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心功能不全 ppt课件
4.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分子 细胞 组织 器官
肌球蛋白头
部比例减小, ATP酶活性 下降。
细胞表面积增 加相对↓,质膜 离子转运能力 下降;线粒体
数目相对↓
Cap分布稀
疏, 冠脉微 循环障碍
心肌交感N分
布稀疏,去甲 肾上腺素含量 减少。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有代偿作用。
肌源性扩张:
不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无代偿意义。
心脏代偿 3. 心肌肥大
心率加快 心脏扩张 心肌肥大
最经济、持久、有效
负荷 肌纤维 增生方式 室壁 心腔扩张
向心性 压力 增粗 并联 心肌肥大
厚 不明显
离心性 容量 拉长 串联 心肌肥大
薄 明显
心脏 心外
心输出量
正常CO
低输出量性
高输出量性
部位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舒缩功能
收缩性衰竭 舒张性衰竭
第二节 机体的代偿活动
心脏代偿 心外代偿
心率加快 心脏扩张 心肌肥大
血容量增加 血液重分布 组织细胞用氧能力增强 红细胞增多
心脏代偿
1.心率加快
心率加快 心脏扩张 心肌肥大
快捷、有效、不经济
机制: 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
ATP
肌酸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CP)
磷酸肌酸激酶活性↓;线粒体结构改变
储能的CP↓
(3)能量利用障碍
化学能 肌球蛋白ATP酶 机械能
心脏负荷过重 心肌过度肥大 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下降
肌球蛋白同工酶比较
V1
V2
V3
组成 aa
ab
活bb性 最高
较低
最低
肌球蛋白ATPase活性降低
3.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
ATP缺乏
肌球蛋白 + 肌动蛋白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3.心室舒张势能降低
4.心室顺应性降低
心室顺应性:
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发生的容积 改变(dV/dp)
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具体机制:
心肌结构的破坏 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1. 心肌结构的破坏:
(1)心肌细胞坏死 (necrosis)
严重心肌梗塞、心肌炎和心肌病……
(2)心肌细胞凋亡(apoptosis)
氧化应激、细胞因子、钙失稳态、线粒体功能异常
2.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内容提要
病因、诱因和分类 机体的代偿活动 发病机制 器官功能代谢变化 防治原则
第一节
心衰的原因、诱因与分类
Causes 、Precipitating and Classification
一 原因(Causes) 心肌损害 负荷过度
心肌病变 能量障碍 压力负荷 容量负荷
二 诱因(Pr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pitating)
心率加快 心脏扩张 心肌肥大
血容量增加 血液重分布 组织细胞用氧能力增强 红细胞增多
心外代偿
1. 血容量增加
RAAS系统 ADH PGI2 PGE2
2. 血流重分布
3. 组织细胞用氧能力增强
线粒体数目增加; 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强 糖酵解过程增强; 肌红蛋白含量增多
4. 红细胞增多: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钙离子复位延缓 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心室舒张势能降低 心室顺应性下降
1. Ca2+复位延迟
心肌缺血、缺氧等
ATP↓
酸中毒
钙外排减少 钙泵活性↓,肌质网摄取钙的能力↓
胞浆Ca浓度下降缓慢
2.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收缩: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ATP
舒张:肌球蛋白 + 肌动蛋白
( 2 ) 胞外Ca2+内流障碍:
电压依赖型Ca2+通道:受膜电位调节
受体操纵型Ca2+通道:受膜上β-受体和激素调节
酸中毒时跨膜电位降低,阻碍电压依赖型Ca2+通道开放 肥大心肌β受体密度降低,受体操纵型Ca2+通道开放障碍。
( 3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酸中毒
H+与Ca2+竞争肌钙蛋白的结合位点 H+ 使肌浆网与Ca2+亲和力↑,除极时Ca2+释放缓慢 K+与Ca2+竞争
●发热代谢率↑
1. 感染
● HR↑ ●内毒素抑制心肌舒缩
●呼吸道感染加重右室压力负荷
2. 水、电、酸碱代谢紊乱
●酸中毒 ●高血钾
3. 心律失常 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下降
●疼痛 ●精神紧张
4. 妊娠与分娩 ●高动力循环状态
三 分类
(Classification)
轻度 病情 中度
重度
病程 急性 慢性
●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 ●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泵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
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收缩 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输 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 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心衰 缺氧 刺激骨髓造血 类型?
RBC↑
有利:携氧能力↑ 不利:血粘度↑;后负荷↑
第三节
心衰的发病机制
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1. 肌节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
收缩蛋白
向肌球蛋白 调节蛋白
肌钙蛋白
2. 钙离子
3. ATP
心衰的发病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代偿意义: 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
心率>180次/分,无代偿意义!
心脏代偿
心率加快 心脏扩张
心肌肥大
2. 心脏扩张
正常:1.7-2.1 最适初长度:2.2 初长度:>2.2
The Frank-Starling Mechanism
在一定范围内,心肌的收缩力与心肌纤维的初 长度成正比。
紧张源性扩张:
正常心肌兴奋-收缩耦联
肌浆网Ca2+处 理功能
Ca2+内流
Ca2+与肌钙 蛋白结合障碍
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 1 ) 肌浆网Ca2+处理功能障碍:
心肌ATP↓,肌浆网Ca2+泵活性减弱 复极化:肌浆网摄取储存的Ca2+ ↓
兴奋:Ca2+释放减少
Ry-受体
Ca2+
H+
钙储存蛋白
Ca2+
肌浆网
Ry-受体减少 H +浓度增加
能量产生
脂肪酸 乳酸 丙酮酸 葡萄糖 氨基酸
乙酰 草酰 琥珀 CoA 乙酸 酸
CO2
O2
能量储存
CP
ATP ADP
Pi
H2O
能量利用
Actin Actin
+ Myosin Ca 2+f
Ca2+b
做功
Ca2+
去 极 化
( 1 )能量生成障碍
心肌缺血、缺氧
多种能源物质
缺O2 缺VitB1
ATP↓
( 2 )能量储存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