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师初中物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最新教师初中物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教师初中物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师经验交流个人经验交流材料美术组于晓英我任美术教学工作已快十年了,多年来面对许许多多不太重视美育的学生,我感到作为美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都要建立在师生交流上,建立感情、理解学生、从严要求、与科学沟通,缺一不可。

现就我的(请你继续关注w)体会谈一谈以下的几点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课堂“小调皮”学生?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而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呢?我们美术教师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最近几年来,我尝试了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负责收美术作业,对于违反纪律情节稍重的学生,我罚他到黑板上演示与示范一个作画步骤。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

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收作业时催促同学尽快完成中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同学们不会再嘲笑他,他也慢慢找到自尊。

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演示与示范,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造型表现是一个考验,对他的绘画技能对胆识都是一种锻炼。

第三:可以令到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

第二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虚心接受批评?记得我刚开始担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情绪是比较激动的,在课堂上看到不顺眼的学生很容易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心里不服,而且影响师生感情。

于是我学习教育心理学书籍,分析学生的优缺点,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第三个问题:如何引导与训练优生帮助带动差生共同进步?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在于全面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进步程度,面对学生一个一个地辅导的时候,几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太理想,这样辅导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本身接受学习的智力程度不一。

把所有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怎样分组,就是每个组都有优生、中差生和差生,让他们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同整个机器,每个组里的学生如同机器里面的每个零件,一个再坏的零件如果没有帮助修理是无论如何也转动不起来了。

记得有一次在工艺制作课上,我曾经讲过给每个组一个小红旗的奖励方法来培养优生带动差生一起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共同交流探究,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

这样可以增加优生的责任感,激励差生的斗志,一当拿到了小红旗,会使他们以后绘画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每一个人对绘画学习不可能永远感兴趣,一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很容易消极,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举一个例子,有个优生抱怨他们第二组同学在学习过程时反应冷淡,不够热情,比如他提出来星期六下午在学校附近搞一次树木速写交流学习,结果表示要参加者寥寥无几,结果泡了汤。

后来我问了其他同学,为什么没有人参加,其他同学说是他的学习方式令人无法接受,他的学习方法多是命令式的,他说:星期六下午速写学习,全组同学都必须参加。

少一个都不能。

优生都喜欢用这种语调,其实很多学生都不太接受这种方式,我教这个优生用这样一种方法:首先讲出这次学习的目标,画出来的效果是如何丰富生动、整个交流学习的安排等等将同学们的胃口先吊起来,提高大家的兴趣,然后最后来问大家:“同学们是觉得这个星期六下午学习好呢还是下周学习好一点?”,这种方法叫做二选一,既暗示了速写学习肯定要做又给全组同学商量时间的余地,而且以这种商量的语气讲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他一讲完组上就讨论的很激烈,有的说这周、有的说那周。

少数几个表示不参加,但大部分人都说下周好点有充分的准备,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在一个星期的准备中几个不太想参加的同学也被感染了,最终的结果是这次速写学习做得比较成功,不仅如此还吸引了第一组学生参加,后来第三、四组也纷纷效仿获小红旗的第二组,使第二组的学生脸上充满了成就之感。

同样的事情但在学习方式和技巧上改动一下取得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同。

2020-12-28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师经验交流初中英语教师经验交流感谢各位老师给我机会在此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英语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学以致用,如果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无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将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鼓舞与激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时常觉得,一个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定会信心大增,会更加努力表现自己。

以下我根据课堂、作业及小测各环节来谈一谈我的教学体会。

课堂上,我会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表现得越有活力,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授新知识之前,我会与学生有个free talk环节,就是运用上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交谈。

教授新知识后,我会留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操练,只有学生开口了,老师才能了解他们的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

我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应该把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老师灌输45分钟的知识不如学生实际操练20分钟的效果好。

我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

课堂上有时会有表演或对话环节,我会请其他同学为表演的小组打分并作出评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小测时,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在这一方面我比较关注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平时,我会经常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落后的原因,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同时根据水平不同,给他们布置相对应的小测内容,逐渐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作业检查方面,我会经常向学生展示优秀作业,并进行表扬。

同时,我也会挑一些做的比较粗糙、应付的作业进行对比,但对这部分学生不当堂点名批评,只在私下对他们做出整改要求。

与家长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也能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的学习。

以上是我对于英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若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供意见。

第三篇:初中物理经验交流初中物理经验交流为你提供本文,希望你喜欢!各位老师:下午好!受辅导区指派,让我对初二物理教学做经验介绍,我们主任给我的理由是去年我们学校的物理成绩还可以,一方面我想这得益于我们辅导区物理活动的开展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当然还与我校几位物理老师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

第二个方面由于上学期期末试卷的有些题目来自于模拟试卷abc,据我了解有些学校是没有定的,而我们后期呢,是以abc为重点的,“瞎猫撞了个死老鼠吧”,正好碰到了几道大题目。

其实在坐的很多老师都比我有经验,对物理教学也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今天叫我讲这个经验介绍,真是搬门弄釜了。

那我就谈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吧,有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所以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习兴趣我觉得第一堂课很重要,新教材的第一堂课是不授教学内容的,由引言部分的几个小实验让学生感觉物理是很有趣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讲讲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识,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用一两个故事突出物理这门学科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中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物理的冲动。

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学生,以真挚来感染学生。

四是,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

第二: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几乎所有的新课都安排了实验,并且有时我们为了更好达到目标,我还会增加和改进一些实验,所以我感觉每次上新课之前的备课要比其他学科老师备课做的工作多得多,准备器材啊,实验室没有的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有时来不急或者感觉太烦了,就不做,对照图讲讲,或者用多媒体演示,这样有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对实验的过程印象不深,并且对实验实施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被动接受,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何况今年中考实验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在课标和考试双重压力下,当然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就不得不去认真准备实验课。

在实验时老师扮演引导者,协作者,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真正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解决“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这个问题上,我让学生拿着凸透镜去外面测焦距,学生拿着凸透镜在室外任意选择不同地点进行测量。

通过实际测量、记录、比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

如:为什么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为什么摸起来较厚的凸透镜焦距较短?为什么凹透镜不能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为什么凸透镜能让物体放大而凹透镜不能?怎样才能测出凹透镜的焦距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经历了过程才得到的,在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使思维积极活跃起来。

第三:差生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们教师的难题。

要想把班级教好,使平均分和及格率上去,就必须关注差生,要使他们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比如去年我班有个男生,数学、英语一般考二十几分,语文能接近及格,对于这样一个差生,我当时想这怎么教啊,但是发现这个学生对物理比较感兴趣,大部分时间桌子上都是放的物理书,可能由于我是班主任的原因,他每天回家其他什么都不带,只带一本物理书!( )我当时很感动,就有了想把他教好的冲动。

然后我上课开始关注这个学生,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回答错了问题或者做错了题目也不批评他,总是鼓励他,有了一点成绩就表扬他。

不过我发现他有一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

眼睛时常走神,看黑板看不到重点,这可能是差生的通病。

对于这一情况,我就对我班差生召开了座谈会,对他们提了几点要求:1、要求他们勤记笔记,2、只要掌握三基(基本知识点,基本题目,基本方法)3、每天到老师那问一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