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周丽莉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本人就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身教重于言教
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

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

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容易。

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行为楷模。

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这就是无意模仿的结果。

相反,经常受到父母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习惯影响的学生往往会效仿父母的行为;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切记: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

基于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他们视老师为自己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其小小的心灵看来,教师是高大的、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

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

从而,他们就会去模仿教师的一些一言一行。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
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有时可能比家长的教导还要深刻,教师一句不良的语言、一个稍不注意的行为,往往会使学生的言行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所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言谈、行为、小节都是必须为人榜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更是重要。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是好习惯的自然流露、体现,如果只对学生讲这讲那,平时自己都做不到,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认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教给方法,反复练习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动作往往讲过了他们也不会记住。

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

同时还召开主题系列班会活动,如:道德伴我行、告别不文明现象、懂文明讲礼貌、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还开展读书活动,坚持背古诗,鼓励孩子们每天读10分钟好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定期评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期组织开展队列竞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励孩子们做到快、静、齐,按右侧通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纵观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总的说来,
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如果不坚持,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有的老师学习任务一忙,就忽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

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能同步。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

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而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

我们为此举办了家长培训班,但毕竟几次培训还无法改变家长的行为习惯。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风班貌良好。

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

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

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