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化学计算题培优题

【化学】化学计算题培优题

106 = 74 10.6g b
b=7.4g (6)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 0-100g 时不生成二氧化碳,100g-200g 生成二氧化碳共 4.4g,加
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
【点睛】
7.将 20 g 黄铜(铜和锌的合金)与 93.7 g 稀硫酸放入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 质的质量为 113.5g,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___。 (2)反应后烧杯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答案】0.2g 16.1%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为:93.7g+20g-113.5g=0.2g; (2)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 y
(2)偏高;废水中含有硝酸,会消耗氢氧化钾.
故答案为(1)4.9g.(2)偏高;废水中含有硝酸,会消耗氢氧化钾.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中和反应,难度稍大.
5.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是指工业上用电解饱和 NaCl 溶液的方法来制取
NaOH、Cl2 和 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反应原理是:
m = 1.2g m=24,所以金属为镁; 98 35g 14%
(3)第三次加入硫酸后,一共加入了 35g×3=105g 硫酸 设:加入 105g 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y。
Mg +H2SO4 =MgSO4 +H2
24
120 2
(8.0g-4.4g)
y
x
24 = 8.0g-4.4g x=0.3g,
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
的溶质为 NaCl、HCl。(5).设样品中,含 Na2CO3 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 106 73
2NaCl+H2O+CO2↑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答: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 96.4%
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14.2g
=23.4g
3.现有铜与金属 X 组成的混合物粉末,金属 X 是镁、铁、锌中的一种.利用该混合物进 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 8.0g 放入烧杯中,将 1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0%的稀 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①图中 A 点表示_____,B 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 与盐酸或 HCl 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解析】
96.4%。
(1)Na2CO3 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 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 A 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
106 44 ; x 4.4g
(3)设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m。
106 44 x=10.6g x 4.4g
117 44 y=11.7g y 4.4g 73 44 m=7.3g m 4.4g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200g×7.3%-7.3g=7.3g 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也是 11.7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1.7g×2÷10%=234g 由 D—E 蒸发水的质量为 295.6g -234g=61.6g (4)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n。
加入稀硫酸的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烧杯内剩余固体质量/g
6.8
5.6
4.4
4.2
实验分析:通过计算,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该混合物是由铜粉和_____组成的;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 过程) (4)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 的浓硫酸来配制本实验中所用的稀 硫酸,则需要取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同时加入水多少毫升?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2.5% 镁粉 16.6% 10.87m 120mL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铜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铜与酸不能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 4.2g 即为
20g 浓硫酸的体积= 1.84g/cm3
10.87cm3=10.87mL ;
需要水的质量=140g﹣20g=120g;
水的密度为
1g/cm﹣3,故需水的体积=
120g 1g/cm3
=120cm3=120mL

答:需要取浓硫酸 10.87mL,同时加入水 120mL。
4.某同学对某地工业废水(含有硫酸和盐酸)中的 H2SO4 进行测定。取 50g 该废水于烧杯
(6)请绘制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44 x 4.4g
61.6g 50% 氢氧化钙 7.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00g 溶液 B 中加 入 50g 稀盐酸后,得 150g 溶液说明该段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 加入 150g 稀盐酸后,得溶液 295.6g,说明发生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 碳、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50g+150g-295.6g=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 质量为 x。
由于废水中除含硫酸外还含有硝酸,也能中和氢氧化钾,使消耗的氢氧化钾会增大,再由
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计算出的硫酸的质量会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大.
解:(1)设 50g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 x.
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x 11.65g
98 x ,x=4.9g 233 11.65g
40 36.5 n=8g n 7.3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a。
80 106 a=8g a 10.6g
原氢氧化钠的总质量为 8g+8g=16g
8g
样品中未变质的烧碱占变质前原烧碱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16g
(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设提纯上述变质的烧碱样品需要氢氧 化钙的质量为 b。
=200t 26.5%=53t,则:
通电
2NaCl +2H2O 2NaOH +Cl2 +H2
117
71
53t
x
x = 71 53t 117 x 32.2t;
(2)设吸收氯气 71g,生成 NaClO 的质量为 m,NaCl 的质量为 n,则:
Cl2 +2NaOH = NaClO +NaCl +H2O
其质量。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4.2g 100%=52.5% ; 8g
(2)第一次所加稀硫酸 140g÷4=35g 完全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8.0g﹣6.8g=1.2g; 由于镁、铁、锌三种金属在反应中均呈+2 价,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则
M +H2SO4 =MSO4 +H2 m 98 1.2g 35g 14%
【化学】化学计算题培优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 Na2CO3 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 Na2CO3 中常混有少量的 NaCl,现有样品 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 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 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通电 2NaCl + 2H2O 2NaOH + Cl2↑ + H2↑
(1)工业上电解浓度为 26.5%的饱和工业盐水 200t,则生产氯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精 确到 0.1) (2)取电解生产的氯气 71g,通入到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中制备漂白液(主要成分为盐 NaClO),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H2O。请在图 1 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 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_____)。
(1) 设硫酸的质量为 X
H2SO4+ BaCl2= BaSO4+2HCl (1 分)
98
233
X
11.65g
(1 分)
(1 分)
X=4.9g
(1 分)
答:硫酸的质量为 4.9g
(2)偏高(1 分),说到盐酸跟氢氧钾反应即给 1 分。
【解析】
分析:根据硫酸雨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96.4%
2.将一定质量的 NaCl 和 Na2SO4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BaCl2 溶 液 208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 23.3g 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 21.3g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1)所加 B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 Na2SO4 的质量________。 (3)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__________。 【答案】10% 14.2g 23.4g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