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案例

合同法案例

案例: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案情简介】

李女与徐男于1991年11月经人介绍认识,1992年8月在镇政府登记结婚。婚后因感情不和,李女起诉与徐男离婚。起诉时原告已怀孕5个月。徐男也认为双方无法共同生活,同意离婚。双方协商同意,由李女做流产,由徐男承担她流产的一切费用。1993年3月,双方自愿离婚,签订了离婚协议。

离婚后,李女对协议流产反悔,在未征得被告同意情况下,于1993年7月生育一男孩,取名随李姓。李女以孩子已出生为理由,要求被告履行抚养义务,每月付孩子抚养费60元。被告徐男则以双方已达成协议同意做流产,离婚后是原告自作主张,未通知其即将孩子生下,并随原告李姓为由,拒绝给付抚养费。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审理判析】

基层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因感情不和提出离婚,原告当时已怀孕5个月。双方虽协商由原告做流产,但原告在离婚后生育一男孩,并随其姓,符合法律规定。被告因孩子出生后与原告同姓,不履行抚养义务,是错误的。根据《婚姻法》第16条、第36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145条之规定,于1993年11月4日判决被告对原告所生之子应尽抚养义务;每月给付子女抚养费30元,至其独立时止。

【法理研究】

在理解本案所涉及的争议时,无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就是关于原、被告双方自行协商的有关做流产事宜的协议的法律约束力问题。换句话说,要正确处理本案,就得先搞清双方的协议是不是合同,可不可以按《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以违约予以处理。

在我国法律允许妇女考虑到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流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流产与不流产就属于怀孕妇女的一种自愿行为。夫妻为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在按照优生、优育的原则进行计划生育时,自然可以在女方已怀孕的情况下做人工流产。所以,流产与否就成了一种对自己人身的处分行为,其绝对是不是一纸合同即可解决全部问题的。因此,本案中关于双方约定流产或者生育的合同时不符合有关法律的,因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1条第1款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由此也可以看出,怀孕妇女是否生育子女,主要由怀孕妇女自己决定,其乃是一种特殊人身权利。这种人身权利不因其与他人协商行为而受到限制。所以,本案原、被告双方虽然在离婚协议中同意由原告做人工流产,事后(离婚后)原告反悔,生下孩子,其行为并不违法,是行使生育权的表现。

其次就是关于离婚后女方所生孩子,男方是否应付子女抚养费的问题。鉴于我国《婚姻法》第21条业已文明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抚养教育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免除。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2款明确规定:“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故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法定抚养权利,既不会因子女随父或母姓而免除对方的义务,也不会因离婚时父母对其曾经有何约定就免除哪一方的抚养责任。反过来说,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其实仅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像本案这一类涉及身份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显然其不能适用《合同法》,正像本案的判决一样,凡婚姻、收养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要使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案例:合同法中的重大误解

【案情简介】

1995年2月8日,彭某区郭某、张某家,见到其家中有碗底印有“康熙年制”字样的青花碗1件以及祭兰炉等9件物品。郭某称这些物品系张某母亲遗留的物品。彭某以为这些物品均是文物,便以4万元予以购买。几个月后,彭某发现他所购买的郭某、张某的物品系仿制品,遂向郭某、张某提出退货还款的要求。郭某、张某不同意。1995年7月13日,彭某委托自治区文物总店对其购买的9件物品进行了鉴定,除了“祭兰炉”1件系清代晚清物品外,其余均系现代仿制品,实际价值才1070元。随后,彭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称:1995年2月,郭某称家中有张某的母亲遗留的古董要卖,且该物品上也有“康熙年制”字样,使我产生重大误解,遂以4万元购买了被告9件古董。后经有关部门鉴定,除1年系晚清时的物品外,其余均为现代工艺品。故我要求退还购买款4万元。

被告郭某、张某答辩称:原告委托我们给他买古董,并称他学过古董鉴定。我们家正好有几件母亲遗留的物品,原告要买,最后我们以4万元成交。我们并没有说这些物品是古董,且原告当时表示不向我们退货,故我们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理判析】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两被告对原告称其家中的青花瓷等9件物品系母亲遗留的物品,加之物品上印有“康熙年制”的字样,使原告产生重大误解,误认为9件物品均系文物,进而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以4万元购买了被告的这9件物品,故原、被告的买卖关系应予撤销,双方因该行为所取得的利益应该相互返还。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郭某、张某向原告彭某返还4万元;原告返还两被告青花瓷等9件物品。被告郭某、张某不服此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此审理认为:郭某、张某夫妇与彭某之间的买卖关系虽然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买卖时,郭某称9件物品系张某的母亲遗留的,

且物品上印有“康熙年制”的字样,致使彭某产生重大误解,作出了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故双方的买卖行为应予撤销。据此判决维持法院一审民事判决。

【法理研究】

本案的关键在于原告彭某以4万元购买了被告9件非文物物品,是否属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认识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失,或者根本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本案原告彭某在被告家看到青花瓷等9件物品,并看到有的物品上印有“康熙年制”的字样,由于自己对9件物品的错误认识,加之听了被告介绍是其母亲遗留的物品,便把9件物品认为是文物,作出了以4万元买这9件物品的意思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其真实意思表示是以4万元买回9件古董。结果他买回的9件物品中有8件并非是古董,而属现代仿制品,价值仅1000多元,很显然9件物品,为仿制品,与其购买古董的真实意思表示时相背离的,这使原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其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和后果符合上述“重大误解”构成的规定,应确认为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根据《民法通则》第59条第1款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变更或撤销。被告撤销的民事行为从开始起就无效。《合同法》第54条第1款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审法院撤销双方买卖行为,并按无效民事行为处理本案的法律后果,判令双方相互返还财产,是正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