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决反对酗酒恶习 有效防止违法犯罪

坚决反对酗酒恶习 有效防止违法犯罪

坚决反对酗酒恶习有效防止违法犯罪在人们的生活中,酒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庸讳言。

请看:从战场上凯旋归来时有庆功酒,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就有“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激昂唱词;与远行的朋友依依惜别时则有十里长亭的送别酒,唐朝诗人王维就写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用酒表达了一种忧郁的离情别绪;还有新婚时的交杯酒,传统节日里的喜庆酒,等等。

所以说,喝酒在现实生活中实属平常之事,它可以给生活以点缀,使人们加深友情,密切亲情,浓化节日氛围,确有一定益处,这也是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喝酒与酗酒则有根本的区别,喝酒一旦变为酗酒,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军的条令条例中也有关于严禁酗酒的规定。

就是内务条令第九十七条:“军人不得酗酒、赌博和打架斗殴”;第九十八条:“军人不得到地方酒吧......等场所消费娱乐。

”一、酗酒的危害及其表现什么是酗酒呢?辞典上讲,酗酒,就是经常无节制地喝酒,也指喝醉了酒撒酒疯。

我们军营是严禁酗酒的。

我们千军万马的军队要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是靠它有着铁的纪律,这个纪律是建立在全军官兵自觉执行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的指战员都能自觉地遵守“严禁酗酒”的纪律规定,就不会发生因酗酒而落伤残的事,就不会发生因酗酒而镣铐加身的事,就不会因酗酒而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葬送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么酗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一)损害身心健康。

俗话说:“饮酒少许,壮心提神;豪饮过度,伤身之源。

”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说到酒的气味,有点苦,有点甜,有点辣,“大热有毒”,经常饮酒会伤神损寿,“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

“过饮不节,杀人顷刻!”李时珍的忠告并没有过时,从近年来一些酒后杀人的案例中已得至确切的印证。

所以说,酗酒无度,则贻害无穷。

某部战士小田刚到部队时是满身的腱子肉,谁见了都羡慕,可他入伍一年多后染上了酒瘾。

经常对战友说,我这么大的一棵人参(身)还不得用酒泡啊,并以此为理论,只要有机会他都来上几口。

有一次来了一个老乡,同乡小王怕陪不好,特意请小田去助阵。

酒桌上小田为了显示自己的“海量”,先来个下马威,一小碗55度的老白干一饮而尽。

他的对手更不示弱,心平气和地说:“我先把这碗补上,咱好事成双。

”接着没吃菜又喝下一小碗。

小田见人家比自己多喝了一碗。

好象蒙受了奇耻大辱,接着又强挺着喝了二碗,心里好象平衡了,但万没想到两眼一黑,身体却失去了平衡,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后来因此得了一个雅号“田小碗”。

但不久他的胃也切除了五分之二,体形变得像螳螂一样。

(二)易导致违法犯罪。

我国《刑法》在第十八条第四款中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醉酒的人,在醉酒的状态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但并未丧失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而且醉酒的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醉酒之前应当预见的,而且醉酒的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如果是在醉酒之后犯了罪触犯了刑律,就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是法律对醉酒的人犯罪的法律规定。

如果说人们对酗酒伤身还不很重视的话,那么酗酒后犯罪确实应该使广大官兵深恶痛绝。

现在社会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军营里酗酒后犯罪寻衅滋事的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在各种类型的犯罪中,都有酗酒后犯罪的案例。

特别是一些重大恶性案件,由酗酒引了的所占比例就更大了。

医学家经过临床实践也做过这样的结论,“当人体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4%时,饮酒者的大脑抑制力就明显减弱,进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变得十分粗野好斗。

“这些都是学者理论上的见解。

还是让我们翻开军事法院的审判卷宗,看看因酗酒而导致刑事犯罪的真实记录吧!第一类是易造成酒后冲动伤人。

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虽然我们部队中一向反对搞狭隘的老乡观念,但对同乡间的正常交往是从来没有制止过的。

然而在某边防哨所,战士周某却用他酗酒后的实际行动,演出了一幕”老乡见老乡,匕首对棍棒“的悲剧。

那是1989年初冬的一天,一位其他哨所的老乡远道而来,帮助周某他们哨所打过冬的柴草。

一大早他们一行四人就带着工具向山里出发,他们四人中因为有三人是老乡,所以边干边唠。

还没到下午二点,他们已砍了满满一车干柴。

运回哨所后他们见一冬的取暖、烧饭用的些草都解决了,很是高兴。

为了庆贺自己的劳动果实,加上对来帮忙的老乡表示感谢,四人决定喝点酒解乏助兴。

四人分头行动,不一会儿就准备好了一桌洒菜,推杯换盏之间,不到二小时工夫,三瓶酒全都见底了。

桌上的菜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所剩无几。

这时四人眼珠瞪得溜圆,室内“气温骤变”。

四人开始指责对方平日不够意思的地方。

周某对同乡小李说:“前几天你真不够哥们儿意思,拿出去一袋面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小李大声反问道,“上个月结余40元钱我也没花着啊?”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就动起手来,先是大勺对板凳,后来小李到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周某也把平时私藏的匕首找了出来,照小李的前胸扎了一刀,不偏不倚正好扎在心脏上,小李应声倒下,后及时招呼人将小李送往镇医院抢救,可未赶到医院就因失血过多而休克死亡。

周某因故意伤害(致死)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饮酒是发案的导火索。

第二类是易导致侵财犯罪。

某部战士王某,自幼娇生惯养,贪图享受。

入伍后经常与老乡一起喝酒,当家里给的钱喝光以后,他想,我家里也不富裕,老向家里要钱也不好意思,于是蒙生了盗窃的念头。

在一天晚饭后,他趁部队看电影之机,携带工具到军需库盗窃价值7900余元的军需物资。

后被军事法院判了刑,把他送到牢狱的最后原因还是酒。

(三)酗酒误事酿祸端。

自古以来,因酗酒而贻误战机,泄露国家军事秘密以及不能完成正常工作勤务的事例不可胜数。

大家都熟悉三国时蜀国的猛将张飞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

但他有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嗜酒如命,正是这个恶习葬送了他的性命。

关羽兵败荆州后,刘备派张飞伐吴为关羽报仇。

临行前,刘备再三告诫张飞:“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打健儿,而今复令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今后宜宽容,不可如前。

”但张飞领兵出征后,却臵刘备的叮嘱不顾,最后终因酒后不省人事被部将杀死。

一代咤风云的猛将没死于疆场,却丧命于杯中之物,令人扼腕叹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妄图称霸世界。

正当他们的对外侵略畅行无阴时,1916年2月,在法国的凡尔登战役中却挨了当头一棒。

对于凡尔登战役中法军大胜德军惨败,不知内幕的人一直认为是法军靠大纵深防御战取的胜利,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更主要的是在这次战役尚未打响之前,法军方面就早早地获取了德军要大举进攻的情报。

而这份绝密情报不是靠抓舌头,秘密窃取得来的,而是一德军将领酒后吐真言,泄露了天机。

当时这位将军在一次宴会上多喝了几杯后,对同桌的人炫耀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的政策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不久德军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有决定性的全面攻势。

这次战役必将结束这场战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位客人把情报当成商品卖给了美国情报部门,他们又转告了法国。

法国经过多方面了解证实了这一情报的可靠性。

一次,团里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开会时间过去十几分钟了,仍不见三营的干部。

原来营部通信员接到通知后,因为老乡来找他喝酒,忘记了通知,结果误了来,因此受到处分。

象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战争时期,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二、酗酒现象成因探析部队作为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群体,酗酒不仅影响官兵关系的和谐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而且影响部队的稳定。

那么酗酒的问题为什么久禁不止呢?分析起来,酗酒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酒交友。

有的战士入伍之前就打下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思想烙印,到了部队以后就热衷于拉关系、交朋友。

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些战士的动机是平时广交朋友,来日有事大家伸手;认为烟酒不分家,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有的为了转改志愿兵等作远期投资;而个别干部却把喝酒作为笼络战士、密切感情、提高个人威信的途径。

二是羡慕腐朽生活方式,追求个人享受。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

有的同志看到地方人员出没于高档酒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中十分羡慕。

他们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勤奋工作、爱岗敬业、进取成才上,而是把心思放在了追求个人享受上,盲目地认为人生难得几回醉,一醉方休更风流,从而在酗酒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三是遇到难以排解的苦恼时借酒消愁。

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这术或样的使人忧愁的事情发生。

有的同志遇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不是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去解决而是借酒浇愁。

正如古人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结果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自己在更深的忧愁中沉沦,成为酒的“牺牲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坚决与酗酒行为作斗争,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军人(一)要注意自尊自爱,树立良好的军人形象。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受别人的歧视;自爱,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名誉。

一个人有了自尊,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人生的一个侧面获得了价值实现。

那么酗酒的人是否自尊自爱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前面已经给大家列举了酗酒的危害及其表现,爱喝酒的人在酗酒后大都神智不清,胡言乱语,忘乎所以,更有甚者是撒酒疯,事后成为众口相传的笑料。

所以说酗酒后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尊,名声和名誉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而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我们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的一员,如果酒后无德,形象不端,丧失自尊,已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影响到部队的声誉和军人的威信。

试想,如果有的同志身穿军装在地方的饭店里饮酒过度,在大街上打“醉拳”或者醉卧街头,会给人民群众造成一种什么印象,况且这也是部队纪律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自尊自爱,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同酗酒行为作斗争。

首先,要从维护部队的声誉出发,杜绝酗酒。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部队的良好形象,每个同志对酗酒的行为都有批评和监督之责。

对那些喜欢贪杯的同志,要洁身自爱,自觉摒弃酗酒的恶习,把主要的精力放到爱军习武上,争取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要增强法制观念。

每个同志都要从守法的高度认识严禁酗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爱贪杯的同志更要在思想上敲响警钟,努力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军人。

(二)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一些战士爱喝酒,多与理想信念淡化、文化基础较差、生活情趣贫乏有关。

他们或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或是缺乏精神寄托,走上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之路。

知识的贫乏必然导致精神空虚,精神的空虚又是堕落之源。

可以说经常酗酒的同志已经到了堕落的边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