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讲)
2.2 安全学理论基础
1、事故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事故的定义
①《辞海》中定义事故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②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
③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④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2)常见的几类事故
①伤亡事故: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损伤的现象
②一般事故:人身未受伤害或只受微伤
③未遂事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④二次事故:由外部事件(含自然灾害)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3)海因里希法则: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
安全生产的管理应从源头着手,只有铲除了事故产生的土壤,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或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4)事故的基本特征:
①因果性:两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②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偶然性指事故发生的随机性。
必然性则是事故因果关系的
必然体现。
同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利用这种规律性采取对应措施,对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③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事故的潜伏性是因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隐患往往是
潜伏的造成的。
再现性指同类事故可能再次出现。
基于过去事故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构建事故预测模型,有助于实现生产事故的预防管理,正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来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几种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1)因果联锁理论
①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20世纪30年代海因里希的“多米诺事故因果连锁论”,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单链条”化。
●事实上,事故灾难往往是多链因素条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
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
●海因里希“直观化”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关注了事故形成中的人与物,开创了事故系统观的先河,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②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管理的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
态)---→事故损失
③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受控做功,失控出事”
①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②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
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
③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④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⑤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⑥优点: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
⑦不足: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
(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
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造成的。
①威格里斯沃思模型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
若操作者能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人失误),就有可能出现危险。
②瑟利模型
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
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
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③劳伦斯模型
针对金矿企业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对一般矿山企业和其他企业中比较复杂的事故情况也普遍适用。
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
(4)动态变化理论
①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将事故看做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
这种事故理论也叫做“P理论”。
如下页图所示。
将生产活动看做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预期的或意外的结果的事件链,它包含生产系统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着的外界的影响。
②变化—失误理论
约翰逊认为:事故是由意外的能量释放引起的,这种能量释放的发生是由于管理者或操作者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计划错误或人为失误。
(5)轨迹交叉论
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类事故致因理论的是安全管理学的基础。
安全管理学是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事故致因理论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实际应用。
综合了管理学和安全学的安全管理学提出安全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