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件


4.鉴赏:鉴定欣赏。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欣赏、鉴赏辨析
两个词语都有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的意思。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是怀着喜 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如: 他伫立凝望,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而“鉴赏”是指通过 对照、比较、评价、判断等去进行知识性的欣赏,如: 好的文艺作品需要我们用心鉴赏,才能领略其中的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 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于拟通缉的北京 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上,他难以公开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 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 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童 年生活的散文。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第 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9篇一起编入《朝 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了。
3.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本段多角度描写景物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 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 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 儿童的羡意。第二,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 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 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鸣蝉的“长 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 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 “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 墙根一带”,且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也 不必说”由高到低再到高写动物。
一 读一读字音
záo
shèn
确凿 桑椹
liǎn
suǐ

脑髓
yuān 渊博
shuài 蟀
máo 斑蝥
mì 觅食
rú 宿儒
cuán shāBiblioteka hú 攒 珊瑚bǐjì
秕谷 系
tì tǎng 倜傥
二 写一写字形
菜qí( 畦 ) 缠lào( 络 ) 人声dǐng( 鼎 )沸
油líng( 蛉 ) 人迹hǎn( 罕 )至 kuī( 盔 )甲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 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 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三味,通常解释为以三种味道 来形象地比喻读经、史、子书等古籍的滋味。而按寿镜吾后人的一 种说法,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意为甘当老百姓, 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中获得深长 的滋味。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 的人。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教书认真,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 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
1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回 忆 性 散 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 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这种甜蜜,特 意写了一组回忆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 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和情趣,今天我们学习其中 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1.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 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重点)
三 记一记词义
1.轻捷:轻快敏捷。
轻快、轻捷辨析 两个词都有动作不费力的意思,轻快:(动作)不费力; 轻松愉快。“轻快”的运用范围比“轻捷”广。它除用 于动作外,还可指心理状态,如:做完这件事,他心里 轻快多了。“轻捷”多指步伐等动作,如:他轻捷地一 跃而过。
2.缠络:缠绕联结。 3.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阅读方法解密
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考查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是中考 阅读中常见的题型。需要认清描写的景物,需要找准将景物人格化 的词语,从人格化的词语中揣摩作者要表现的景物的特点,揣摩作 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一般答题模式是: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景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点,表达出 作者对××景物的××之情。
2. 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难点)
3. 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 人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且 介亭杂文》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第①一⑧段) 描述百草园的无穷趣味。 第二部分(第⑨一㉒段) 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重点品析1-8段 1.“似乎”“确凿”连用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
散文的概念及分类
散文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 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 文,是指除了诗词曲赋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用凝 练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 文章。它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表达 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 散文三类。本文是记叙散文的一种,即以叙事为主,但叙事情节 不求完整却很集中。
对比衬托
导思3.作者是怎样通 过描写“百草园”和 “三味书屋”里的生 活来表达感情的?
关键词 向往 自由
三味书屋
导思2:作者眼中的三 味书屋是一个怎样的 地方?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文章结构
导思4.文章采取了 怎样的结构形式来 组织材料?找出过 渡段加以赏析。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答案】“似乎”,不确定;“确凿”,很确定。看似矛 盾,其实不然。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 年”,时间相对久远,记忆自然模糊;而百草园趣味无穷, 带给“我”的快乐又是真切分明的,所以二者连用并不矛 盾,只是曲折传达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2.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准确 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美妙动听的叫声,流露出作者的 喜爱之情。
5.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罕,稀少。 6.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7.渊博:(学识)深而且广。渊,深;博,丰富。 8.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
一样。 例句:清晨的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人声鼎沸,来自全 球各地的记者、球迷们陆续赶到这里。
百草园
导思1.作者为什么把 “百草园”称为“乐 园”?这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