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力可抗震支吊架技术规格书1、概述1.1 该项目位于广州地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要求,本项目机电工程管线应增设抗震支吊架。
1.2 抗震支吊架主要设计施工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2.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1.3.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3.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5);1.3.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以最终发布稿为标准);1.3.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42-2002;1.3.8《连续热浸镀层结构钢钢板和钢带交货技术条件》(DIN EN 10326-2004);1.3.9《热轧非合金结构钢产品交货技术条件》(DIN EN 10025);1.3.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DIN/ ISO898);1.3.11《抗震工程指导纲要》IBC2009;1.3.12 正式施工蓝图及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单。
2、公司抗震支吊架系统的技术要求抗震支吊架的设计施工,力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
2.1 抗震支吊架系统深化设计概述2.1.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综合管线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抗震支吊架二次深化设计,根据项目的基础信息,输入基本数据,采用专业的建筑机电抗震深化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可分析得出不同安装角度和形式的各种力学信息,准确判断不同状态下支吊架的受力情况。
2.1.2利用专业建筑机电抗震深化软件可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的支吊架综合信息,每个节点自动生成一份《抗震支吊架综合信息表》,表中包括各个节点的支架信息、组件荷载参数、锚栓安装信息、荷载计算信息,安装模型示意图等,利于后期的核查和验收。
2.1.3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利用专业抗震计算软件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支吊架的数量,并准确得出每个节点、每个楼层、每个建筑、每个项目的材料清单,利于最大化的节约成本。
2.1.2可向客户提供二次深化设计后详细的施工图纸、支架布局图、支架详图,以便施工的开展和后期验收的开展。
2.1.3 基于深化设计,向客户提供支吊架材料清单、供货计划及技术服务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衔接。
2.1.4风管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02);水管自重取值标准依据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电缆荷载取值依据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等。
2.1.5公司具备专业的抗震支吊架设计软件和专业的工程师,并具备方案设计的能力和经验,以保证支吊架的安全性。
在施工阶段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的深化设计。
安装方式多样化,可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合理安装方式。
有专业的售后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现场服务。
2.1.6 公司抗震支吊架系统的固定点:2.1.6.1 固定于钢柱及钢梁上的支架,不进行焊接和钻孔,采用专门的夹具进行连接设计;2.1.7 公司抗震支吊架系统刚性及柔性支架:2.1.7.1 所有的抗震综合支吊架设计,都遵循国家相关规范要求;2.1.7.2 抗震综合支吊架有综合的设计方案和详细的节点详图,并提供相应的计算书;2.1.8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抗震支吊架占用空间,以确保机电管线整体的美观与少占用空间。
2.2 抗震支吊架系统深化设计计算说明2.2.1抗震支架的基本设计步骤步骤一: 确定抗震支吊架的位置和取向。
步骤二:确定设计荷载要求。
步骤三:选择正确的抗震支架形状、尺寸以及最大长度。
基于抗震支架与结构的连接布置、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以及计算出的设计荷载,选择抗震支架的类型、尺寸以及最大长度。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的设计载荷和架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选择适当的紧固件类型和规格将抗震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
2.2.2水平地震标准值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取值按下列公式计算αEK =γηζ1ζ2αmax-为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式中αEKγ-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见表1);η-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见表1);ζ1—状态系数;对支撑点低于质心的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0,其余情况取1.0;ζ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α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表2)表1 建筑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和功能系数表2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2.2.3管道荷重计算钢管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15(D-t)t式中:W—钢管的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 D—钢管的外径,单位为毫米,见表4。
t—钢管的厚壁,单位为毫米,见表4。
钢管镀锌后单位长度理论重量计算公式:w´=CWW—钢管镀锌前的单位长度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C—镀锌层的重量系数见表3。
表3 镀锌层的重量系数表4 钢管的公称口径与钢管的外径、壁厚对照表表5 单位满水管道重量2.2.4矩形风管荷载计算风管荷重计算公式:P=1.35×2×(a+b)×L×δ×ρ×10-8式中:P—荷重(N);1.35—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荷载分项系数;a、b—矩形风管宽度、高度(mm);L—支架之间的距离(mm);δ—风管壁厚(mm);ρ—材料的选用密度(kg/m3)。
由上述的公式,即可算得到单位(每米)风管的重量,现计算得部分不同规格风管的管路重量如下表:表6 单位矩形风管管路重量2.2.5圆形风管荷载计算风管荷重计算公式:P=1.35×πxD×L×δ×ρ×10-8式中:P—荷重(N);1.35—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荷载分项系数;D—圆形风管直径(mm);L—支架之间的距离(mm);δ—风管壁厚(mm);ρ—材料的选用密度(kg/m3)。
由上述的公式,即可算得到单位(每米)风管的重量,现计算得部分不同规格风管的管路重量如下表:表7 单位圆形风管管路重量2.3 材料概述2.3.1公司抗震支吊架产品由C型槽钢以及相关零配件组成,并通过锚栓或相关零配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2.3.2抗震支吊架标准产品,在现场除型材和螺杆需切割及开孔外不需焊接和其它机械加工。
C型槽钢壁厚不小于2.5mm,连接件厚度不小于6mm,型材规格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并在技术规格书中做出明确。
2.3.3抗震支吊架C型槽钢内缘有齿牙,且齿牙平均深度不小于0.9毫米,并且所有配件的连接依靠机械咬合实现,严禁任何以配件的摩擦作用来承载的安装方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
2.3.4材质特点:C型槽钢、管卡及各种连接件: Q235钢;螺栓: 8.8级;弹簧螺母和六角螺母: 8.8级。
2.3.5 C型槽钢的表面防腐处理采用热浸镀锌,热浸镀锌厚度:主材料不低于45μm,辅件材料不低于13μm,符合《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GB13912-2002)国标标准及《连续热浸镀层结构钢钢板和钢带交货技术条件》(DIN EN 10326-2004)。
2.3.6 管线连接部件和建筑结构连接部件的表面防腐处理采用锌铬涂层处理,涂层厚度不低于8μm,符合《GB/T18684-2002 锌铬涂层技术条件》条件要求。
2.3.7 主要功能连接件的螺栓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标准要求;螺母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的要求2.3.8 抗震支吊架管卡内需配惰性橡胶内衬垫,以达到绝缘的效果。
2.3.9双拼槽钢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不采用螺栓连接。
2.3.10 抗震支吊架系统,具有抗震测试报告。
2.3.11公司具备研发能力和独立的试验室,能够提供抗震支吊架各部件的承载力数据以及相关的试验报告。
2.3.12公司拥有抗震支撑系统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产品优势。
2.4 基本构件性能参数2.4.1管夹类2.4.2连接构件类2.4.3螺杆类2.4.4型钢类载荷推算公式为:2.4.5锚栓类2.5 公司抗震支吊架系统施工组织说明2.5.1 公司有专业的施工队伍负责抗震支吊架的施工组织工作;2.5.2 施工队伍以及相关深化设计技术人员会进驻现场,根据最终抗震支吊架系统正式施工图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设计施工。
2.6 抗震支吊架系统施工说明2.6.1 抗震支架装配施工都严格按照设计确认的抗震支吊架深化设计图纸施工2.6.2 所有管道的抗震支吊架的布置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按照标准图集中的要求制作与安装2.6.3 主材型钢标准长度为6.0米,施工时根据需求用机械方式自由剪裁,切口清理毛刺;系统拼装时所要求的锁紧扭力遵循技术文件中标明的数值。
2.6.4 施工时会有专业深化设计师在现场指导组织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加以施工处理。
2.6.5 在结构墙梁柱上开孔施工时遵循公司结构工程师的施工技术指导,保证符合结构安全性能要求。
2.6.6 拼装好的支架有外露的切口处,会用专用的塑胶保护端盖或专用镀锌防腐漆可靠加以封护。
2.6.7 支架的固定:现场施工时,抗震支吊架设计技术人员配合施工人员做施工技术交底并现场指导安装。
现场深化设计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安装方式。
2.7几种管道基本支撑系统安装详图2.7.2组合管支撑系统安装详图2.7.4圆形风管支撑系统安装详图2.8 公司抗震支吊架系统具备的权威机构认证报告及资料:2.8.1管束系统具备耐火等级测试报告以及整体防火测试报告,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防火时效。
2.8.2 拥有国家级检测机关出具的力学测试报告。
2.8.3 所有连接件相应的承载力学测试报告,并提供抗震模拟测试报告。
2.8.4提供完整的设计和安装的一整套资料,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