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

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


28 荧光增白物质:双孢蘑菇、金针菇、 白灵菇、面粉
29 工业氯化镁:木耳 30 磷化铝:木耳 31 馅料原料漂白剂:焙烤食品 32 酸性橙Ⅱ: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
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33 水玻璃:面制品 34 孔雀石绿:鱼类 35 乌洛托品:腐竹、米线等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11]20号
2、生产者、销售者多为集体;消费 者和用户都为个人;
相比之下消费者和用户为弱者的地位 ,因此加强消费者和用户的保护是十分 必要的;
3、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就必 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生产者、 销售者的行为;
4、行政机关依法监管,依法处罚;
5、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 (晋江假药案、山西假酒案、三鹿奶粉 案等)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2004年上半年,阜 阳“大头娃娃”事件
引起国内外的高度 关注.
同时揭开了国内劣 质奶粉的生产和销售罪 恶.
挽救了无数婴儿的 生命。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头大,嘴小,浮肿,低烧。 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 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
谢. 罪魁祸首: -----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 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
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一、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
二、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检查 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
工警示标识 三、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
三、简要介绍《产品 质量法》
规定的生产者的责 任和义务
(三)制定《产品质量法》是 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 售者对其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质量所应 负的责任和义务。
什么是产品质量?
1994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ISO8402---1994)
国标:GB/T6583---1994 产品质量定义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
次充好,得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
《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规定,“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 合格品冒充合格产品”。
按照上述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 验合格才能出厂销售。未经检验的 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3、产品质量严重质量问题:
一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 二是,主要指标严重不符合要求。 三是,完全不符合使用性能。
面条、饺子皮 6 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 7 玫瑰红B:调味品
8 美术绿:茶叶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
豆腐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 鲜乳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13 硫化钠:味精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需要的能力和特性和总和。”
《产品质量法》中所称的“产品质量”
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 售的产品”,产品满足需要的“五 性”即:
适用性 安全性 可靠性 经济性 维修性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四)对生产者、销售者内部产 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产品质量法》第三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 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 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四是,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法律规定的处 罚力度为不够;
五是,我国产品质量水平还相对不高,产 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徘徊在75%至 89%之间,还有许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不合格 的现象;
六是,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慢、物质消耗高、 经济效益差;(某些行业)
七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产品多是靠低 价格进行竟争,而不是靠优质的产品参与竟争 ,竟争的后力不够;
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

“质量第一”是永恒 不变的主题
-----生产者是第一责 任人
一、 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
2007年7月2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质量 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
“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 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群众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 来越高,我们必须努力做好工作,满足群 众的需要。”
比如,我国每年仅一次因产品合格率 低就要损失2000亿元左右。
全国每年废品损失占工业总产值的 1.51%左右。这是十分惊人的。
(二)制定《产品质量法》是为了保 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 生产者、销售者通过生产和销售 行为获得的一定利润,也应对产品质量 承担责任,即权利和义务对等。
八是(优不胜劣不汰)优质的 产品还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市场冷落;
九是,(假冒伪劣有市场)伪 劣产品在市场上还有一定的销路, 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具有流动性 大、隐蔽性强等特点,单单靠民事 法律难以制止假冒伪劣行为。
我国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的, 质量差、物耗高、效益低,仍然影响我国 经济发展重要而突出的问题。
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 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

现已初步查明:

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
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调查组认为,这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对 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对奶牛饲料、原料奶、乳品原料、奶料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 严格审查,对不法分子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
; (4)保证产品的包装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个不得”
(1)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不得伪造产地;
(3)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 址;
(4)不得伪造冒用认证标志;
(5)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有:
养料”的奶粉。 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
由全国各地无良商人制造的“无 营养”劣质婴儿奶粉。 残害婴儿七十余名
地沟油---宾馆(饭店)下水道 捞出肮脏的残油进行加工
毒酒---工业酒精+白水总勾兑
毒禽蛋---+“加丽素红”粉未等
问题香肠---加“胭脂红色素”等
毒豆芽---加保鲜粉、加粗剂等
(五)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法律规 定承担质量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三章规定: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主有 :
“四个保证” ( 1)保证产品质量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
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2)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
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 (3)保证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成的侵权,也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给消费者
、用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构成侵权。

二是,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适用法律。
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存在以下情况的民事 责任及适用法律。
一是,不具备使用性能的。 二是,不符合标准的; 三是,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实物样品质量状
况的; 根据本法四十条规定,应承担“三包”----修理
河南瘦肉精案 上海染色馒头案 重庆毒豆芽案 浙江、山东地沟油案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
椒酱、辣味调味品) 3 王金黄、块黄: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 5 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
(1)严格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2)应当采取措施,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
; (3)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失效
、变质的产品; (4)不得销售标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产品
; (5)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 (6)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 (7)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
(93年9月1至2000 年9月1日)
(一)产品质量存在的九个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品质量意识淡
薄,重数量,轻质量;
二是,许多企业内部管理滑坡,企业内部管理工作 弱化,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 的问题相当普遍;
三是,劣质产品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还没有从根 本上得到控制;
、更换、退货的民事责任。

四是,默示担保(保证其产品的性能 ,符合法律要求)
五是,明示担保(符合所明示的有关 条件,如:标准、说明书、实物样品、 质量规范)
六是,属于生产者和供货者的原因, 销售者可以向生产者和供货者追偿。
七是,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 产伤害的,生产者承担侵权伤害的赔偿 责任。
(3)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4)企业对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注:产品的出厂检验应按(产品标准的出 厂技术要求)进行
第二,对销售者的要求: 进货把关制度 谁购进谁负责制度 进货来源登记制度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要求
实施岗位质量规范: 一是,建立本企业生产各环节不同的质量要求; 二是,订立出不同岗位的质量管理规范; 三是,岗位质量规范的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 督促、检查机制, 要有专人负责产品质量规范 的落实。
二、比阜阳"大头娃娃"还要严 重的"肾结石宝宝"!
这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害性 大,影响恶劣,后果十分严重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猩猩(1岁零3个月的“七毛”) 吃“三鹿”奶粉有症状
温家宝总理谈“奶粉事件”:我十分痛心
温家宝总理说: 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
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 见的 企业技术、产品和管 理 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 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 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 和企业的D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