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般的改革。

而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的改革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方便快捷的优势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纳,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的阅读从封闭、静止的教材变为形象的图画、有声的读物、动画的视频资料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信息的真正加工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学互动平台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只有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情感基础上,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心灵沟通,生成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因此,许多教师在开课之前都要进行一段“小插曲”式的导课,或唱歌、或跳舞、或一段精彩的谈话,都是为了搭建起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可是,在边远山区的一些教师犯愁了,他们未经过或很少参加过专业培训,歌不会唱几支,舞不会跳几曲,精彩的谈话也不可能时时更新,即使有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者,天天如此,学生也未必会喜欢。

这时候则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文字、图片等来代替教师的枯燥表
演。

如果想层次更高一些的话,则可以制作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显示相关信息,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课文教学情景
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教材的编排呈现出了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特点。

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英雄事迹、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无处不体现在教材当中,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理解,甚至有些内容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这时,就有必要考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形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考虑到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对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了解甚少,绝对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备课时,我就收集了一些关于长征,尤其是红军“飞夺泸定桥、抢占大渡河”的音像资料,并利用计算机制成有文字、声音、图像的多媒体课件:波浪滔天的大渡河水,令人望而生畏的泸定桥面,疯狂嚣张的敌人的炮火……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止为动态,向学生展示了当时的情景,再配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情有所动,辞有所发。

从中获取的不只是文字信息,更是对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的理解和对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的领悟和崇敬,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多向思维型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交流、主动参与,实现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认真探索的课题。

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更为达到这一目的开辟了一条通道。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收视点的建立,许多学校都可以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点播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拓展阅读空间,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且,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上文字处理软件的自动语法检测功能,将自己的作文输入计算机,它就会在有语病的地方作上记号,以实现快速、及时的修改,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而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于不顾,一定要将自身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