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师学习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老师学习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老师学习勇于担当心得体会
勇于担当精神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每个老百姓都要有担当精神的伟大思想家,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政治家,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英雄,还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伟大领袖,无不传承着勇于担当精神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正是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先锋,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

遥想西汉时的苏武,独守汉朝旗帜,在匈奴腹地坚守十九载而志向不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毅力与执着,如果没有
一种国家使者的担当情怀,他又怎能做到?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面对着实力弱小,内部矛盾重重的现实,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六出祁山而最终病逝于前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这种担当精神想必才是孔明名垂千古的真谛吧!南宋时的丞相文天祥,面对着南宋朝廷即将倾覆的关头,毅然决然的担当起了拯救南宋百姓于水火的责任,即使被俘后面对着高官厚禄的诱惑仍然坚守着自己对南宋朝廷与百姓的担当,真正做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明朝时的大学士于谦,面对着皇帝被俘,北京城被围的危急关头,同样毅然担当起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责,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大明王朝与百姓于水火之中,真正做到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理想。

我们的国家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而不倒,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多次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之所以能够坚持过来,就是因为每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
时刻,总会有勇于担当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

现在,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只有更多的党员干部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职责,我们的美好蓝图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