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打简介

散打简介

历史与发展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

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

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国内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

散打特点散打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体育性----散打与其它运动项目基本相同,属于体育,但又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技法。

散打规则严格规定了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裆部进行攻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种流派的技法。

对抗性----散打运动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相互对抗的形式来表现,所以,散打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性。

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打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一分上下。

民族性----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散打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

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

散打的作用通过学习和训练散,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打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坚持散打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

散打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散打级别5公斤一个级别,48公斤级(<48公斤);52公斤级(>48公斤一<52公斤) 56公斤级(>52公斤一<56公斤)60公斤级(>56公斤一<60公斤) 65公斤级(>60公斤一<65公斤)70公斤级(>65公斤一<70公斤) 75公斤级(>70公斤一<75公斤)80公斤级(>75公斤一<80公斤85公斤级(>80公斤一<85公斤85公斤以上级(>85公斤)散打招数实战姿势站立姿势主要侧身朝向对方,双手放高保护头部,利于得分后迅速逃离。

它是完成进攻和防守动作所采用的最有利的姿势,两脚前后分开,前脚跟与后脚尖之间为一脚半距离,前脚与后脚间横向距离稍宽于肩,前脚尖略向内侧转,后脚尖朝斜前脚跟稍离地面,两臂自然弯屈,左拳置于体前略低于眼睛,拳面斜朝前,胸部略含,腹部微收,上体稍前倾,头略低,下额微收,咬紧牙齿,闭合嘴唇,目视前方。

基本步法散打步法是为保持与对手间的距离,实施进攻与防守动作或破坏对手与进攻与防守意图,而进行专门的脚步移动方法,步法好多,比如滑步、垫步等等。

滑步:前滑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向前移动,落地时以前脚掌先落地,随之后脚前移,落地后与原基本姿势相同。

后滑步:反之。

左滑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向左平移,后脚随之向左移动,作完成后与原实战势相同。

右滑步反之。

垫步:前垫步:实战势,前脚蹬地,后脚前移,在前脚里侧处落地的同时前脚前移,落步后仍成原基本姿势。

后垫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后移,在前脚里侧落地的同时后脚后移,落步后仍成基本姿势,变换要快,两腿不可交,叉垫步时身体重心要求两脚贴近地面滑行。

基本拳法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摆拳法。

直拳左直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

右直拳反之。

要点:要使蹬地,拧腰之力顺达拳面,整个动作要协调完整,重心不可过多前倾,击打部位的高低区别于左膝度,击拳前不可出现先收拳再击的预兆,也不可在冲拳时将右臂后拉,结合步法的击法应做到拳到步到。

摆拳要点:摆拳时身体不可向右倾斜,要边击拳边抬肘,以拳面击打目标,击打后重心偏左脚,左脚的辗转力不可忽视,要含胸收腹,不可低头。

左摆拳击打前右臂不可后拉,重心落左脚,但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边击拳边抬肘。

勾拳要点:左臂外旋与击打不同时,不可外旋后再击打,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据对方的远近距离及击打的部位而定,上体向左转下沉在蹬地,挺伸与右转瞬间要协调自然,不可断裂或过程太长。

基本腿法腿法是散打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赛中使用率最高,腿较手长,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腿较粗壮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击面大容易得手,腿攻击对方下盘比较隐蔽,因此拳家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见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谚道:“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

武术中有四大击法即:踢、打、摔、拿。

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最,据统计占总得分的63.5%。

多年来为什么腿法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偏爱呢?因为腿法有四大特点。

第一,腿居身体之下,每天担负着支撑身体的重大任务,再加对腿法作了专项训练,两腿十分有力量,同时大腿有人体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体最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当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

第二,腿法进攻距离远,因为腿比臂长,拳谚道:“一寸长,一寸强”。

第三,腿法进攻隐蔽性好,腿在人体之下,距离对方眼睛较远,故有进攻隐蔽性好之特点。

第四,腿法进攻变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扫、摆、丁等20多种,有各种连环腿、拳腿组合,低配高、虚配实、左配右等连连出击,势势相承,变化莫测。

正蹬左蹬腿:基本实战势站立,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后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贴近胸部脚尖勾起,脚底朝前下,随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达脚跟,当脚触击目标时伸胯并使脚尖猛向前下方压踩,使力达全脚掌两拳,自然下落置体前目视前脚部,蹬腿后脚落下,还原成基本姿势。

右蹬腿反之,要点:支撑腿可微屈保持平衡,上体不可过分后仰,屈膝上抬与左伸蹬要连贯。

侧踹左侧踹腿:。

要点:提膝时上体略向支撑腿侧转,脚内侧与地面近于平行,踹出时身体向支撑腿侧倾的斜度随攻击点的高度变化,越高倾斜度越大,支撑腿应用脚前掌为轴碾地,使脚跟内收。

鞭腿要点:弹腿的膝部猛挺发力,但要借助拧腰切胯之力加大力度,弹腿时支撑腿膝伸直并以脚掌为轴,碾地,脚跟内收,上体不可过于倾斜。

基本摔法“远则拳打脚踢,近则贴身快摔。

”这是拳家的谚语。

一、击头抱腿摔要领:左右直拳连击要具有威胁,使其上体后仰,露出下盘;上步及时,抱腿顶肩干脆利索,整套动作要连贯。

二、直拳别腿摔要领:左拳虚击轻而快,右拳沉而重,进步别腿与右臂箍颈要迅猛协调、发劲要合。

三、拉臂过背摔要领:双手抓臂及时,上右步迅速,背摔前,对方与我贴紧,发劲时,双手向下拉与臀部向后顶要相合。

整套动作要协调。

四、插裆扛摔要领:挡抓及时,封其面要突然、有力,上步与插裆要迅速到位,左手拉右手提与肩扛上提要协调。

五、挡抓击腹摔格斗中,对方上右步并用右直拳击我面部,我速以左手挡抓其右臂,紧接着上右步于对方右腿后将其腿绊住,同时右手猛击其腹部,将其摔倒。

要领:挡抓及时,与上步绊腿要连贯,绊腿与击腹发力上下合一,干脆利索。

六、击颌撞胸摔要领:格挡要快,击颌要狠,上步与击胸要配合,并能同时到位。

散打规则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

比赛的输赢有两种情况:一是优势胜利,二是分数获胜。

得分标准(一)优势胜利1、在一局比赛中,先完成三个三分动作者。

2、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场胜方。

3、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4、一场比赛中,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5、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鉴定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对方为该场胜方。

(二) 得3分1、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3分。

(三)得2分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接触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四)得1分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大腿和小腿。

3、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钟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钟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五)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倒地或下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犯规判定侵人犯规1、在场上裁判员口令“开始”前或“停”后进攻对方。

2、击打对方禁击部位。

3、用头、肘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

4、用膝攻击对方头部。

5、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6、用腿法攻击倒地一方的头部。

7、用牙咬对方。

这七类犯规只要故意使用一种,对手就够悬的。

观众现场看见每场比赛前场上裁判都要叮嘱运动员几句,这是在开赛前再次提醒运动员不要侵人犯规,否则场上裁判就会不客气,这叫先礼后兵。

技术犯规虽然没有大的危害,但会使比赛不好看,或者会影响散打王争霸赛的形象。

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消极逃跑躲避对方攻击。

3、用手抓住围绳进攻对方或不正当地利用围绳或立柱。

4、处于不利状况时要求暂停。

5、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语言或有其他不服从裁判的行为。

6、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7、上场不戴或吐落护齿,有意松脱护具。

8、教练员及助手严重违反规则。

对犯规的处罚措施主要有三种:劝告、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

技术犯规一般给予劝告,对手得1分。

2、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侵人犯规,一般给予警告,对手得2分。

运动员故意伤人或者虽然不是故意的犯规却使对方不能比赛时,就要被取消当场的比赛资格,并视情况给予禁赛处分。

这种处分一般是比较谨慎的,场上裁判不能独立执行,只能由裁判长进行确定。

有些武德比较差的运动员有时也会诈伤,实际上有时只是对方无意碰了一下,根本没有受伤,却装着巨痛无比的样子,只要场上裁判发现这种情况,不但骗不到分,而且还要被罚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