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涉县第二中学李彦如教学背景:1.社会背景: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了许多与中学生身份不符的东西,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其次,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抓紧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其重点教育内容之一。
孝道和感恩是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再者,把试行版和旧版《中学生守则》相比,新版首次提出了要学生“学会感恩”。
根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这一特点,让他们学会对自己所拥有享受的一切怀有感激之情非常重要。
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
甚至在两会期间已有人大代表提出要教会青少年“学会感恩”。
这一切都要求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传统美德教育。
2.家庭背景:如今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和希望。
他们总是觉得父母的唠叨很烦,总是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根本谈不上孝敬和感恩父母,更不用谈回报社会了。
3.学生背景:学生在吃喝穿等方面相互攀比现象很严重,在食堂乱倒饭菜,绝大多数学生吃零食,经常去饭店吃饭,过生日请吃请喝、送小礼物一花动辄上百,穿名牌衣服,整个头好几十元,许多学生明里暗里抽烟,买名牌化妆品、头饰等等。
他们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只知道自己享受,这一切都迫切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和学会感恩教育。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情亲的无私和伟大,并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和关心父母,从而从心底发出一种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孝敬父母,必须让学生学会感恩。
明白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如何去感恩父母。
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4.“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
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教学重点:1.怎样孝敬父母。
2.明白感恩的意义并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一、感受父母的爱1.一个关于我的真实的故事:在我十三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离我家十五华里地远的一个国办重点初中。
上初中三年,每星期回一次家,(夏天是每星期会两次家,因为那时候家里穷,每星期天下午往学校走的时候都背一个星期的干粮,可是夏天太热,带的干粮多了会坏,所以每星期三还要回去带一次干粮。
)我每次回到家时总能在村口的池边碰见我的母亲,之后母亲替我拿着书包问这问那的一起回家。
接着我又在外面上了三年高中,我每次回家也总是这样的情形。
可那时候我也没有去多想过为什么。
直到我为人父,我的儿子上学之后,我每天在儿子放学时站在门口瞭望、等待,直至看见他的身影时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时我才明白我上学时为什么每次回家都能在村口看见我那亲爱的母亲。
这就是一种母爱,看上去平常却又实实在在的、伟大的母爱。
2.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几个真实故事故事1:六旬老夫捐肾救子:20XX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某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儿子不让,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没有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放弃你的治疗。
”故事2:年轻母亲舍身救子:20XX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男孩掉进鲨鱼池,其母亲当时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
母亲在接下来对儿子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故事3:唐山在天崩地裂中塌陷,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之下,八天,整整过了八天,当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
在那阴冷、无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断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
使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生命奇迹。
(这就是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和选择,这就是母亲对生命意义的最高诠释。
)提问学生:从这一些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父母令你最难忘或者最感动的一件事。
4.听听父母的心声:请家长代表发言谈谈培养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母亲》、《天下父母心》进一步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6.班主任综合讲评: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母亲赞歌》里讲:是您,将我带到人间,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呀呀学语时,您领着我认识外面的世界;天寒地冻时,您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您用爱心的针,穿引耐心的线,一针一线、一针一线,织就了温馨的家园。
那可口的菜,干净的衣服,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儿行千里母心牵,那句句叮咛、声声嘱托,是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
如果我是一条船,您就是港湾的灯塔,散发着永恒的光芒,指引迷途海面的我,航向安全的彼岸。
这就是母爱,她柔柔如小、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而我们生命中所拥有的父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她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然而天下不孝的子女啊,却在摧残着我们生命中的守护神。
父母亲无时不在为儿女付出,从你牙牙学语到上学读书,再到你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当你为人父母时,你的父母依然每时每刻在为你操心,为你付出。
有的父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儿女,放心不下的也是自己的儿女。
7.现在同学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二、如何孝敬父母。
父爱如灿烂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母爱是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
父母为我们吃了好多苦,受了好多累,付出了很多很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会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故事1:《挨杖伤老》: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举杖就打。
无论母亲打的多痛,他从没有怨言不掉眼泪。
可是伯愈有一天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
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日怎么打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
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从前,体力微弱。
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并不是我不能接受。
”故事2:20XX年,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某得知父亲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父亲,依然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他。
还有古代的《子路借米》、《卧冰求鲤》、《黄香温席》……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呢?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可人们总是深情地赞美他们,还把他们编进了书本,流芳百世。
提问学生:从这一些故事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谈一谈应该怎样孝敬父母?自己平时又做了那些你认为是孝敬父母的事情呢?2.我谈几种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看一看你做到了吗?(1)了解父母的各个方面(比如:爸妈的工作辛苦吗?爸妈喜欢吃什么?身体健康吗?生日是哪一天?等)(2)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父母的正确教导,不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3)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想父母提过高要求。
(4)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
(5)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多和父母沟通。
(6)碰到比较重大的事情,要主动和父母商量,征求并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7)外出时应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把去向和时间告诉父母。
(8)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少让父母操心。
(9)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等等。
3.我谈几种现象供大家讨论:(1)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回家就马上开始学习,尽管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是他却说:“学习成绩好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
(做人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第二位,有才无德成不了大器。
)(2)有一个学生活泼开朗,可就是回家从不愿和父母讲学校里的事,有什么事情、想法和看法等从来不对父母讲,总是一个人呆在屋里。
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有什么好说的。
“(看不起父母,更谈不上理解父母和父母沟通。
)(3)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
一位同学说:“等我长大以后,每月给父母足够的生活费就行了。
”(只是每月给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的承担起对父母赡养的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的精神生活、和情感方面的要求。
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照顾,细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4)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爸妈,我们应该好学习,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爸妈干又苦又累的活,让爸妈过上世界上最好的生活!爸妈等着过你们的幸福生活吧。
(孝敬父母不能靠豪言壮语)4.在场学生家长的心声。
5.学生表态发言。
6.班主任综合讲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低标准。
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孝敬父母有时候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唠唠家常散散步,帮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赶上长假多带父母旅行。
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都是孝敬,常回家看看也是孝敬。
虽然父母爱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求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
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
”所以趁我们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
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我们除了孝敬父母之外还应该孝敬爷爷奶奶和身边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