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第二章设计理念
第三章总体规划
一、总平面布局
二、功能、结构形式
三、交通组织
四、建筑布局
五、绿化景观规划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状
居住区属较高档类别,周围风景优美。

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
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

如何能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体现
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

本设计以现代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和
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
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
展。

第二章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 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
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
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
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
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
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

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

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

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出入口,其中,主入口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

小区主景观为中心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 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南北向干道为轴;以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

将住宅区与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东为沿河绿化带;南北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以中心主干道为界分为几个居住组团,各自配有相应规模的公共设施,主干
道附近的商业用地,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功能分析
景观区域——由绿化广场区、以及道路两侧和院落内若干片状绿化带组成;
公共服务设施——由会所、幼托组成。

分析过程:整个规划区以广场为中心,各住宅组团分片布置在周边。

因地制宜,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小区内的绿地系统。

绿地以" 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

中心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聚会、活动、健身等场所,作为小区的中心它不仅是供人们居住的居住区,而却是人们的交流区、生态区,"人-居住-休闲- 健康"的体系更充分的体现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方便居民我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小区的中间位置,由于小区的规模的限制,仅仅设置了幼托;会所内有供人们参观和集会的场所,还有为整个小区服务的业务部门。

总结:各个住宅区域、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 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3 交通组织:
主入口道路红线宽度14m;
小区内道路红线宽度8m.
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

小区内部以双车道为主,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

机动车道和各地块之间均有方便的联系,各地块设有独立的机动车出入口。

4 建筑布局
居住组团成为其构成的基本元素。

照常理应是每个组团都应有比较完整的公建来配套,但这样存在两个矛盾,一是使用不便,一些居住区级的公建如果单放在一个组团里其它组团的居民使用起来势必不太方便,但每个组团都配置齐全了又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

二是若把公建都均匀地布置在各个组团里,整体布局又显得太散,居住区里没了聚的力量。

因此设计中每个组团在配置了满足其必需的公建前提下,居住区级的公建集中布置。

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成为居住区的核心(商业的集中、步行街的形成,使居住区中的商业运作更为合理化)。

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层,局部可高出(如居住区内的标志建筑),中央公建以商业为主,
5 绿化景观规划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

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