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第一章总结

经济法第一章总结


1、判决。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在判决书送 达之日起15内提起上诉。如果在15日内不上诉,一审判 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判决,即发 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①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 第一审法院执行。 2、执行 ②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公 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等,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 所在地法院执行。
审理和 判决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1)确认发明专利权、海关处 理的案件 2、中级人民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 法院管辖下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 列第一审行 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案件 政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1)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 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 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 民法院管辖。
(2)期间

(3)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 ①中止(计时器的暂停键)。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 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的暂停计算;待 原因消除后,耽误的时间往后顺延。 ②中断(计时器的清零键)。在诉讼时效期间,因提 起诉讼、请求履行义务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致使已经过 的时间无效,待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⑥可以和解(协商)与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 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⑦仲裁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与人身有关的纠纷
适用范围
②劳动争议
民 事 诉 讼
审判制度
1、合议庭 2、回避制度 3、公开审判 4、两审终审 一般情形:“原告就被告”原则 特殊情形:9种 专属管辖:3种 共同管辖:谁先立案谁管辖
⑤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终止、消 灭都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①不实行级别、地域管辖
仲 裁 裁 决
②仲裁庭人员:1人或3人。
(1)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 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③回避制度
④开庭进行
⑤不公开进行
法的本质
第 一 章 总 论
法的特征
法律基础 法律关系要素 法律事实 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仲裁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民事责任
民事诉讼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 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 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 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 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 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 (1)具有国家意志性。 (2)具有强制性。 (3)具有利导性。 (4)具有规范性。
返回
返回
1、不受理的范围:4种
行 政 诉 讼
级别管辖 诉讼管辖 地域管辖
起诉和 受理
(1)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 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 (2)按规定可直接提起诉讼(如罚款等) 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3 个月内提出。
(1)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不服一审裁定的,可在裁定书送达 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
•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 所在地法院管辖。 •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的纠纷提起的诉讼, 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 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 法院管辖。
返回链接
诉 讼 时
(1)诉讼时效期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实 体权不灭
①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②特别诉讼时效期间(1年: 适用于4种情形) ③最长(绝对)诉讼时效期 间(20年) 从权 利人 知道 或者 应当 知道
政府规章 国家之间 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
划分标准
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
法的类别
成文法 不成文法
根本法 普通法 实体法
法 的 分 类
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内 容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
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法运用的目的
程序法 一般法 特别法 国际法 国内法 公法
私法
不能提请:
适用范围
①与人身有关的纠纷 ②行政争议
地域管辖 诉讼时效
判决制度
•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 院管辖。 • 2、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 物所在地法院管辖。 • 3、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 院管辖。 • 4、因铁道、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 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5、因侵权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侵权行为实施地、侵 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6、因铁道、公路、水上、航空事故请求赔偿提起的诉讼,由 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7、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赔偿提起的诉讼, 由碰撞发生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8、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船舶最先 到达地的法院管辖。 • 9、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 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了9种执行措施。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行 政复议法》具体规定了11种。
适用范围 (2)行政复
行 政 复 议
议的排除事项
①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 处理决定的 ②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 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
行政复 议机关
行政复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判断题)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但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①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 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法律规定少于 60日的除外。 ③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 效力。
主体 法律关系要素 内容 客体 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 接原因。
法律事件
法律事实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法律行为
形式
制定机关
法 律 效 法规 力 逐 次 特别行政区的法 递 减 规章
国际条约

宪法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政法规 国务院 地方性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 规 及其常务委员会 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部门规章 国务院所属部委
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法院不受理下列事项提请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如限制机动车尾号)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 议决定
• 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 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 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 部门申请行பைடு நூலகம்复议。 • 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 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3、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4、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 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申请行政复议。
①劳动争议 ②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基本原则
不适用:
1、自愿协商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独立仲裁 4、一裁终局制 主任1人,副主任2-4人,成员7-11人。 专家不得少于人数的2/3。

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 仲裁裁决
①形式:必须书面
仲 裁 协 议
②无效的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双方没有达成补充 协议的。 ③对仲裁协议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 开庭前提出。同时向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请 求的,由人民法院受理。 ④有仲裁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 诉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首次开 庭前提出,人民法院驳回起诉,否则由人民 法院受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