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桥用防水涂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道桥用防水涂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1、总则
为规范道桥防水涂料各项试验操作过程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相关标准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混凝土道桥用防水涂料的分类、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使用于以水泥混凝土为面层的道路和桥梁表面,并在其上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防水涂料。

4、分类
类型
4.1.1 产品按材料性质分为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PB)、道桥用聚氨酯防水涂
料(PU)、道桥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S)。

4.1.2 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按使用方式分为水性冷施工(L型)、热熔施工(R
型)两种。

4.1.3 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按性能分为Ⅰ、Ⅱ两类。

5、标记
产品按名称、使用方式、分类和标准号顺序标记。

示例:Ⅰ类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标记为:PB L ⅠJC/T975-2005 6、技术要求
外观
6.1.1 L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应为棕褐色或黑褐色液体,经搅拌后无凝胶、结
块、呈均匀状态。

6.1.2 R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应为黑褐色块状物,无杂质。

6.1.3 道桥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应为均匀粘稠体,经搅拌后无凝胶、结块,呈均匀状态。

6.1.4 道桥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液料组份应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粉料组份
应无杂质、结块。

7、涂料的通用性能
8、试验方法
标准试验条件:试验温度23±2℃;相对湿度45%~70%。

试验器具
8.2.1 拉力试验机:示值精度不低于,拉伸范围大于500mm,拉伸速度0mm~500mm/min
可调。

8.2.2 冲片机及符合GB/528规定的哑铃状Ⅰ型裁刀。

8.2.3 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2℃。

8.2.4 低温冰柜:能达到-40℃,控温精度±2℃。

8.2.5 不透水仪:测试压力Mpa~Mpa,精度级,三个透水盘,内径92mm。

8.2.6 天平:感量0.001g和感量0.1g。

8.2.7 玻璃干燥器:内放干燥剂。

8.2.8 厚度仪:压重100g±10g ,测量面直径10mm±0.1mm,最小分度值0.01mm。

8.2.9 直尺:精度0.5mm。

8.2.10 半导体温度计:量程-50℃~50℃,精度±5℃。

8.2.11 铝板:厚度不小于1.5mm,面积大于100mm×50mm,中间上部有一小孔,便于悬挂。

8.2.1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8.2.13 十字开缝槽板。

8.2.14 放大镜:放大倍数8倍。

8.2.15 铜丝网布:孔径为0.2mm。

试验准备:试验前所取样品及所用仪器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 。

外观检查:打开容器用搅棒轻轻搅拌,目测检查,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经搅拌后应无凝胶、结块、呈均匀状态;R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应无杂质。

涂料性能试件制备
8.5.1 L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将静置后L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样品,机械搅拌均匀,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涂覆。

为方便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或采用易脱模的模板。

样品按厂家的要求分(3~5)次涂覆(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保证涂模厚度达到1.5mm±0.2mm。

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120h,在将涂模脱模,翻过来继续在40℃±2℃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养护48h,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4h。

8.5.2 R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将静置后R型道桥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样品样品按厂家的要求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称取所需的样品量,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涂覆,并将表面刮平,保证涂模厚度达到1.5mm±0.2mm,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8.5.3 道桥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将静置后的道桥用道桥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样品,机械搅拌均匀,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不得加入稀释剂,若是多组分的涂料,则按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涂覆。

为方便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或采用易脱模的模板。

样品按厂家的要求分(2~3)次涂覆(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保证涂模厚度达到1.5mm±0.2mm。

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96h,在将涂模脱模,翻过来继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h。

8.5.4 道桥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将静置后的道桥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样品,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量,按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机械搅拌均匀,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涂覆。

为方便脱模,涂覆前可用脱模剂处理或采用易脱模的模板。

样品按厂家的要求分(2~3)次涂覆(每次间隔不超过24h),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保证涂模厚度达到1.5mm±
0.2mm。

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168h,然后脱模,再在50℃±2℃的干燥箱
中烘24h,取出后在标准条件下静置4h。

检查涂模外观:涂模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气泡,然后按表2的要求裁取试件。

固体含量
8.7.1 试验步骤:从样品中取3g±0.5g 的样品倒入已干燥称量的直径65mm±5mm 的培
养皿(m0)中刮平,立即称量(m1),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

在放入105±2℃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恒温3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23℃±2℃冷却2h,称量(m2)。

8.7.2 结果计算:X=(m2-m0)÷(m1-m0)×100
式中:X —固体含量,单位为百分数(%);
m0—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m1—干燥前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m2—干燥后试样和培养皿质量,单位为克(g);
8.7.3 试样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结果计算精确到1%。

耐热度
8.8.1 试验步骤:取表面已用溶剂清洁干净的铝板,按表2的规定制备试件,然后将试件
悬挂在已调节到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试件与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壁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试件的中心宜与温度计的探头在同一位置,在规定的温度下放置2h后取出观察。

8.8.2结果处理:试验后的试件不得产生流淌、滑动、滴落。

低温柔性
8.9.1 试验步骤:按表2切取试件,沿长度方向弯曲试件,将端部固定在一起,例如用胶
带,如此弯曲三个试件。

调节弯折仪的两个平板间的距离为三个试件厚度的3倍。

检测平板间4点的距离。

放置弯曲试件在试验机上,胶带端对着平行于弯板的转轴。

放置翻开的弯折试验机和试件于调好规定温度的低温箱中。

在规定的温度下放置1h后,在规定温度弯
折试验机从超过90度的垂直位置到水平位置,1s内合上,保持该位置1s,整个操作过程在低温箱中进行。

从试验机中取出试件,恢复到(23℃±5℃),用6倍放大镜检查试件弯折区域的裂纹或断裂。

8.9.2 试验结果评定:记录试件表面弯曲处有无裂纹或开裂现象。

不透水性
8.10.1 试验步骤:将制备好的试件脱模后切取表2试件3块。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
2h,试验在(23℃±5℃)进行,并在标准条件下将洁净的自来水注入不透水试
验仪中至溢满,开启进水阀,接着加水压,使贮水灌的水流出,清除空气。

将试
件涂层面迎水置于不透水仪的圆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块相同尺寸,孔径为0.2mm 的铜丝网布启动压紧,开启进水阀,关闭总水阀,施加压力至规定值,保持该压
力(30±2)min。

试验时观察试件的透水情况。

8.10.2 结果评定:所有试件在规定时间应无透水情况。

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8.11.1 试验步骤: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至少2h,然后用直尺在试件上划好两条间距
25mm的平行标线,并用厚度计测出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数
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厚度,装在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夹具间标据为70mm,以500 mm/min±50mm/min(聚氨酯类)或200 mm/min±50mm/min(聚丙烯酸酯类)拉伸速度拉伸试件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最大荷载,并量取此时试件标线间的距离(L1),精确至0.1mm,测试5个试件,若有试件断裂在标线外,其结果无效,应采用备用试件补做。

8.11.2 试验结果计算
拉伸强度计算:
P = F / A
式中:P —拉伸强度,Mpa;
F —试件最大荷载,N;
A —试件断面面积,mm2。

A = b×d
式中:b —试件工作部分宽度,mm;
D —试件实测厚度,mm。

断裂伸长率计算:
L = (L1-25) / 25 ×100
式中:L —试件断裂时的伸长率,%;
L1—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
25 —拉伸前标线间的距离,mm。

8.11.3 试验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并以五个试件的算数平均值表示。

相关主题