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知识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等。
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1]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1]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弃物,简称固体废物或固废,俗称垃圾,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所谓废弃物,顾名思义,就是指特定条件下对某一活动而言无用、不要而丢弃的物品、物质;广义而言,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狭义而言,多指固体废弃物或含多量固体的废弃物;但需要说明,“无用、不要”是相对的,并不表示丢弃的废弃物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当技术、环境等条件改变或活动方式、方法、目的改变后,被丢弃的废弃物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这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基础。
人类活动、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自然环境演变,只要消耗物质资源,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就人类活动而言,社会化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产品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也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一样也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土地使用的各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市政设施、文化娱乐区、户外空地等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类活动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有:(1): 人类认识能力限制,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枯死等;(2): 规划水平、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等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机加工边角边料、不合格产品等;(3): 物质变化规律限制,导致物品、物质功能的演变,如甘蔗渣、炉渣、尾矿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报废产品、腐变食物等;(4): 追求自利无限化、虚荣心等心理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过度包装等。
分类根据废弃物来源,固体废弃物分为生活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固体废弃物。
生活废弃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废弃物,由日常生活垃圾和保洁垃圾、商业垃圾、医疗服务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文化娱乐业垃圾等为生活提供服务的商业或事业产生的垃圾组成;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包括科研)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渣、废屑、污泥、尾矿等废弃物;农业固体废物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科研)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农业产业产生的废弃物。
如果把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称为产业垃圾,固体废弃物可笼统地分为日常生活垃圾和产业固体废弃物(包括与产业相关的事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大类。
表1.1给出了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其分类[3]。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其分类土地使用功能区废弃物来源 废弃物分类 废弃物组成住宅区 各型住宅、公寓 生活垃圾 日常生活垃圾 厨余垃圾、包装废物、粪渣、灰烬、绿化垃圾、特殊废弃物户外空地、水域 公路、街道、人行道、巷弄、公园、游戏游乐场、海滨 保洁垃圾 扫集物(枝叶、泥土、泥沙、动物尸骸、水浮莲)、绿化垃圾、特殊废弃物商业区 商店、餐厅、市场、办公室、旅馆、印刷厂、修车厂、医院、机关商业垃圾 餐厨垃圾、包装废物、动物尸骸、灰烬、建筑废弃物、绿化垃圾、特殊废弃物水或污水处理厂净水厂、污水厂 市政废物 污泥工业区 建筑营造或拆毁、各类工业、矿厂、火力电厂工业废弃物 建筑废弃物、废渣、废屑、废塑胶、废弃化学品、污泥、尾矿、包装废物、绿化垃圾、特殊废弃物农业区 田野、农场、林场、禽畜养殖场、牛奶场、牧场农业废弃物 农资废弃物、农作物废弃物、粪渣、动物尸骸、绿化垃圾、特殊废弃物 农村地区 住宅区、农业区、户外空地、废污处理场、少数工业或商业农村废弃物 以上全部城市地区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户外空地、城市废弃物 以上全部废污处理厂、少数农业 注:特殊废弃物包括大件家具家电及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化学反应性、致病性的有害、有毒、危险废弃物。
表1.1列出了农村废弃物与城市废弃物。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引起城乡废弃物组成、性质存在差异。
城市固体废弃物以产业废弃物为主要组成,产业废弃物产量约为日常生活垃圾产量的6至8倍;农村固体废弃物以农业废弃物,尤其是农作物废弃物(包括腐坏农产品),为主要组成,其次是农资垃圾和生活垃圾。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式较多,除上述分类方式外,还可根据废弃物性质、形态或处理方法等进行分类。
根据性质,固体废弃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根据危害性,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根据形态,可分为固态(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废弃物;根据废弃物处理方法可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等等。
为便于固体废弃物分流处理,结合我国对垃圾分类与收运的习惯认识,本书将固体废弃物分为14类: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废弃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绿化垃圾、粪渣、动物尸骸、医疗垃圾、电子垃圾、废弃车辆、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有害废弃物,表1.2给出了其组成和来源。
因14类废弃物源自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内涵与外延与表1.1中同名废弃物的有所不同。
在不明确说明分类方式时,各种废弃物的主要组成由表1.2规定。
表1.2 固体废弃物种类、组成及其来源废弃物种类 主要组成 来源生活垃圾 纸屑、木屑、废塑胶、费皮革、包装废弃物、灰烬等一般性垃圾 家庭、餐厅、市场、食堂、宾馆、机关、学校、商店保洁垃圾 户外空地、水域餐厨垃圾 厨余垃圾(准备、烹调与膳后的废弃物,菜市场有机废弃物)家庭、农贸市场与超市餐饮垃圾(泔水、剩饭剩菜等) 餐饮业、规模非营利食堂食品废弃物(食品储存、加工、销售、消费过程的过期食品、腐变食品等) 食品及其半成品经营企业、家庭、餐饮业、规模非营利食堂大件垃圾 大件家具、电器 家庭、餐厅、市场、食堂、机关、学校、商店建筑废弃物 工程拆除物(拆除建筑物或工程的木材、钢材、混泥土、砖、石块、下挖土及其他)、营建废料(木材、钢材及其他营建的废料)拆建场地、新建工程、装修城镇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筛除物、沉砂、浮渣、污泥 净水厂、污水厂 绿化垃圾 枝叶花草 住宅区、商业区、户外空地、水域、工业区、农业区粪渣粪便及其残余物 粪坑、化粪池 动物尸骸 鸡、鸭、猫、狗、猪、牛、羊、马等尸骸 家庭、养殖场、户外空地水域医疗垃圾 废注射器、伤口包扎物、带血废物 医院、门诊、科研机构 电子垃圾 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废电子元器件 家庭、餐厅、市场、商店、学校、机关、电子电器工厂废弃车辆 汽车等机动车、脚踏车 家庭、企事业单位工业废弃物 废渣、废屑、废塑胶、废弃化学品、污泥、尾矿、包装废物 各类工业、矿厂、火力电厂农业废弃物 农资废弃物、农作物废弃物 田野、农场、林场、禽畜养殖场、牛奶场、牧场有害废弃物 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化学反应性、致病性的废弃物 家庭、医院、旅馆、工厂、商店、科研机构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化工生产及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来源及物理性状大体可分为六类。
而依废渣的毒性又可分为有毒与无毒废渣两类,凡含有氟、汞、砷、铬、铅、氰等及其化合物和酚、放射性物质的均有毒废渣。
农业废弃物也称为农业垃圾,主要来自粪便以及植物秸秆类。
2发展特点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存在以下几个发展特点:第一,2012年固废处理行业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确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
第二,获益政策扶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主要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有填埋、堆肥、焚烧3种,其中焚烧是最接近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原则的。
而在现有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中,仍以卫生填埋为主。
2010年,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统计分析,填埋、焚烧和堆肥处理的比例分别为77.92%、18.81%和1.47%。
继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上调垃圾发电上网电价的利好政策后,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新要求。
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
第三,产业链内企业相互渗透。
从早期技术转让到向总承包商过渡并在2008年开始签订多个投资运营项目新世纪能源在2010年也开始承包杭州临安绿能并在2011年收购该项目进入运营领域以总承包为主的桑德环境也陆续投资建设多地项目以投资运营为主的光大国际、深能环保相继开建环保设备制造基地进入焚烧炉研发生产领域以设备制造为主盛运股份2012年10月发布收购预案,拟收购中科通用80.36%的股权,转型垃圾焚烧总包。
[4]3特性(1)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较废水、废气易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可回收利用。
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2)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级状态。
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富集成为固体废物;废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
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3)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大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水、气和土壤环境的释放速率很慢。
土壤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导致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约为土壤水运移速度的1/(1~500)。
(4)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可能在数年以至数十年后才能发现,但是当发现造成污染时已造成难以挽救的灾难性成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危害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