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同志灾后重建先进事迹X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9月出生,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职XXX社区主任。
2008年,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突入其来。
震后,作为xxx社区主任的xxx同志带领广大的干部群众投身到抗震救灾中,确保了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接下来三年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他不怕艰辛、坚守岗位,圆满的完成了社区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给全社区的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共产党员,他更是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用好每一分救灾款,办好每一件灾民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
一、坚决落实政策、切实投入灾后重建工作“5.12”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并随即落实灾后重建。
中央、省、市、县的重建政策不断出台。
xxx同志努力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政策、看清思路、摸清情况,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中,xxx同志顾全大局、服从上级指挥。
将国家的重建政策和xxxx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xxx同志联同场镇其他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得到居民家里宣传重建政策,悉心解答居民的疑问。
通过他们的努力,场镇居民充分了解了国家的各项灾后重建政策,得到了居民的积极相应和好评,从而为xxx社区的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身场镇社区重建工作在场镇社区重建工作的开展、推进中,xxx同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吃苦在前、敢于牺牲、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怕辛劳,连续作战。
“5.12”地震给xxxx带来巨大的影响,所有的住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xxx同志和其他干部一起统计灾后居民住房受损及住房加固维修以及重建的情况,并一一建立相关台帐。
切实推进住房加固维修以及重建的进度,争取让居民早一天住上安全的房子。
而在场镇基础设施重建的工作上,xxx同志更是不停的奔波在各个施工地点,推进度、查安全、验质量。
白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日照当头,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背影在工地,而在晚上,这背影又会来到灯下,或者和同事探讨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或者是独自总结一天的工作,部署第二天的安排,伏案,直到深夜。
正是他不辞辛劳的工作付出,才使得xxx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三、出色完成任务、工作成绩显著如今,三年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结束了,通过三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xxx和他的同事们出色的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任务,重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xxx社区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进展情况通过xxx及其他社区干部的齐心协力,xxx社区城镇居民住房加固维修总计346 间全部加固维修完毕,达49963平方米,加固维修资金95.1 万元,及时拨付到位,落实到每家每户。
场镇重建居民住房16 户全部重建完成,居民已乔迁居住,共21间673平方米,补助资金39.1万元,也已落实到每家每户。
(二)、场镇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全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共计四个标段:第一标段为xxxx水泥路500米、村庄排水管网1000米、污水处理池、公厕照明等项目,总投资222.46万。
第二标为xxx道路修复及照明、水泥路面2300米等项目,总投资232.86万元。
第三标段为xxxx排水管网3300米,总投资246.14万元。
第四标段为xxx污水处理站、新建中转站、垃圾池、公厕等项目,总投资103.93万元。
凡是涉及到场镇社区的工程项目,xxx总是亲力亲为,在他们的日夜奋战之下,场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完工。
极大的改善了场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场镇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卫生了,越来越适合居住了。
正是有了xxx这样的同志的辛劳付出,才有了xxx社区的崭新面貌,他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扬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学习。
xxx同志是xxx灾后重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形象,是xxx广大干部工作者的缩影,是灾后重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xxx同志三年如一日,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再次走进舟曲老城区罗家峪和峰迭新区施工现场,放眼远眺,雨雾缥缈于或陡峭险峻或威严挺拔的群山之中,伴随着白龙江翻滚的浪花,群山包裹中的建筑工地,一片繁忙。
数百栋建筑在白云青山的衬托下,悄然屹立于藏乡,在这块被“8.8”特大泥石流摧残过的土地上,甘肃建投上万名铁军用一年多的时间谱写出了壮美的赞歌。
浩荡的重建队伍里,曾十余次受到省、市、县和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赞誉的甘肃建投六建上千名干部职工铁肩担道义,以敢打能拼的六建精神,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建投下达的各个节点目标,既将全面完成新老城区灾后重建任务。
在艰苦的作业环境、紧张的工期、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下,把承载着灾区人民期盼、肩负甘肃建投荣誉与使命的灾后重建项目干好、干漂亮,甘肃建投六建用行动履行了承诺。
荣誉既将成为过去,通过舟曲灾后重建,参建职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公司也取得了在特殊环境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建任务的宝贵经验,这些无疑都将成为企业在未来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发扬重建精神攻坚克难的巨大精神财富。
一、领导班子的认识和决心是完成重大政治任务的关键如何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并站在一定的高度领会舟曲灾后重建任务,既是对一个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检验,更是对这个企业领导班子大局意识、指挥、协调、决策能力的一个考验。
自2011年5月工程开工至今,六建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七次专题会议,布署研究该工程相关问题,其中在施工现场召开的各类会议多达二十余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有8人次累计蹲点300余天,仅公司董事长李锁林同志蹲点时间长达五十多天,其中连续最长的一次为二十一天;分管项目管理的总经济师强生垠、总工程师周岩平均每月近十天的时间在舟曲。
大额资金调度5次,累计1300多万元……同时,公司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艰苦环境下多单元作业,前所未有的整建制队伍调动,前所未有的财力物力投入等四个“前所未有”创造了建司以来的“四个之最”。
以上数据和事实进一步印证了无论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只要有领导班子的统一认识和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心,加上科学的指挥及时的协调以及果断的决策,攻坚克难必将成为全公司的统一行动,这也是我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关键。
二、统一指挥,集中管控是大体量、多单元项目有序施工的前提自2010年底舟曲维修加固工程开始,公司领导就已经向集团总公司领导主动请命——希望为舟曲后续重建多尽一份社会责任,当经过精心挑选的70多名维修加固突击队员经历了25天圆满完成舟曲维修加固任务并受省、市上级领导首肯后,老城区8栋小高层和峰迭新区15栋多层又先后交给了六建公司,是希望、是肯定、更是重托。
欣喜之余,一个整建制调动,“大兵团”联合作战,工程公司集中管控,公司统一指挥协调调动的施工布署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便开始予以实施。
从项目经理的确定到栋号责任区划分,从现场平面布置到进度计划安排,从资金安排到组织机械设备料进场……承担施工任务的第五工程公司从经理、书记到普通管理人员以高昂的热情迎接着来自施工准备阶段的一个又一个挑战。
所有和舟曲工程有关的信息被及时地反馈到公司本部,“工程公司解决不了的问题全部由公司解决”“举全司之力一定要圆满完成建投下达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交给灾区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与其说这只是一个下级对上级的表态,更不如说这是公司对上级组织,对舟曲人民的一份承诺,强有力的指挥,有效的集中管控成为日后舟曲项目部开展有序施工的重要前题。
三、必要的组织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由于建筑工程结构的多样性,施工环境的多变性,操作队伍的流动性,过程控制的艰巨性,合同履行的严肃性,以及建筑市场的复杂性,决定着一个项目开工以后不仅要有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必要的组织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更是保证工程,特别是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舟曲项目更是不言而喻,无论是“临危受命”的第五工程公司副经理、罗家峪老城区总指挥张大海,还是全权代表公司的舟曲安全质量管控小组的成立;无论是栋号长、施工员的竞争上岗还是公司对各项目、各栋号的及时奖罚,无论是对计划的及时调整还是对劳务作业队的选择、调度,项目部的安排必须要及时到位,公司的决定更需要无条件的服从。
对质量、安全整改不到位,进度计划未按期完成的批评处罚决不迁就。
相反对全面完成节点目标表现突出的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作业班组,该表扬奖励的也要做到“人人皆知”。
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必要的组织措施成为舟曲工程又一个体现执行力的核心“靶场”,同时也是体现第五工程公司干部职工素质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吃苦奉献是干好重建项目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特别是艰苦的作业环境要求指挥灾后重建的项目部一班人必须要有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六建罗家峪老城区和峰迭新区两个施工区域,三个项目部的67名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管理团队在380多天的时间里,以良好的大局意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踏实苦干的奉献精神,六次获得甘肃建投舟曲公司的通报表扬,五次获得“一优一快三好”流动红旗,罗家峪5#楼党员突击队更是创造了四天一层的“舟曲速度”。
他们的协作精神和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工作干劲在多次受到甘肃建投领导和当地政府及多家媒体的赞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兄弟公司、协作单位的尊重。
无论是被各级媒体誉为“黑脸总指挥”的项目经理张大海、王海明,还是孩子高考前三天才回家的公司安全质量管控组长赵亦兵,无论是多次受到表扬的峰迭项目经理杨文立,还是创造“舟曲速度”的栋号长郑多吉,还有年轻栋号长李转军、常林安、潘虎等等,从工程公司领导到项目经理,从职能科长到一般管理人员,轻伤不离工地,孩子学业无暇顾及,老人住院无法回去探望,一连数月未和家人团聚,工作忙时连续三天两夜不能睡觉,时常忘记吃饭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他们中的许多故事,听起来似乎平淡,细想不得不令人敬佩。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照顾老人,思念妻儿是人之常情,但是为了让灾区人民早日住上新家,六建旗下的这群年轻的管理者用他们的赤诚在舟曲谱写出了壮美的青春赞歌,更是完成了一次人生难忘的不可多得的庄严洗礼。
五、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可靠保证作为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和甘肃建投先进党组织的单位,甘肃建投六建党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近年较快发展的助推器,自2010年底接到舟曲维修加固任务以来,特别是“大部队”开进舟曲以后,公司党委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在这个特殊的项目上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灾后重建干部职工加油鼓励,为公司荣誉增光添彩,为企业降耗创效出谋助力。
随着舟曲新老城区项目施工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的呈现,各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极大地调动了项目部和作业班组的工作积极性,“农民工突击队”、“党员突击队”互展风采,作业面的带头人、“工地光荣榜”上的标兵相互鼓舞,公司领导的个别谈话和大会动员成了解疑释惑的良方,节日礼品慰问和公司职工业余艺术团的慰问演出舒暖着一个个疲惫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