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讲座心得-老师工作压力缓解方法与技巧
心理讲座心得:关于老师工作压力如何缓解方法与技巧
8月18日听了xx区总工会心理咨询协会宋xx老师的关于老
师工作压力自我的方法与技巧这一讲座。
由于停电和阴沉的天气
作用下,心情不是太好。
正如宋老师所说的那样,压力是对客观
事物产生的悲观情绪。
我们去听讲座,似乎也都是不情愿去的。
再压上这1000字的心得要写,很郁闷很压抑。
宋老师说,这是心
理讲座,大家都放轻松。
我们一行人坐在后面,而前面的坐位都
空着。
看来所有三小的老师对这种讲座似乎也是有着抵触的心理。
由于停电,没有灯,没有PPT,更没有话筒扩大音量,在座的老师就像学生一样,感受到讲座的枯燥。
时间就这样流逝了。
如
果说这个讲座是为了让教师自我疏解压力,在我看来还不如让我
们在办公室里听听音乐看看书。
谈到看书,一直以来都没空看书,据统计我国国民人均纸质
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为77.20期和6.56期,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
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仅比xxxx年增长不到0.04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5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
说实话,我宁愿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也不愿浪费时间在那边。
讲座讲到后面,老师们都在做自己的事,虽然我承认这样对
讲课的老师极其的不尊重,但是我觉得被逼着听课也是一种压力。
就好像学生逼着交作业一样。
不想学就让他们自由发展。
一直都
觉得有了兴趣才能学的更好。
在这忙碌的社会中,做人真辛苦,
做教师更辛苦。
每个人在网上拷贝来的东西往往不是真实的。
只
是鼠标点击几下的小动作而已,用大量的时间浪费用鼠标点击收尾。
这就是我们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文章。
韩寒说让教育部取
消作文。
我强烈要求心得体会应该是自主自愿的写。
不然这心理
培训只能给老师们增加负担。
也可以这么说,想听就听,不想听
自己看着办。
也许领导说了,人都有惰性,鞭策一下会有动力。
整个中国社会都是“应付主义”“拿来主义”“形式主义”真正
能有真功夫的不是没有,是少得可怜。
曾经有过一个笑话,说大学里的学生分三类,考试作弊的将
来毕业后大多做老板,跟老师拍马屁搞好关系的将来定是政界高手,埋头苦读的那种只能当老师。
那么老师这个群体又能分成几
类呢。
完全的社会缩影。
讲座真没学到什么,只是劳心劳时。
要
放轻松缓解各种压力谈何容易,一句要调节就能全部搞定了吗?
一句话总结一下,整个讲座让我明白中国人的劣根的严重性。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原来也是一种心理调节。
然后应对这种
劣根性有退后一步的再退后一步的措施。
我的个人观点是,活着
就抛开一切留下该留的东西。
就像她说的某某人的五样东西,最
后所留下的只是那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