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同体与一中联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的通知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X一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的主渠道。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创新素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研究,将创新素养教育与教研共同体活动、盐同红教学教研精准帮扶、党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教研共同体校际间的交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经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党支部和X一中党支部共同协商,报请市教研室通过,决定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教研专题”活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策略研讨二、活动时间X月X日~X月X日三、活动地点1.理论研修:在各成员学校和X一中线上或线下进行;2.专题培训:在X中学初中部进行;3.备课磨课活动:在各成员学校和X一中线上或线下进行;4.诊课活动:在X中学初中部进行;5.主题党日、展课、研课活动:在X一中进行。
四、活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地理、历史、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五、活动单位(一)主办单位:X市教研室(二)承办单位:X中学初中部党支部(三)协办单位:X中心学校、X中学、X一中六、活动形式紧扣“创新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策略研讨”这一主题,开展党员教师、名优骨干教师与青年特岗教师共同研修、共同培训、共同备课、共同磨课、共同展课、共同研课等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七、活动内容(一)共同研修:围绕活动主题,紧扣“有效研修”要求,组织各支部党员和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学习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在“两会专访”中关于“创新”的讲话精神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在初中以下学校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全面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通知》《关于初中以下学段深入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市教育局《关于X市区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行创新素养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领会其精神,了解创新素养教育的实施背景、目的、意义和要求。
搜集有关创新素养教育的案例以及理论性文章,汇集成册,印发给各参与活动教师,使教师从理论上充分了解创新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办法和要求,增进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主题党日:在X中学初中部进行共同培训当天,组织全体参与培训的教研共同体学校和X一中的党员和教师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党日活动由各参与单位党支部书记共同主持,开展“戴党徽、唱党歌、听党课、写誓词”等活动,以此激发党员爱岗敬业、奉献创造的品质精神,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促进X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教师集体观看《引领教师走上合作研究的幸福之路——X市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教研专题片,然后开展共同培训活动。
(三)共同培训:围绕活动主题,紧扣“有效培训”要求,组织各支部党员和教师共同参加培训活动。
邀请X市教研室主任X论证、审定教研共同体活动方案,并面向参与学校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进行一级培训,弄清楚此次活动的背景、意义和要求;由X中学初中部副校长X解读X市教研室《关于教研共同体与X 一中联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的通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掌握操作要领;由X中学初中部教务主任X和X中学初中部教师X 分别以数学课和思品课为例做关于“创新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策略研讨”的专题讲座,使教师初步了解课堂教学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策略与措施;(四)共同备课:围绕活动要求,按照“有效备课”要求,由教研共同体各成员学校与X一中党员教师、名优骨干教师和青年特岗教师组成备课团队,按照“团队研究→个人备课→个人授课→集体磨课→个人反思→完善教案”的程序开展“线下”或者“线上”共同备课活动,将团队优势转化为个人智慧,帮扶青年特岗教师掌握备课的基本要求,提高其研课能力。
共同备课除落实常规教学要求之外,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创新素养教育因素,凸显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五)共同磨课:围绕活动要求,紧扣“有效磨课”要求,在教研共同体各成员学校内以学科组或者跨学科组建校级教研共同体,共同开展校级“磨课”活动。
磨课可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个人试讲与集体会诊相结合、上课与听课、说课、议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紧扣活动主题,突出活动主题,不得脱离活动主题或者游离于主题之外开展磨课活动,力求通过校级间的磨课活动,磨出一节符合活动主题、落实创新素养教育要求的“好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方法和策略。
在此基础上推选出校级“好课”课例参加教研共同体的校际共同展课活动,展示校级磨课的初步成果,便于激活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教师对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度思考,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贯彻落实。
(六)共同展课:紧扣“有效上课”要求,开展校际间共同“展课”活动,集中展示、交流校级磨课成果,进一步探讨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行动策略。
展课必须按照如下要求进行:一是展示磨课,由教研共同体各成员学校推选出的课例参加展示活动。
二是展示说课,由参与活动采用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的方式,说课前的设计思路、方法与策略预估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缘由,说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改进策略。
三是展示上课,由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选送的教师分别展示自己的课例,集中展示自己如何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各教研共同体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听课活动,观察做课教师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创新素养教育因素,以及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借鉴其做法并激活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
四是展示议课,采取中心发言人议课与学科教研员议课和参与教师的共同议课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评议做课教师的说课与上课情况,重点评议做课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落实创新素养教育方面的行动策略以及带给全体参与活动的启迪与思考。
五是展示辩课,由中心发言人和与会教师分别结合教师展示的课例,发表自己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对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整个展课活动要紧扣活动主题,不得游离于主题之外进行面面俱到的说课、上课或者议课。
要重点探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以及创新素养教育培养的方法以及策略及其达成情况,以反思不足,分析原因,寻找策略。
(七)共同送课:校际展课活动结束后,由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集体商量,按照校际展课的情况,根据X一中的需要,推选出优秀课例开展共同送课活动,展示校际展课的成果,引发受帮扶学校对本校推进创新素养的思考,带动受帮扶学校共同推进对创新素养教育背景和要求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
选送的课例必须是符合活动主题要求的、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能引领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方向的、能带动受帮扶学校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共同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课例。
共同送课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校际展开时的要求一致。
(八)共同总结:所有活动结束后,由X中学初中部牵头、其他共同体成员学校全体参与,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
总结要梳理出本次活动的突出亮点、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思路,重点总结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便于引领和指导今后的培养和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工作。
总结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教研室。
若有可能,形成理论研究论文,在宁夏教育上发表。
八、活动步骤第一阶段:活动准备(X月X日~X月X日)承办单位与共同体学校及帮扶学校沟通,初步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拟定实施方案,上报教研室进行审核。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月X日~X月X日)1.共同研修(X月日—X月X日)共同体学校学习相关创新教育的理论文章或文献,收集并汇编成册,印发参与活动的有关教师;2.共同培训(X月X日)在参加市教研室一级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教研共同体二级培训。
3.共同备课、磨课(X月日--X月X日)组建校级学科教研共同体,进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集体磨课,开展说课、上课、听课、议课、辩课等活动,推选出校级优秀课例参加校际展课活动。
4.校际展课(X月X日)教研共同体各学校选送优秀课例分学科在X中学初中部开展集中“共同说课”“共同上课”“共同议课”“辩课”等展课研讨活动。
5.共同送课(X月X日)选送优秀课例到X一中进行送课。
(三)总结阶段(X月X日—X月X日)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将本活动周期内的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装订,上报教研室及基教科备案。
九、活动要求(一)各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头参与备课、上课、说课、磨课、研课等系列活动,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去影响、引导青年教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二)参与活动教师要紧紧围绕主题来设计和安排整个活动,确保这一活动主题落实在每个教学和研讨环节之中,做到紧扣活动主题来备课、上课、磨课、展课,增强此次活动的针对性。
(三)基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承担此次共同体学校和X一中主体必须是青年(特岗)教师,做课时间为40分钟;担任“中心发言人”的主体必须是共同体学校市级以上骨干或名优教师,名优骨干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四)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和X一中要成立各学科教研团队,由专人负责组织教师全程参与学习、交流、展课、研讨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五)由X中学初中部牵头、其他成员校配合,根据活动主题,从备课、说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学生、课堂实效等环节研制出评价标准,活动前印发各展课教师,以备参加活动教师之用。
推选出“好课”到X一中“送课”的教师名单以X中学初中部最终确定的名单为准。
(六)X中学初中部做好文本、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工作,活动结束后打包上报市教研室存档。
同时,将活动的有关文本资料(含教研室活动通知、学校活动安排、文献资料、议课提纲、教学设计、活动简报)装订成册,上报市教研室,并将活动简报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通过“X教育”公众号和“教研之家”微信群发表。
(七)X中学初中部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安排、活动设施的准备和学生的组织工作,满足教师开展活动的基本要求;各有关学校要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协调、支持等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参与活动的各位教师要珍惜机会,认真对待,精心准备,用心、用情、用智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八)共同体成员学校和X一中安排好参加活动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协调,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九)此次活动周期较长,相关人员将乘车赴X一中,X中学初中部安排出行用车,确保用车安全、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