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
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
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
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
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交完所得税后,会按其净利润进行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分配
优先股股利;(5)分配普通股股利。
在进行完这些步骤后,剩下的才是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的数值是不同的因为: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结存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分配有较大的自主权。
从数量上来说,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在会计核算上,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利润分配"帐户进行核算的,具体来说是通过"利润分配"帐户下的"未分配利润"明细帐户进行核算的。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最终通过"本年利润"帐户进行归集,计算出当年盈利,然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进行分配。
其结存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帐户的金额,如为贷方余额是未分配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则是未弥补亏损。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
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
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18%、27%、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18%、27%、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