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真机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传真机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1.传真机的试运行
2.传真机的复印
3.传真机的发送
4.传真机的接收
5.传真机的查询
传真机的日常维护:
1.清洁外壳
2.清洁传真机打印头
3.清洁阅读玻璃和滚轴
4.清除被夹原稿
5.清除夹塞的记录纸
6.其它维护
常见的传真机故障与排除
小技巧
初次体验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
70分钟
组织学生尝试着进行操作。
教师讲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1.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2.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展示、勇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传真机的发送与接收
传真机的复印
传真机的日常维护
教学难点
传真机的查询
常见的传真机故障与排除
教学方法
教师精心设计案例,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直观演示,学生通过操作演练与动手操作,掌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传真机的分类
2.了解传真机的基本结构
3.了解传真机的查询
4.掌握传真机的安装方法
5.掌握发送和接收传真的方法
6.掌握传真机的日常维护技巧
技能目标
1.掌握调整传真机工作状态的方法
2.掌握传真机的复印方法
3.掌握传真机的发送和接收
4.掌握常见的传真机故障与排除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
知识支撑
分析任务
5分钟
扩展学习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新知识的讲授
80分钟
传真机的基本结构
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观看教师的演示操作。
学生记录老师所讲的知识。
学生代表操作。
传真机的分类
传真机性能
传真机的传真原理
传真准备:
1.调整传真机的工作状态
2.装纸
3.放置文件(原稿)
传真机发送与接收:
本模块内容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能够掌握传真机的安装与使用方法。在课时安排上,本模块内容分6课时进行教学。
学生情况分析
1.中职的学生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以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5分钟
导入语:
同学们,如果要求你把一份合同用传真机发送给另一个公司,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学会使用传真机
任务操练
分析任务
5分钟
任务引领:
1.发送传真
2.接收传真
任务分析:
1.掌握发送和接收传真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为突显“做中学,做中教”以及职教特色的新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采用实际场景模拟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并且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取得实效。
设计亮点
将实际场景引入课堂教学,配合项目任务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生的角色,在任务的驱动下,真正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先进教学理念。
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指导学生操作,加强个别辅导。
学生亲自操作
学生讨论
学生认真听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讲解。
学生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活跃,课堂秩序是否井然有序。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完成作品的点评。
3.各组学生是否能完成作品,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掌握传真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新知识的讲授
60分钟
任务操练:
1.做好传真前的准备工作
2.发送传真
3.手动接收传真
4.整理传真报告并记录
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观看教师的演示操作。
学生记录老师所讲的知识。
学生代表操作。
执行任务后思考:
接收传真的三种常见模式
任务拓展:
4.学生的小组讨论是否热烈,学生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是否善于表达和沟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如果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全部完成操作,则说明教学内容安排的太多,实际操作的时间太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进。
传播订货合同
教材版本
现代办公设备
应用与维护
教材版本
电பைடு நூலகம்工业
出版社
学习任务
安装使用传真机
授课类型
理论与实训结合
授课对象
级专业
课时
共6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年度
第学期
授课地点
(机房/教室)
授课章节
设备6传真机——办公资料的快速收发
教学资源准备
网络/多媒体机房、电子教育系统、移动黑板、自制PPT课件
任务分析
1.省墨模式
2.节电模式
3.省纸模式
4.省费模式
初次体验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
75分钟
组织学生尝试着进行操作。
教师讲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指导学生操作,加强个别辅导。
学生亲自操作
学生讨论
学生认真听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的讲解。
学生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