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煜的词

李煜的词

李煜的词捣练子令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②。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③。

[注]①此词当作于入宋以后。

调下原注:“出《兰畹曲令》。

”此集乃宋代孔方平所辑,见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②寒砧:寒夜砧声。

砧,即捣衣石。

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③帘栊:挂有竹帘的窗棂。

阮郎归①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②,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③,晚妆残,凭谁整翠鬟④?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注]①此词系赠郑王十二北。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十一月癸巳朔,江南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贡。

词当作于此时。

②阑珊:残尽。

③珮声:古人服饰环珮,行动时有声。

④整翠鬟:指梳头。

清平乐①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②,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③,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④。

[注]①此词为春天怀人而作,疑于《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作于同时。

②砌下:台阶之下。

③雁来句:古代谓雁可传书。

相传汉苏武陷于匈奴,牧羊北海。

武之属吏常惠夜见汉使,诡言武帝在上林苑射得一雁,足有帛书,知武等在某泽中。

遂被释归。

见《汉书·苏建传》附。

④离恨二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虞美人①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②。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③,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④。

[注]①此首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评曰:“此亦在汴京忆旧乎?”当为入宋后作。

②柳眼:柳芽初生如睡眼初开,故称“柳眼”。

唐元稹《生春》诗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③尊前:《词综》、《全唐诗》作“尊罍”。

此指酒席。

④满鬓句:形容鬓发愁白。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①。

烛残漏断频倚枕②,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③。

醉乡路稳宜频到④,此外不堪行。

[注]①帘帏句:帘帏,窗帘。

飒飒,象声词。

屈原《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多离忧。

”②烛残句:漏,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

频倚枕:措倚枕不眠。

③一梦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④醉乡:醉中境界。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临江仙①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②,画帘珠箔③,惆怅卷金泥④。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⑤,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①此词作于开宝八年(975)宋兵围城之际,相传后有苏(辙)题跋云:“凄凉怨慕,真亡国之声。

”(见陈鹄《耆旧续闻》卷三)②子规:杜鹃鸟。

相传啼声如“不如归去”易引起人们羁旅飘零之感。

③珠箔:即珠帘。

《西京杂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④卷金泥:谓卷动镀金的帘箔。

金泥:系以金色镀帘。

⑤炉香三句:原缺,据《耆旧续闻》补入。

凤凰儿,香炉上图案。

破阵子①四十年来家国②,三千里地山河③。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④。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⑤。

最是仓皇辞庙日⑥,教坊犹奏离别歌⑦。

垂泪对宫娥。

[注]①此词作于宋开宝八年(975)城破被俘之际。

②四十年:南唐自公元937年建国至本年共三十八年,此处举其整数。

③三千里地:马唐令《南唐书·建国谱》谓南唐“共三十五州之地,号为大国”。

④玉树句:形容树木的珍贵与茂密。

烟萝,雾气朦胧中的萝蔓。

唐赵嘏《早了洞仙观》诗:“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⑤沈腰,即瘦腰,据《南唐史·沈约传》,约与徐勉书曰:“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世因称瘦腰为沈腰。

潘鬓,头发斑白。

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唐无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潘鬓去年衰。

”⑥辞庙:辞别宗庙。

指离开南唐祖业,押赴宋廷。

⑦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

苏轼《东坡志林》评曰:“后主既为樊若手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望江梅①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②,满城飞絮辊轻尘③。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④。

[注]①此为双调《忆江南》,写入宋后对江南故国的眷恋。

②渌:清沏。

③辊(gǔn):滚动。

④笛在句: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长笛地声人倚楼。

”此用其意。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②。

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③。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④。

肠断更无疑![注]①上苑:指在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御花园。

②车如句:后汉书·马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③横颐:谓泪水横流于颊上。

颐:腮。

④凤笙:汉应劭《风俗通·声音》:“《世本》:‘随作笙。

’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

”李白《襄阳歌》:“凤笙龙管行相催。

”乌夜啼①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②?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③。

[注]①此词入宋后作,调名一作《相见欢》。

②胭脂泪:美人的眼泪。

重:重复,再现。

三句谓昔时宫中生活难再得。

③自是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乌夜啼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②。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③。

[注]①本篇作于入宋以后,写幽闭时愁怀。

调名一作《相见欢》。

《花庵词选》评云:“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②剪不断三句:以乱丝喻离愁。

③滋味:原指人的味觉,此处谓心头之离愁。

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即今人所谓的“通感”。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②。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注]①此词归宋后作。

马令《南唐书·后主书第五》:“后主乐府词云:‘故国梦初归,觉来双泪垂。

’又云:‘小楼昨夜又西风,故国不堪翘首月明中。

’皆思故国者也。

”②销魂:《文选》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浪淘沙①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②。

一桁珠帘闲不卷③,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④,壮气蒿莱⑤。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⑥。

[注]①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

②藓侵阶:语本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此谓青苔向台阶上蔓延,极言无人行走。

③一桁:一作“一任”。

桁,门框上横木。

此句谓终日垂帘。

④金剑:《墨子·公孟》云:刘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此处借以象征帝王的权力与威仪。

⑤蒿莱:野草之属。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十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⑥秦淮:河名,在南唐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虞美人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②,只是朱颜改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④。

[注]①本篇作于太平兴国三年(978) 。

陆游《避暑漫钞》云:“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守怒。

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②雕栏玉砌:指南唐华丽的宫殿。

砌,台阶。

③朱颜:本指年少时容颜,然王闿运《湘绮楼词选》云:“朱颜本是山河。

”④问君二句:《鹤林玉露》卷七:“诗家有以喻愁者。

李颀曰:‘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深长。

”浪淘沙①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④。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⑤。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⑥。

[注]①此词作于宋太平三年(978)临终前不久。

据《乐府纪闻》云:“后主归宋后与故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每怀故国,词调愈工。

其赋《浪淘沙》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

”②潺潺:小雨连续下滴声。

③阑珊:衰残、将尽。

④一晌(chǎng):片刻,一会儿。

⑤别时句: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⑥天上人间:唐张曙《浣溪沙》:“天上人间何处是,旧欢新梦觉来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