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导读课)教学目标:1、能从封面、封底、目录、前言中获取相关信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愿意读书,想读书。
教学准备:《我的阅读之旅》、《八十天环游地球》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手上拿的这本书叫《八十天环游地球》,我们将阅读这本书。
二指导阅读方法。
1 指导看封面。
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点名交流。
2 指导了解作者。
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结合这个介绍猜猜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
3、指导读“前言”、“导读”、“目录”师: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
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1)(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3)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三、小结方法。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
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福克先生去环游地球,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板书:读)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推进课)教学目标:1、了解环球八十天路线、所经国家等,从而让学生对世界各地区特别是环球时所经历的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2、感受《八十天环游地球》文笔的幽默流畅、情节的波澜起伏。
3、通过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兴趣,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4、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以期最佳的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ppt课件、《我的阅读之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相信同学们读了《八十天环游地球》一段时间后,都见识了“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独特风采。
二、回顾作品,激发兴趣。
(一)读书交流,了解大意1、出示简介:《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
随后他和仆人路路通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等地。
在环绕地球一圈并回到伦敦时,却迟到第一时间五分钟。
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利用时差正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一路上福克的机智、勇敢和毅力都表现了十足的绅士派头,最后抱得美人归——他在印度救出了一个殉葬的王公妻子(爱乌达夫人)。
2、这部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它带领我们游历世界各地,穿越海洋,畅游林海冰原,体验一路的惊险刺激,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二)、精彩瞬间,欣赏情节1、福克的赌约(“是吗?如果您坚持这么说,我倒愿意出四千英镑打赌,看看您是怎样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的。
您的意见怎么样?”“好吧,我同意。
”“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您什么时候动身?”“马上,如果旅行费用由您支付的话。
”福克轻松地说。
“别开玩笑了!继续打牌吧,先生们!”银行家沙利温制止道。
“你们输了!”福格扔下手中的牌,“真正的英国绅士是不随便开玩笑的!我愿意拿出在巴林银行存的两万英镑做赌注,与你们当中的任何人打赌,有异议吗?”“两万英镑!”一旁的五个人异口同声地喊。
福克严肃地点了点头。
斯图亚特等五人很快商量妥了,并接受了建议。
)(学习资料上出示)(1)师:你对这一个赌约怎么看?说说自己的看法!(2)师:是的,当时大多数的人也这样认为。
(ppt出示)(《泰晤士报》、《标准报》、《晚星报》、《每日晨报》和另外二十多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都发表声明,反对福克先生。
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个怪人或是疯子,而和他打赌的那些改良俱乐部的会员们也受到了谴责,所有牵扯在内的人都被认为脑子出了问题。
)(3)师:如果这个长途旅行计划想要成功,就必须让出发和到达的时间衔接得天衣无缝,而这种完美衔接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如果福克误了一班船,哪怕只有几个小时,他就不得不等下一班船,这样的话他的旅程就会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就像有同学说到这是一个冒险!(4)师:其实他的旅途就是一次充满惊险的旅程,请看目录。
(ppt出示)第11章菲利斯·福克出高价买了一头坐骑。
第12章福克和他的同伴冒险穿越森林以及随之发生的事。
第17章新加坡至香港途中发生的事。
第19章路路通对主人太关心了,结果惹了事。
2、冒险穿越森林(走不多时,眼前已呈现出一片蛮荒的景象。
紧接着一大片森林的后面,就是一丛丛乌梅树和棕树。
再往前去就是一大片荒凉贫瘠的平原。
平原上蔓生着荆棘杂树,其中还夹杂着一大堆一大堆的花岗石。
上本德尔汗德这一整块地区,以前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这里住着一些具有狂热宗教信仰的教族,他们在当地还保留着那些最可怕的教规。
英国的统治法规在土王的势力范围内就不能正常执行,至于在文迪亚群山中那些无法接近的地方,那就更加无法管辖了。
路上,他们好几次碰到一群一群杀气腾腾的印度人,瞧着这头奔驰的大象摆出怒气冲冲的姿态。
帕西人总是尽量避开这些人。
)(资料上出示)师:通过这简单的文字,你读出来了什么?你能体会福克先生此时的心情吗?师:其实像这样的经历,书中比比皆是,同学们可以去书中跟随福克先生的脚步,感受那一份惊险刺激。
3、异国情调师:虽然福克先生这一路上伴随着风险,但是有付出,就有收获。
接下来我们放松一下心情。
跟随着福克先生去领略那旅途中的异国风情。
美国西部风光(1)播放美国乡村音乐及美国西部图片(2)师朗读:他们欣赏着从眼前掠过的千变万化的景物:广阔无边的草原,浮现在天边的群山和滚滚流动的小河。
有时可以看到一大群野牛在远处排成大队,它们简直象是一座活动的堤防。
(3)师: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粗犷美丽的西部吧。
(再读摘录的内容)大洋美景(1)师:福克先生跨过大陆,还穿越了海洋,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那一路,你觉得会欣赏到怎么的美景呢?请说一说。
(2)出示图片,欣赏美景。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领略了美国和海洋上的美景,你还想知道他们还有哪些惊险的故事,欣赏到了哪些异国风光吗?那就一起去读完《八十天环游地球》吧!《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读书交流课)教学目标:1、继续感受《八十天环游地球》文笔的幽默流畅、情节的波澜起伏。
2、通过交流汇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3、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以期最佳的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ppt课件、《我的阅读之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先请学生一起来欣赏由著名影星成龙主演的电影,根据凡尔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片段。
2、请学生说说对影片的印象。
3、再让学生谈谈对凡尔纳同名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的印象。
二、交流汇报1、师:福克这一次惊险的路程,我们都说他是疯狂的,但他却实实在在的完成了。
这其中又有多少曲折和惊险呢?2、请小组合作,填完了这张表格,你会对这一次的旅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出示表格:3、分组汇报,师生共同评价4、总结读这本书的方法三、趣味检测(一)选择1.《环游地球八十天》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哪个国家的:()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主人公福克先生和()互为主仆。
A.杰克B.费克斯C.瓦大力D.路路通3.福克和别人打赌八十天能环游地球的赌注是()英镑?A.1万B.2万C.3万D.4万4. 福克因为有()的嫌疑而被苏格兰场警局盯上。
A.偷窃B.抢劫银行C.诈骗D.酒后驾车5. 在下列国家中,()福克没有环游经过。
A. 中国B. 英国C. 日本D.意大利6. 福克环游中国时,当时的皇帝是()A. 同治B. 康熙C. 雍正D. 乾隆7. 福克靠()交通工具渡过了大西洋。
A. 轮船B. 飞艇C. 帆船D. 军舰8. 福克最后娶了()为妻子。
A.奥达公主B. 莉莉C. 安娜D. 杰茜(二)简答1、主人公福克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2、这本书里许多情节都很精彩,福克他们在环游哪个国家时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四、推荐阅读前面老师介绍了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
他的书都像我们今天阅读的《环游地球八十天》一样非常精彩,甚至更精彩,更神秘,更叹服他的科学预见性。
特向大家推荐《神秘岛》《地心游记》等书。
希望大家能继续与凡尔纳、与书中人物对话,来个精神大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