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做内审工作的心情故事

我做内审工作的心情故事

企业大夫的生存价值
——《在路上》一剧的观后感连日的大雨始终浇灭不了我观看《在路上》一剧的激情,它肆意甚至疯狂的挥洒,填充了我对自然、对工作、对人生的感悟。

观看该剧是源于我在对幼儿园审计中痛心、无措时我所尊重的同行的点拨,。

通过观看该剧使我重新诠释和校正了自己对内审的理解,同时也给我做人和做事的行为准则里增加了内容。

一股说不出的力量、一种无法压抑的激情让我想要去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故事发生在龙城市全国百强企业之一的天海集团。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它先后兼并了近二十个大中型企业,业务也随之扩展至机电、电子、纺织、制药、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作为龙城举足轻重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他们的内审人员在审计部长的带领下,基于对企业的热爱、凭着深厚的专业知识、踏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在选项、立项,风险预测上层层把关,将兼并的企业重新整合、打造,不仅使龙城近万名下岗职工得到安置,也不断给天海集团注入新的血液,赢得了龙城市委市政府、集团董事会的高度赞扬,更使董事长孟显龙对他们刮目相看,给他们内审处一把尚方宝剑——内审无禁区,内审报告对集团所有项目都有一票否决权。

他们将天海集团过往的失误与败笔层层剥开,结合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内控制度,并提交给董事会。

这一举动,也将自己摆在了天海集团前任董事长现任龙城市市委书记陈启明的对立面…… 天海集团要与国际巨头布鲁克集团合作了,
八十亿美金眼见要落户龙城,是将“家丑”与辉煌一起外扬,还是捂住盖子,报喜不报忧?这是摆在政府、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考验内审人员这一“企业良心”的诚信“底线”……
把内审人称之为“企业大夫”,这个称号让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这份工作感到荣幸;内审人做到停职以后全体董事都舍不得他走的那份感动,让我感受到了“企业大夫”的生存价值;前董事长因为自己曾经的失误和败笔而去世的惋惜,让我看到了他那视工作为事业的人生追求;审计部长所提交的那一份份坚持原则的审计报告,让我懂得了诚信是成功的基础。

剧中精辟的话语、高水平的沟通、一场又一场充满着语言技巧和心理战术的谈判都是那么地吸引着我。

我非常深刻地记住了董事长孟显龙在回到自己曾经的军营时说的话:“你在路上,我在路上,他也在路上…”,带给我的是一次长久的回味,一次彻底的醒悟。

我回头看我走过的路,那些或深或浅、或左或右的脚印形成了一条很难引人注意的羊肠小道,我仍旧步行在这条自我封闭的小道上。

从入职集团审计部以来,我一直都在没有目标、没有主动意识地从事着我的工作。

在这以前,审计尤其是内审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我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第一次接触自然一样,一点一点地增长着自己的认知和见解。

高平水泥厂事件是我从事内审工作的处女篇,现在看来当时那带着稚气的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都是我成长过程的阶梯。

由于自己不开阔的视野注定我不会用更高的境界和开拓的思路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曾经很多时候我
不知道内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这个目标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应该如何去实现?我目前所做的是否能对得起自己的岗位等等一系列的问号充满了我在内审上异常空白的大脑,于是给领导做决策参考的终极目标与目前能力不匹配的我,让我丢掉了自信,我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我在按着领导教给我的任务机械地完成着,只会为完成这个审计事项去单纯地努力着,也偶尔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去梦想领导能让我去参加一次内审的培训,也偶尔会在一个工作例会上梦想侃侃而谈地我能成为大家关注的主角;于是平常忙于其他社会审计和调查的同时,繁忙的假象掩盖了我所有的孤独和无助,另一种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替代了我对自己的定位;于是我在满足于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里,去更进一步地考取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来向大家展示和证明着自己;一切于是乎的做法让我走的理所当然,让我走得从容不迫,我注意不到本该越走越宽阔的道路在我封闭的视野里窄了、斜了…即使在学习了岗位主人翁精神以后,明白要把自己作为自己岗位的主人,但仍旧找不到方向,我困惑,我孤独……
幼儿园的审计让我意识到了我不该转移自己的主要工作去追逐另外一个领域的成功。

审计调查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开始让我不安,让我失眠,我在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制造和成就了如此诸多且又“全面”的问题时,我又迷失在了找寻答案的路上。

人一旦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忽视外界所有的因素,一次又一次木纳地走在回家必走的大街上,一声高比一声地刺耳地鸣笛,随后一句“神经
病”的提醒才发现我走在路上,我的周围有各种危险的机动车辆。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迷茫的时候,但每个人的解决方式或许又不尽相同。

一句“你的内审工作还只在地板上忙碌,想要达到天花板就看一下《在路上》这部电视剧”的点拨,让我抛弃了所有的疲惫,我开始了我视野开阔的第一步。

带着对剧情的理解与感悟,结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现状,我发现我的眼睛折射的范围远了,我的视野不再局限,在一片需要开拓的空间里,我成了一个有思维的人。

企业里各个角落的东西都让我怀揣了一种猜测,我都有一种想要改进的冲动,我在想我的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我脑子里立刻给自己勾画了一个很好的未来。

现在我不想去过多地阐述工作中的具体构思和遐想,许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如果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我始终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前自己的这次起点。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理解和感悟到的东西转变为行动,去真正地做“企业大夫”,他的生存价值就在于扛住所有治病过程中的艰辛,去让我们的企业长期处于健康状态。

有了“企业大夫”,我们企业的病痛还会多吗?我在努力,他在努力,我相信你也在努力。

集团审计部
徐登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