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
4.实验室训练模式
此模式是借鉴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 的做法而创立的,它帮助人们形成理解 社会行为,学会更有效的社会技能以应 付社会变化能力。研究室训练模式的教 学目标是旨在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在 学生已有的社会交往的经验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学习有关的人际交往的态度和 能力。
5.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是由马赛拉斯 (B.Massialas)和考克斯(B.Cox)极力 主张将调查模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术讨 论和逻辑推理来达到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一种 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一)影响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
1.教学目标和任务。 2.具体学科性质。 3.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4.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风格。 5.教师自身的优势和风格。 6.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首先,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 其次,对了解和掌握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其三,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和创新教学模式。
主编 赵 海 星 制作 赵 海 星
2013年2月
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
1. 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2. 常用的教学模式; 3.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4. 教学组织及其内容; 5. 常见的教学组织; 6. 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相关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经验的概 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 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即有相 对稳定的教学结构。
2.群体调查研究模式
群体调查研究模式是由H. 塞伦提出来 的,是在吸取以J.杜威的民主教学理论的基 础上,借鉴其他民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 展而成的。提出以人类群体理论为基础。 它主要是对某些社会问题进行群体调查研 究,提出调查报告,再共同评价以解决问 题。
3.法理学探究模式
法理学模式是以社会公共问题的产生、 决策或公共政策决策、执行等作为教学活 动的素材,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与激烈的 辩论为手段,引导学生去追求高度的学识 和探讨人类普遍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奥 利弗(Donald Oliver)与其同事共同创 立,目的是帮助学生研究公共争端及认识 社会价值。
(四)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1.掌握学习模式
掌握学习模式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基于 行为系统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模式首先 由美国北卡来罗纳大学的约翰·卡罗尔提出, 后来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本杰 明·布鲁姆加以完善和发展,从20世纪60年 代末开始运用于美国的中小学,70年代后 开始在国际上流行。
2.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家斯金纳。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 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程序教学模式。
3.直接指导模式 直接指导模式是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和对 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之间差异的研究而构建 的。行为主义者有时也称该模式为“强化指 导行为模式”。
4. 模拟训练模式
模拟训练模式是建立在控制论原则和模 拟机的研究基础上的。通过在人与机器之间 进行类比,学习者被概念化成一个自我调节 的反馈系统。学习就是个人通过反馈对行为 的环境后果的感觉体验和进行自我修正的行 为,控制论原理的教学是为学习者创造一种 能产生这种全部反馈的环境。
国内对教学模式的理解有如下几种: 1.教学模式即教学程序。 2.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3.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4.教学模式是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混合体。 5.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学的结构—功能,是教学
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形式。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 : (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3)教学程序。 (4)运用策略。 (5)教学评价。
案例:一个教师,用传统的方法去处理纪律问题 失败,同时又使自己的课陷入单调乏味的困境……
2.课堂会议模式
格拉斯尔(William Classer)主张利 用团体咨询技术来增进班级学生间的沟通, 以进行心理卫生的教学,并逐渐发展成为 一种课堂会议教学模式。
(三)社会交往模式
1.角色扮演模式 F.谢夫特(Fannier Shaftel)和G.谢 夫特(Geo 验来研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明确他 们自己的立场。
四、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
从学生的组合方式看,教学组织形式有两 种基本类型:一是个别教学,即个别学生与 教师相互作用,教师在同一时间只是教授个 别学生;二为集体教学,即学生以集体的形 式与教师相互作用,教师在同一时间里教授 多个学生。
5.发散思维训练模式
发散思维训练模式的根本要素是类比 法的运用,这是一种有趣而令人愉快的 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学生们在发散思 维的教学训练中,得以放松并享受到用 类比法来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人格发展模式
1.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主要源于罗杰 斯的非指导性咨询。“非指导性”教学就是 非操纵性的、非传授性的教学法。
3.先行组织者模式
由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 提出的一种适合认知领域目标,促进课堂言 语讲授和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
4.探究训练模式
探究训练模式是理查德·萨奇曼提出来 的。这一模式把学者们和科学家组织信息 和提出原理的程序加以缩小,然后使学生 亲身经历其中,以科学方法的概念为基础, 尝试教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技巧和语言。
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 整体性; 中介性; 相对性; 可操作性; 效益性。
二、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加工的教学模式
1. 归纳思维模式 正式提出归纳思维模式的是加拿大课 程理论家H·塔巴女士。归纳思维教学 模式引导学生对原始资料进行区别和 分类,从而发展思维技能。
2. 概念获得模式 概念获得模式同时也是建立在布鲁纳的认 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旨在教给学 生概念,又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概念,并 为发展阶段的学生提供从一系列题目中展现 组织信息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