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建设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建设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建设[摘要]: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原因分析;对策大学生思想道德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现象,分析造成思想道德缺失的成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强烈地冲击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旧有模式,也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呈现出新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新特点1、要求在物质利益与思想理论相结合的层面说明问题。

大学生更加追求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公平。

只有在公平地处理物质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对大学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虽然社会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大学生的要求是:只有到了公平,才可能调动积极性,产生效率。

2、要求面对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

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表现。

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敢于面对并及时反映,不能回避,这才能取得大学生的信任。

同时,大学生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不要求以极端的态度对待现实,反对从现实中引申出资产自由化的倾向。

只有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坚持主旋律的立场,才能受到欢迎。

这些问题就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当然,热点问题,往往是上面没有表态,下面争议较大的“敏感”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

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扬冲劲,敢于碰硬。

如果见到热点绕着走,打官腔搪塞大学生,装聋作哑,哼哼哈哈,就会使大学生极端失望。

4、大学生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

由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现象,养育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简单的直线平面式的思维路线遇到现实障碍后的回返运动。

逆反心理主要针对着三个方面的对象:架子很大的领导干部,以空洞说教为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刮风、起哄式的舆论工具和导向。

5、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

这是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追求的新特点。

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怀疑的范围和重新检验问题的积极性大为增加。

社会的个体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直接接受,而是习惯自己经过亲身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

他们习惯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或在事实面前说清问题。

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接受。

因此,非理性的“煽情派”受到冷落。

但这种一切经过自己亲身体验和比较的理性追求也延长和重复了认识的过程,具有片面性: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缺少历史的视野;善于微观比较,不善于宏观比较,缺少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善于局部比较,不善于全局性的比较,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

这些都是需要引导的。

6、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

由于社会变化急剧,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思想问题也大量出现。

生活节奏的加快,自身发展的利益,都使得大学生对思想交流的及时性和多渠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所以学习思想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中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西方价值文化充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对研究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课堂提问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状况、道德状况、价值观念,结果表明,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标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主流让人满意。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隐患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我们充分肯定,但是却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同样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重大隐患,具体表现在:1.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

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

但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2.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

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

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3.公德实践能力较差。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

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

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上有老幼上车了,许多人装着睡觉,装着没看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在校园内看见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看到;在教室有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到处可见。

4.理想信念意识不强。

有些高校大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毕业后没有前途,所以出现逃避学习的现状。

如: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以应付老师和考试为目的,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即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师。

而这样的教育是有弊端的,人们为了获得技术凭证什么都可以做。

社会使得教育商品化,而教育的商品化使得我们学生商品化,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太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了,在这种教育下教育的结果“学生产品”不再具有古代社会中所谓的“君子”的品行和应有的道德,相反的我们忽略了问题的重点而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们的道德太差了。

所以,道德底不是那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对道德教育的偏见、忽略。

我觉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的从教育着手,而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我呼吁整个社会能重视起这个问题,特别是政府机构,教育机构。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艰苦创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我们所称道,也将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和关心,确信自己的成功率,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表现出自命不凡、虚荣。

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他们不是把困难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演讲等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

着重表现为言与行的分离,在学习生活上则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

总的来说,他们的自立意识增强了,协作意识降低了。

面对二十一世纪,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

我们应该在总结和继承原来工作经验的同时探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提高能力,青年学生只有书本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党把振兴民族的重任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在搞好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把学校、社会和家庭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促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思想道德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受飞速发展的各种现代传媒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

被称为“第4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1,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